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倪說75 霸主也有落難時,重耳遭受無禮、落井下石、冷言冷語

流亡之中的晉國重耳在經過衛國的時候,衛文公看到重耳帶領著一幫落魄的晉國人,心生鄙意。看看重耳現在的處境,想想他將來也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對他們粗言冷語很不恭敬。無奈之下,重耳被迫離開了衛國,在經過五鹿這個地方的時候,大家餓的實在是不行了,就向當地村民討些吃的用來充飢。村民卻抓了把土放在碗裡獻給他,當地村民如此不友好的行為令重耳很不高興。但是一直跟隨重耳的好友趙衰對村民的行為有不一樣的看法,他說:“主公,您知道的,得到土意味著什麼。有人送土給我們,這是吉兆,您應該恭恭敬敬地接受它。”這種理解雖然有一定的自我解嘲的味道,但是在如此困境之中能夠自圓其說,卻也能夠極大地振奮大家的士氣。

歷史倪說75 霸主也有落難時,重耳遭受無禮、落井下石、冷言冷語

重耳在路過曹國時候,曹共公也十分輕視他們,表現的十分無禮,更有甚者,曹共公還想偷看重耳的駢脅。在這裡我們要特別交待一下駢脅。駢脅又名駢肋,脅骨緊密相連如一整體,用現代觀點來講,應該屬生理畸形。但是古人卻將這樣的人視為具有聖人之象。

歷史倪說75 霸主也有落難時,重耳遭受無禮、落井下石、冷言冷語

面對曹共公的無禮行為,曹國大夫釐負羈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晉國公子重耳素來具有賢明,而且精明能幹,在諸侯國之中也有一定的威望。況且,晉國與我們曹國又是同姓國家。現在人家處境這麼困難,也僅僅是路過我們曹國,我們怎麼能對人家這麼無禮呢?”曹共公也許是沒見過傳說中的聖人,有點好奇,或者就是落井下石,羞辱重耳,最終還是沒有采納釐負羈的勸告。釐負羈是一個比較有遠見的人,曹共公無禮,自己卻不想與他同流合汙。於是他就私下裡給重耳送去了好多食品,還特別有心地將一塊璧玉放在食物下面,以充作盤纏。重耳對釐負羈贈送自己食物十分感激,接受了食物,但是把璧玉又還給釐負羈。

由於曹共公的無禮,重耳無法留在曹國,很快就離開了曹國。接下來重耳來到了宋國。此時,稱霸未遂的宋襄公剛剛被楚軍在泓水打敗,並且還負了傷。宋襄公也算是一個賢明的君主,聽說仰慕已久的晉國公子重耳來到了宋國,很是高興。於是宋襄公不顧宋國國家遭受楚國重創,自己有傷在身,還是按照國禮接待了重耳。宋國的司馬公孫固與重耳的舅舅咎犯有交情,就私下裡將宋國的處境和盤托出,他說:“我們宋國在眾多諸侯國中是小國,又剛吃了敗仗,無法收留你們。你們還是應該去投奔到大國去。” 於是重耳一行人又離開宋國。

流亡途中的重耳在路過鄭國的時候,鄭文公也對他們投以無禮的鄙視。鄭國的大夫叔瞻卻勸告鄭文公說:“晉國公子重耳向來賢明。還有就是,他雖然此時落魄至此,他的隨從卻不離不棄,而且個個都是棟樑之才。況且晉國與我們鄭國還是同姓國家。從家族譜系上來講,我們鄭國出自周厲王,而晉國出自周武王。”人家鄭文公卻有自己的一番理由,他說:“在眾多諸侯國中流亡的公子來到我們鄭國的數不勝數,如果我們都以禮相待,這怎麼可以!”叔瞻不愧是具有遠見卓識的老臣,他說:“如果您不能對晉國公子重耳以禮相待,還不如殺掉他,免得將來麻煩。”鄭文公沒有采納叔瞻的建議,但是後來重耳回晉國即位以後發生的事證明了叔瞻的建議是對的。

歷史倪說75 霸主也有落難時,重耳遭受無禮、落井下石、冷言冷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