世界骨質疏鬆日,別把背痛、駝背、頻繁抽筋等症狀別不當回事

在剛剛過去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酥鬆日。在我國,骨質疏鬆防治形勢嚴峻,已成為困擾老年朋友的主要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骨質疏鬆症最大的危害是易導致骨折,與骨質疏鬆相關的骨折在老年人中發病率高達30%以上。相關數據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6.1%,隨著年齡增加患病率遞增,60歲以上人群為22.6%,而80歲以上人群達到50%。中老年骨折70%-80%是因骨質疏鬆引起的。《骨質疏鬆症中國白皮書》中指出,我國50歲以上骨質疏鬆症患者有6944萬人,其中女性約為男性的3倍。

世界骨質疏鬆日,別把背痛、駝背、頻繁抽筋等症狀別不當回事

別把背痛、駝背、頻繁抽筋等症狀別不當回事

骨質疏鬆即骨質疏鬆症,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以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徵,導致骨脆性增加和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在多數骨質疏鬆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於骨質吸收增多所致。影響骨質疏鬆的因素包括遺傳、鈣、維生素D的缺乏、雌激素水平不足、老年退行性改變等。當出現駝背、頻繁的背痛、骨折、骨痛後,千萬別不當回事兒,要警惕你可能患骨質疏鬆了。

骨質疏鬆症是“無聲的”疾病

骨質疏鬆症通常是“無聲”的,因此發病率居高不下,而就診率和治療率卻很低,很多朋友往往在脆性骨折發生後才意識到存在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性骨折指受到輕微創傷或日常活動中即發生的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嚴重後果。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是椎體、髖部、前臂遠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椎體骨折。

通過監測骨密度可以診斷骨質疏鬆症

骨密度全稱是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骨密度是指單位體積(體積密度)或者是單位面積(面積密度)所含的骨量。目前臨床常用的骨密度測量方法有雙能X線吸收檢測法 (DXA) 、定量計算機斷層照相術 (QCT) 、外周QCT和定量超聲等。骨質疏鬆症目前診斷主要依賴脆性骨折病史和骨密度測定,公認的骨質疏鬆診斷標準是基於DXA測量的結果。

哪些人需要進行骨密度測定?

美國國家骨質疏鬆基金會建議65歲以上的女性、70歲以上的男性、50歲以上伴骨折史患者、伴有危險因素的絕經期或絕經後女性、伴有危險因素的50-69歲男性應定期進行骨密度測定。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

1. 均衡營養,保證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富含鈣的食物有牛奶,奶酪,酸奶,布丁等奶製品、海鮮類、豆類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雞蛋、魚類、奶製品等。

2. 適當多做戶外運動,在增加身體活動量、維持健康體重的同時,還可以接受充足紫外線的照射,有助於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可預防或推遲骨質疏鬆的發生。

3. 戒菸限酒。吸菸和過量飲酒都會降低你的骨密度。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成年女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孕婦和青少年兒童都應忌酒。


搜索下載“熙心健康”微信公眾號,更多健康知識定期推送,更有醫生免費諮詢,等你關注!

本文資料均來源於網絡,目的為傳播健康知識,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