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偉大領袖毛澤東尊師敬長,談到忠孝仁義禮智信

現代社會,與人之間存在的關係是一種無情、無義、無憐憫心.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說到底就是因為社會的道德缺失,成人們的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心裡,都有一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小編有時候喜歡與上年紀的前輩談論到這個問題,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為什麼古代流傳那麼多的歷史名人美德故事如:毛澤東的尊師敬長、子路的百善孝為先、林則徐的愛國愛民、孔子的謙虛禮貌等等, 不勝枚舉.

從偉大領袖毛澤東尊師敬長,談到忠孝仁義禮智信

“忠孝仁義禮智信”,就應從孔子時就提出來了,幾千年了。“忠孝仁義禮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國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兩字,支撐著這個國家、民族以至於整個家庭的“大廈”,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動;否則,家國大廈將傾。“仁義禮智信”稱之為“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這是立身之本。此刻有必要學習發揚廣大。

“忠”,就是熱愛祖國,忠於職守。就是忠於你的單位、忠於你從事的工作。至少,你不能當一天和尚不撞一天鐘,不能佔著茅坑不拉屎,更不能象鄧小平說的有些人那樣,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還有上段時間發生的一些“精日” 分子的乖張行為, 是一群忘記國仇家恨,

喪失良心,無恥至極之人, 每個中國人都必須要知道, 團結一致才能對付一切來犯的敵人. 雖然我小編不是共產黨員, 但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

“孝”, 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賢。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上一代人與下一代人融為一體,兒子繼承老子,子能承其親,並能順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稱之為“孝”者。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於天地之間。尤其是對待父母,關鍵是要真心愛敬,缺乏愛敬,不贍養父母,就跟養個豬養個狗沒有什麼區別了。

從偉大領袖毛澤東尊師敬長,談到忠孝仁義禮智信

“仁”,就是以人為本,富有愛心。“仁”體現人的高尚情懷,是僅次於德的、人類所特有的一種完美的情操。一切從關懷人、愛護人、發展人的目標出發,使這個國家民族到達和諧的最佳狀態。

“義”,就是堅持正義,持續節操。義的本義是合乎道德的行為或道理,捨生取義證明為了重信義能夠犧牲生命。在關鍵時候不能做出危害國家、民族的事情;在敵人、困難面前,不能變節投敵。在社會上要堅持正義,敢於與醜惡勢力做鬥爭,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汙。不能陰奉陽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更不能做俗話說的吃裡扒外的事情。

“禮”,就是注重禮儀,尊重他人。禮的核心就是“尊重”二字。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講究禮儀、禮節和禮貌,既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標誌,也是個人素質的基本體現。

“智”,就是提高素質,服務社會。知是智的古字,先有“知”字,方有“智”。

社會需要德才兼備的人,如果都是無才無德的人,這個社會是不會發展的,甚至會陷入民族危機。只有強化自身的能力,才能談得上為社會為家庭做貢獻。

“信”,就是誠信守法,一諾千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對於一個人來說,更得信守承諾,講究信用。一個沒有信用的國家,一定沒有前途,一定會滅亡的;一個不講信用的人,在社會上是混不下去的,最終被社會拋棄。象當今美國政府的總統特朗普失信於國際社會, 背信棄義, 這樣的國家誰跟著都要遭泱.

從偉大領袖毛澤東尊師敬長,談到忠孝仁義禮智信

偉大領袖毛澤東不忘恩師的故事,更是給我們留下美談,做出榜樣。卻始終尊敬自己的老師。1959年,毛澤東回到了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毛澤東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席,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

毛澤東青年時代聽過徐特立先生的課。當徐特立60壽辰時,他特意寫信向徐老祝賀。信中說:“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此刻仍然是我的先生,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現在的人要多學習古人的道德, 助人為樂, 見到有困難要幫忙, 父母兄弟姐妹必須和諧共處, 對人對事要有禮貌和智慧, 誠信乃做人根本, 教育下一代必須把道德列為第一位, 中華五千年的道德文化才得以傳承, 國家才能強盛. 希各位炎黃子孫共同勉勵!!!

從偉大領袖毛澤東尊師敬長,談到忠孝仁義禮智信

各位讀者如果覺得有道理, 請關注和點贊, 如果有不對的地方, 請大家批評指正, 多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