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神鵰俠侶》

古龍去世時,喬奇為他寫: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

金庸去世,怕是沒有人有資格且能為他寫這樣一幅輓聯。

然後又想,他這輩子不早已為自己寫好了: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哪裡還有能壓過這十四個字的。

雁門關外,蕭峰壯士一怒辟易三軍;

襄陽城頭,郭靖孤軍堅守抗拒蒙古;

絕情谷底,楊過痴情等待黯然銷魂;

光明頂上,張無忌大展神功勇鬥群雄;

華山之巔,令狐沖豪情高歌笑傲江湖……

如果你把這些作品連在一起看,

會發現那是一個與歷史進程密不可分的俠義江湖,

一個浪漫繽紛的金庸宇宙,

它甚至比美國的漫威宇宙還要精彩。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的一生,就如一部武俠小說。

前半生縱情恣意,

後半生心懷敬畏。

他締造了一個武俠時代,

給了無數青年瑰麗的武俠夢想。

天時、地利、人和,

哪一樣都令人嘆氣。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只是江湖日遠,僅餘暮雨瀟瀟。

在他一笑泯恩仇、刀光劍影的快意江湖裡,

締造了無數經典,也成就了很多人的經典。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飛——《飛狐外傳》

“相見歡,恨無常。”

《飛狐外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60年—1961年首次連載於《武俠與歷史》雜誌。《飛狐外傳》主要講述《雪山飛狐》主人公胡斐的成長曆程,可以看作是《雪山飛狐》的前傳。

如果說郭靖是金庸筆下的"為國為民"的"俠"的理想的化身,胡斐則是金庸"鋤強扶弱"的理想的化身。他可以為素不相識的一家三口打抱不平,不為所愛之人的求懇所動。體現出江湖一代大俠在愛情面前是那樣的脆弱與無奈。

《飛狐外傳》的影視劇改編一共3個版本。黃日華、惠英紅、黎明、李嘉欣、張敏、徐錦江都有出演。

黎明、李嘉欣、張敏版

1993年,黎明與李嘉欣合作了他們第一部古裝電影《飛狐外傳》,黎明飾演胡斐,李嘉欣飾演程靈素。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黎明扮演的男主角胡斐簡直癲狂得可以,他的行事風格,肢體語言極具現代感。一向鬼馬的香港導演讓這部古裝武俠劇有了一股濃濃的穿越感。黎明打出這鄙視的手語,清朝就開始流行了?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雪——《雪山飛狐》

“倘若情絲一斬就斷,那也算不得是情絲了。”

《雪山飛狐》是金庸的第四部武俠小說,這時候,他寫武俠小說已經駕輕就熟,越來越大的名氣、越來越多的稿子需求已讓他欲罷不能。在供職長城電影公司其間,他的《碧血劍》甫一完稿,"雪山飛狐"便接著從金庸的腦海中形成了,於是,便邊寫邊在《新晚報》連載起來。

孟飛、龔慈恩版

1991年版的《雪山飛狐》,相信是很多八零後的回憶,在影視劇改編的5個版本中,被譽為是最經典的一版。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飾演胡一刀的孟飛在19歲時就進入了邵氏,憑藉《方世玉》、《少林五祖》等眾多影片成為紅極一時的武打小生。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女主程靈素是這部劇的一大亮點,飾演者是龔慈恩。那時的龔慈恩正值年輕,顏值非常高,她這版的程靈素還被譽為最經典的一版,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龔慈恩也憑藉這部劇成為香港娛樂圈的當紅花旦。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聶遠、朱茵、鍾欣潼版

大陸版的《雪山飛狐》,打戲設計的不錯,但是劇情實在太糟,本身兩部飛狐合併改編兼容性難度就大。

得到最多讚揚的是鍾欣潼扮演的程靈素。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原著中的程靈素,心思縝密,言語不多,長相平平,可見到鍾欣桐出場後,有網友讚歎:史上最美的程靈素現身了。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連——《連城訣》

“世界上什麼事情都能發生.未必好人一定運氣好,壞人一定運氣壞。”

《連城訣》最初在1963年刊載於《東南亞週刊》,書名本做《素心劍》。這本書主要講述農家子弟狄雲因為生性質樸,屢被冤枉欺騙,在歷經磨難之後,終於看穿人世險惡,迴歸自然的故事。

相比於金庸很多作品中的恩仇和狹義,《連城訣》是比較另類的作品,講的是世道的險惡和人心的貪婪、醜陋。

相比金庸先生的其他作品,這篇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的次數較少,一共有3個版本。

吳樾、何美鈿、舒暢版

吳樾飾演男主角狄雲,他曾經是國內當紅的武打小生;舒暢是本劇的顏值擔當,她對愛執著追求的真性情征服了許多觀眾。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花鐵幹是劇中的大反派,陰險狡詐的他為了活命還吃掉了自己的兄弟,為了得到連城訣無所不用其極。如果你不看演員介紹,你絕對不會想到這個角色是六小齡童演的。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天——《天龍八部》

“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一個阿朱。”

作為金庸的巔峰之作,《天龍八部》從1963年開始連載,整整寫了4年。

少年時我們都愛讀金庸。當時年少春衫薄,體會不了江湖夜雨十年燈的淒涼,能記住的不過熒屏中那些紫釵紅袖,詩酒江湖的旖旎風光。

從1977年開始,《天龍八部》被翻拍過8次,從TVB到央視,每一任演員都貢獻出了最好的喬峰、王語嫣、段譽、虛竹……

儘管在父母眼中,黃日華始終都是那個憨厚的“靖哥哥 ”,不過對我們而言,他卻永遠是那個威名赫赫的喬幫主。濃眉大眼,不怒自威,舉手投足便是光風霽月耀滿堂的氣概。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胡軍的喬峰也沒有讓大家失望,他外形貼切,豪邁大氣又不失北方爺們的柔情。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鍾漢良版則多了一絲血氣方剛的感覺,這種硬氣的形象,很容易被觀眾所接受。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而王語嫣,在陳玉蓮、李若彤、劉亦菲等的飾演下,神仙姐姐的相貌得以重現。

李若彤白衣纖纖,不施粉黛,一顰一笑活脫脫就是從古代工裝侍女圖上飄下的仙女,天真爛漫,語笑嫣然。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劉亦菲清澈的眼神,高貴的氣質,宛如從仙境下凡的仙女。曾金庸贈書和她說過“有你演王語嫣,讀者才知金庸沒有騙人”。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也許小時候我們都渴望自己是段譽,錦衣玉食,公子王孫。稀裡糊塗學的一首絕世武功,還認識了兩位肝膽相照的義兄。

陳浩民飾演的段譽,蠢萌又陽光帥氣,展現了皇室受寵的那種不經世事的天真。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林志穎長相俊秀,演出了段譽的書卷氣和身為大理王子從小養成的貴氣。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雖然因創作出許多豪氣萬丈的大俠形象而被稱為“查大俠”,但是金庸卻覺得這個稱謂實在過譽:“如果在我的小說中選一個角色讓我做,我願做天龍八部中的段譽,他身上沒有以勢壓人的霸道,總給人留有餘地。”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射——《射鵰英雄傳》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的第一部大長篇,眾多角色次第登場,層層遞進,暗藏伏筆。

在金庸的所有作品中,《射鵰英雄傳》是影響最大、讀者最喜愛的作品之一。

它在連載期間就風靡香港和東南亞,每天報紙一出來就被搶光。那時人們追金庸小說比如今追劇更瘋狂,看過一遍不過癮,又反覆看好幾遍。

黃日華、翁美玲版

83版射鵰是首部引入內地的金庸劇,一播出就引起轟動,成為了最早的經典武俠劇,也讓很多不知道金庸是誰的人,開始關注金庸武俠。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聽說在上個世紀80年代,路邊的小孩會一邊跳橡皮筋一邊念這樣的順口溜:東邪西毒歐陽鋒,南帝北丐洪七公,傻郭靖娶黃蓉,美麗的公主是華箏,可見83版的《射鵰英雄傳》在當時的影響力。這些年來,《射鵰英雄傳》被多次翻拍,至今已有7版,但是始終令觀眾念念不忘的仍是83版《射鵰英雄傳》。

倪匡說,黃蓉就是射鵰的全部的靈魂,在黃蓉的人選上,王天林導演首次公開招募,也就是現在的海選。前來試鏡的美女很多,但都不盡人意,直到翁美玲以她特有的智慧和靈氣脫穎而出,更是得到了金庸先生的欽點。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翁美玲的黃蓉,嬌俏一笑,頓時春花失色。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最讓觀眾們一直津津樂道的是83版射鵰是個臥虎藏龍的地方,不僅有檯面上的一幫紅人、明星,在劇中潛伏的“巨星”也非常多。

吳孟達在裡面只飾演了一位只有幾集戲份的丐幫長老,關禮傑飾演成吉思汗的一個兒子,只有幾句臺詞,而“家丁”和“士兵”則是巨星潛伏最多的地方,吳鎮宇在裡面扮演一個門衛,劉嘉玲在裡面扮演華箏公主的一個侍女;扮演家丁的歐陽震華;還有既扮演宋兵小頭目又扮演平民,轉眼又被楊康送給梅超風練功的囚犯—周星馳。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張智霖、朱茵版

1994年,TVB再次翻拍《射鵰英雄傳》,這也是90後最熟知的版本。

張智霖版靖哥哥,大氣溫柔又大智若愚,外形上與原著人物也很貼切,娃娃臉讓他的單純渾然天成。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朱茵的黃蓉,是比翁美玲更甜美的一種俏皮可愛,聰明伶俐之外還有純真深情的一面。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白——《白馬嘯西風》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白馬嘯西風》是一篇著力寫“情”的小說。小說並不側重武功的描寫,而似乎在表達一種意念:人人追求的東西,往往並不一定珍貴;而把握住自己所有的幸福,才是人世間難得的境界。

姜大衛、關聰版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1983年,由姜大衛主演的電視劇風靡臺灣地區,從煙雨濛濛的江南到長河落日的大漠,長安古道的秋意,繁華過後的寂寥,甚至一段未了的情懷,無言的惆悵,短短五個字足以令人浮想聯翩。可惜因為年代久遠,很多人都不記得了,這應當也是金庸小說《白馬嘯西風》唯一的電視劇版本,但現在,關於此電視劇的資料已非常稀缺。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鹿——《鹿鼎記》

1972年9月,金庸在完成《鹿鼎記》後決定封筆,不再創作武俠小說。

《鹿鼎記》是金庸作品中篇幅最長、出場人物最多的一部,被倪匡稱為“金庸第一書”。

梁朝偉版

上世紀80年代初,鬼馬喜劇風靡全港,梁朝偉憑藉《鹿鼎記》中又痞又壞的韋小寶一炮而紅。

當時,香港坊間有句“無人不識韋小寶”,就連梁朝偉走在街上都會被人認出來:快看,韋小寶!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初出茅廬的梁朝偉,耍滑頭、拍馬屁、追女仔,把古靈精怪的韋小寶演得活靈活現。

金庸也稱讚,梁朝偉的韋小寶是我最滿意的。

周星馳版

由王晶導演,周星馳主演的電影《鹿鼎記》被觀眾喻為是最接近原著的經典版本。在王晶的超級惡搞中,周星馳的無厘頭把故事演繹得生動熱鬧,可謂“形神兼備”。我對大人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這樣的經典臺詞至今還被星迷們津津樂道。而眾多大美女的悉數登場更為全片增色不少。

陳小春版

韋小寶這個角色,梁朝偉、張衛健、周星馳、黃曉明等都演過,但很多觀眾最喜歡的,還是陳小春的版本。

小寶之前,陳小春已經憑藉《古惑仔》的“山雞哥”走紅,對於表演混混、痞子的角色他最拿手不過。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聰明、圓滑、雅痞、義氣、花心……此後觀眾對陳小春的印象不是山雞,就是韋小寶。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笑——《笑傲江湖》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恨不知所終,一笑而泯……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笑傲江湖》屬於金庸後期作品,小說沒有時代背景,卻有很強的象徵寓意。其不僅靠跌宕起伏、波譎雲詭的情節引人入勝,更能於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性格,塑造出數十個個性鮮明、生動感人的人物形象。

徐克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裡任我行對令狐沖說:“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這句臺詞,也是對原著小說的一種解讀。

周潤發、陳秀珠版

你可能不知道,周潤發在小馬哥之前曾演過令狐沖,那也是電視劇史上第一部《笑傲江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有人說,金庸的小說人物,尤其是男女主角總能捧紅演員,唯獨令狐沖這個角色,讓無數男星競折腰。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這話也包括周潤發。

呂頌賢、梁佩玲版

英俊聰慧,瀟灑不羈,痴情忠孝……金庸小說裡無數男主角的優點,似乎都能在令狐沖身上找到。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呂頌賢版的令狐沖很貼合原著,無論是扮相還是演技都讓人眼前一亮。即使外形不夠俊朗,卻勝在有一股書卷氣,很有華山弟子的感覺。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梁藝齡當年也是大美女一枚,可惜她的任盈盈形象一直不討觀眾喜歡,反而被劇中扮演小師妹的陳少霞、扮演儀琳的何美鈿搶了風頭。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李亞鵬、許晴版

金庸曾表示,如果央視能把拍94版《三國演義》的態度來拍自己的作品,他只收一元錢版權費。就這樣,張紀中團隊用一塊錢拿到了《笑傲江湖》的改編權,也才有了李亞鵬主演的版本。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當時在萬眾期待下,這部劇的收視率很高,央視真正把它的文化內涵拍了出來,用無處不在的空鏡頭來一展祖國的大好河山,意境開闊,情意悠遠。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許晴版的任盈盈,既有聖姑的霸氣和任性,也有盈盈的嬌柔和嫵媚,也是非常經典。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書——《書劍恩仇錄》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1955年,30歲的查良鏞以“金庸”的筆名,開始連載《書劍恩仇錄》,從此踏上武俠小說的創作之路。

《書劍恩仇錄》也成為迄今為止改編成影視劇最多的金庸小說。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劇情以清乾隆年間漢人反滿鬥爭為背景,圍繞乾隆皇帝與陳家洛二人間奇特的矛盾糾葛而展開,他倆即是有手足之情的兄弟,又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一個是滿族皇帝,一個是反清組織紅花會的總會主。小說將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虛實相間,史筆與詩情相結合,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鄭少秋、汪明荃版

1976年,TVB開拍首部金庸武俠名作《書劍恩仇錄》,鄭少秋一人分飾三角。

此劇播出後席捲華語地區,鄭少秋從此成了首席武俠小生。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金庸迷都知道,香香公主才是金庸筆下的第一美女。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狄波拉飾演的玉如意,拉姑年輕時不愧是香港一枝花。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黃海冰、曹穎版

黃海冰版的《書劍恩仇錄》是內地觀眾最為熟知、評分最高的版本。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1993年,徐克的夫人施南生特來內地選角。

還在讀大二的黃海冰前去應聘,施南生見他海拔高,眉清目秀,就讓他來演陳家洛。

這也是黃海冰的電視劇首秀,演活了玉樹臨風的陳家洛,之後他成了內地武俠小生的不二人選。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趙文卓、關詠荷版

劇中趙文卓的扮相一襲長衫、或白或黃、書卷中帶著俠氣,一書一劍確實較為貼切了。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大漠,黃沙,落日,暮色,美人,英雄,俠肝義膽,還有場面宏大,是許多電視劇望其項背的。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神——《神鵰俠侶》

世間多少痴兒女,情到深處無怨尤。

《神鵰俠侶》是金庸先生於1959—1961年間創作的武俠小說,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當時金庸自己創辦了《明報》,但報紙銷量不佳,他於是在報紙上開始連載《神鵰俠侶》,之後《明報》一路暢銷。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小說的主脈寫的是“叛國賊”楊康之遺孤楊過與其師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楊過從小師從小龍女於古墓之中苦練武功,師徒二人情深義重,卻無奈於江湖陰鷙險惡、金兵鐵蹄來犯使得有情之人難成眷屬。歷經一番坎坷與磨難的考驗,楊過沖破封建禮教之禁錮,最終與小龍女由師徒變為“俠侶”。

劉德華、陳玉蓮版

1983年,《神鵰俠侶》在香港創造了空前的收視狂潮,也讓劉德華大紅大紫。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但這版神鵰最令金庸先生滿意的,是扮演小龍女的陳玉蓮。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陳玉蓮天生自帶小龍女氣質,冰清玉潔,惹人憐愛。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多年後劉德華接受訪問仍“念念不忘”,說陳玉蓮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令他戲假情真的女搭檔。

古天樂、李若彤版

1995年版神鵰,可能是迄今為止最經典的金庸武俠劇之一,古天樂和李若彤也是眾多金庸迷中公認最佳的神鵰cp。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楊過這個角色簡直就是為古天樂量身定製。古天樂年少輕狂的經歷和楊過桀驁不馴的氣質不謀而合。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唇紅齒白,面冠如玉,白古時期,俊美無敵。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李若彤的小龍女,一襲白衣似仙子從天而降,一出場就讓人驚豔。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還有“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李綺紅的郭襄靈動可愛,又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十六年之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多少人曾希望現實中他們是一對啊,放到今天也還是第一CP。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演完《神鵰俠侶》後兩人就各奔東西,多年後古天樂坐飛機偶遇李若彤,他脫口而出的第一句就是:姑姑。

黃曉明、劉亦菲版

黃曉明專訪時曾提起:“金庸老師對於我,有知遇之恩和提攜之恩。”

演了《神鵰俠侶》之後,他才有了人生一個更高的臺階。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對於這個版本的,不少90後都很熟悉。劉亦菲仙子一般的容顏,一出場我們發現,原來書中的仙女是存在的。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劇中美輪美奐的場景,也是讓人至今記憶尤深。既展現了《神鵰》的飄逸浪漫,又保留金庸武俠小說的韻味。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俠——《俠客行》

天地四方為江湖,世人聰明反糊塗。名利場上風浪起,贏到頭來卻是輸。

大詩人李白有一首詩叫《俠客行》,金庸的《俠客行》書名就是由李白的詩而來,並且小說的故事也和這首詩密切相關。

它講不僅僅是俠義江湖,也融入了金庸對生命、人性的看法。

梁朝偉、鄧萃雯版

1989年,梁朝偉出演了他在TVB的最後一部戲《俠客行》。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此後他轉戰大熒幕,這才有了後來的影帝梁朝偉。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吳健、周莉版

2002年大陸版的《俠客行》,也是一部經典劇作。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雖然當年的特效不夠給力,服裝劇情略有瑕疵,但不影響演員們的精湛演技,多少人心目中的“狗雜種”、“丁丁當當”就是他們的樣子。

這部劇比起港版的來說,更有一股子江湖味兒,刻畫了許多生動有趣的江湖兒女形象。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倚——《倚天屠龍記》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連載完《神鵰俠侶》後,《明報》已經站穩了腳跟,成為香港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

接著金庸開始寫《倚天屠龍記》,並用兩年時間為“射鵰三部曲”劃上了圓滿句號。

《倚天屠龍記》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

鄭少秋、汪明荃、趙雅芝版

1978年的《倚天屠龍記》,是TVB的第二部金庸劇。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當時趙雅芝剛獲得港姐最上鏡小姐,作為新人出演周芷若,憑藉這個角色一炮而紅。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汪明荃的趙敏雖然少了些嬌美,但是英氣十足。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鄭少秋不愧是俠士的不二人選,金庸先生還為他題字:熒屏俠士,颯颯英風,家洛無忌,入人夢中。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馬景濤、葉童、周海媚版

1994年臺灣臺視的《倚天屠龍記》足足有64集,可見編劇大大把原著改得有多厲害,但是該版本還是有亮點的,比如周海媚,把周芷若前期的清純和後期的狠毒演得十分到位,至今在各版本的“周芷若”中也是數一數二。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只是葉童的趙敏讓觀眾覺得“不夠美”。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的配樂,周華健的《刀劍如夢》、黃霑的《隨遇而安》、李麗芬的《愛江山更愛美人》等都成了傳唱經典,直至現在聽來,韻味猶在。

吳啟華、黎姿、佘詩曼版

2001年,TVB第三次翻拍《倚天屠龍記》。

金庸說,這個版本最讓他滿意的,就是呈現了一個與原著最貼切的趙敏。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她扮相的“趙敏”器宇軒昂,英姿颯爽,豔麗張揚,一顰一笑更是吸引人。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黎姿的趙敏極為傳神,霸氣又不失嬌俏的少女情態。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蘇有朋、賈靜雯、高圓圓版

臺灣版的《倚天屠龍記》獲得了很大成功,導演賴水清後來到內地發展,他最先想做的就是再拍一次倚天。於是,有了2003年蘇有朋主演的《倚天屠龍記》。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蘇有朋很適合這個角色,張無忌的優柔寡斷和老實、多情,全都寫在蘇有朋的娃娃臉上了。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賈靜雯版的趙敏,也是很多劇迷心目中的“本尊”,刁蠻任性、但是又敢愛敢恨。當時顏值巔峰的賈靜雯完全把趙敏的可愛之處演的淋漓盡致!有人說,這是賈靜雯職業生涯中演得最出色的一個角色。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高圓圓的周芷若也是她眾多角色中的經典人物。就是這個角色讓高圓圓一夜爆紅,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用高圓圓自己的話說就是沒有周芷若,就沒有如今的她。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碧——《碧血劍》

此時縱聚天下珍寶,亦焉得以易半日聚首?重財寶而輕別離,愚之極矣,悔甚恨甚!

1956年,《香港商報》全年連載《碧血劍》,全港人人爭讀,金庸名氣大漲。

這是金庸的第二部長篇,從“金蛇郎君”夏雪宜的故事展開,情節跌宕起伏,國恨家仇和兒女情長相互交織。

林家棟、佘詩曼版

這個版本進行了逆天改動,唯一的亮點就是江華演的金蛇郎君。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江華把夏雪宜的孤傲偏激和殘忍邪魅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又不失鐵漢柔情,賦予了超越原著的魅力,提到金蛇郎君,大家就想到江華英俊陰鷙的氣場。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這版《碧血劍》也是快樂沃克君看得次數最多的一版,當年佘詩曼的阿九真的令人驚豔。少女嬌俏可愛的臉龐,一顰一笑都讓人心動。除了柔情,她還把阿九“亡國公主”的悲涼也演繹的非常生動。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竇智孔、焦恩俊版

2007年大陸版的《碧血劍》集結了一批俊男靚女,竇智孔、焦恩俊、黃聖依、孫菲菲……金庸說這是把原著還原最好的作品,也是導演張紀中自己最滿意的金庸作品。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蕭淑慎演繹的何鐵手風情萬種,不愧是昔日的“寶島第一美人”。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孫菲菲的阿九,也是柔情堅毅。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鴛——《鴛鴦刀》

《鴛鴦刀》是金庸創作的中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61年5月1日—28日的香港《明報》。現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附在《雪山飛狐》之後。

小說敘述江湖上盛傳的鴛鴦寶刀的秘密以及圍繞它發生的故事。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金庸的小說不僅是電視劇改編的大熱門,也是電影改編的寵兒。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林青霞

林青霞飾演東方不敗也是一代經典。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張敏

回眸一笑,驚豔了時光的趙敏。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林青霞、王祖賢

兩位資深美女的盛世美顏。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一個個人物,一幕幕經典,

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

鮮活而狂熱地生長著。

很多人糾結是角色成就了他們,

還是他們成就了角色。

是缺一不可。

令狐沖、郭靖、楊過、蕭峰、陳家洛、袁承志、張無忌、韋小寶……

武俠世界的刀光劍影、俠義情仇、瑰麗多姿和慷慨激昂,

曾經就是我們流連忘返的虛擬人生,

俠之精神默默滲透著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有人曾經問金庸:“人生應如何度過?

先生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倚天屠龍記》裡張三丰說:翠山,世上何人不死?

其實很多東西,轉身便成絕響。

如今,天堂多了一位大俠,人間少了一片江湖。

這天下,武功最高的原來是時間。

藉以書中楊過最後一句話

“今番良晤,豪興不淺,

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

咱們就此別過。”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只記今朝。

——《滄海一聲笑》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他們是金庸筆下成就的經典——那些年,金庸作品中的大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