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真興起,脫貧真到位!——來自高升村精準脫貧的啓示

產業真興起,脫貧真到位!——來自高升村精準脫貧的啟示


題記:

2016年10月31日,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到紅安縣進行專題調研。在杏花鄉高升村精準扶貧養羊基地,蔣超良詳細瞭解企業參與精準扶貧情況。蔣超良高度評價企業參與、產業扶貧模式,鼓勵該公司搞好經營,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

兩年時間過去,高升村鄉親們的生活發生了變化?

產業真興起,脫貧真到位!——來自高升村精準脫貧的啟示



10月24日,筆者到紅安縣杏花鄉高升村,見到了300多頭意大利湖羊在搶吃62歲貧困戶耿紀明喂的飼料,看到了連片60畝藕塘葉落杆立,一副等待採挖的驕傲景象,1000多米河道正在修砌,41畝塝田稻茬覆蓋。比起2年前來這個三鎮犄角的窮村,那變化真是:翻天覆地。

產業真興起,脫貧真到位!——來自高升村精準脫貧的啟示


高升村位於縣城東北部,全村6個村民小組10個自然灣,現有農業人口173戶693人,其中:勞動力325人,在外務工264人(其中貧困戶務工114人);村“兩委”幹部4人,小組幹部5人,黨員26人(村22人,工作隊4人)。全村版土面積6630畝,其中:山林面積3300畝,耕地面積889畝,水面面積220畝。

村民以前經濟來源主要靠外出務工,靠種植業水稻、花生、油菜為主,養豬、養羊為副業,由於受交通不便,土地貧瘠等多種因素制約,靠天吃飯,基本靠天吃飯,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差,農戶家庭收入少,村級集體收入不足,社會公益事業得不到發展,基礎設施薄弱,欠賬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單調。

2017年度,高升村被縣委、縣政府確定為重點貧困村。

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64戶188人,已全部脫貧。其中:一般貧困戶40戶139人;低保貧困戶17戶42人;五保貧困戶7戶7人。按脫貧年度劃分:2014年10戶37人、2015年7戶24人、2016年0戶、2017年47戶127人。

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村“兩委”多次召開支部會、黨員、群眾代表會,制定了詳實的全村脫貧總體規劃,2017年整村推進規劃、2016年至2018年產業發展規劃、萬家河壪環境整治規劃等相關具體規劃,同時做好2018年-2020年鞏固脫貧三年行動規劃,做到規劃先行,不打亂仗。規劃中因村制宜打造“十百千萬”產業工程,即:十畝光伏產業發展基地(帶動40戶貧困戶家庭戶平增收4000元);百畝連片高效蓮藕基地(2017年貧困戶從中享受人平800元的補助收入);千隻湖羊養殖基地(對貧困戶分三種模式扶貧,34戶貧困戶保底分紅3000元,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行寄養,對有勞動力、無技術的參加合作社,對有技術、有勞動能力的實行自繁自育,收入個人所有,市場主體保底收購,並免費培訓,提供技術指導,這一模式在全縣得到推廣);千畝油茶基地;打造美麗萬家河生態旅遊觀光產業鏈,為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致富,村集體經濟增強打下了堅實基礎,建立“羊—魚”配套養殖,“羊—魚”蓮藕配套種植等模式,實行循環經濟,“變糞為寶”,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

村兩委與駐村工作隊積極爭取財政、農業等部門的支持,充分利用好扶貧專項資金,穩定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找準路子,以項目帶發展,努力促進農民增加收入,2016-2017年出欄湖羊1730只,產品銷往武漢、上海、中百倉儲、武商量販等大城市大型商場,銷售情況良好,利用羊糞有機肥種藕,不施化肥,確蓮藕的品質走綠色環保之路,以上產業項目的培育和基礎設施建設為主抓產業發展轉變,由空殼村向經濟較強轉變。


產業真興起,脫貧真到位!——來自高升村精準脫貧的啟示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變村容村貌做到“四個”全覆蓋:

通組公路全覆蓋(已實現),每個組一口高標準當家塘全覆蓋,以達到了80%;水泥硬化稻場全覆蓋;村莊便民小道全覆蓋,到2020年全面實行戶戶通便民小道全覆蓋;六個村組自來水管網改造全覆蓋,解決了全村的吃水安全的問題,做到組組都有自來水,戶戶都有水龍頭。另外,通過萬家河河道整治,解決村主幹倒水河過去汙水橫流的狀況,拆除周邊垃圾池,排汙點,水質大幅提升。通過鋪設便民小道3200米,架設主幹路太陽能路燈和村組出行路燈47盞,解決村民出行難的問題,不再是“出門一身土,下雨一腳泥”。依託“廁所革命”項目,建設沖水式公共廁所2座並對排汙點進行無公害處理。

村兩委積極籌措資金為村民建起了健身廣場,文化牆、群眾活動中心,村民業餘時間跳起來廣場舞,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實現村民精神面貌“脫貧”

貧困戶摒棄了“坐、等、靠”的消極思想,積極發家致富,入股合作社,產業項目帶動就業,足不出戶就能掙到錢,村幹部的更有幹勁,工作作風更實,主動服務意識更強,群眾的滿意率得到了提升,精神面貌顯著提升。

鄉村振興使得村莊美、村風好,村民富。駐村幹部和村委會注重培養村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貧困群眾爭做有責任、有追求的新型農民,推動物質和精神“雙脫貧”。

高升村戶貧困戶依託產業,全面增收脫貧——

享受產業扶貧獎補政策

貧困戶依託市場主體紅泰羊合作社養羊,採取合作養羊方式扶貧35戶,其中:

產業真興起,脫貧真到位!——來自高升村精準脫貧的啟示


33戶貧困戶享受政策補貼15000元(50只湖羊),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每戶每年享受合作社分紅3000元,其中:一般貧困戶17戶(1戶寄養),低保貧困戶16戶(7戶寄養)。

2戶貧困戶自主創業養殖湖羊。貧困戶享受國家政策補貼15000元,採取自繁自育模式,市場主體免費提供技術指導、保底收購。同時,村委會整村推進項目投入40萬元新建羊圈2處,免費提供貧困戶自主創業使用。

2017年新增的一般貧困戶5戶,依託市場主體杏花鄉李家畈蔬菜基地,簽訂紅寶蘿蔔種植協議,每戶每年享受分紅3000元。

享受金融扶貧政策,辦理5萬元小額貸款。

金融扶貧對象共11戶,小額貸款資金入股紅泰羊公司,16年受益分紅4000元,17年3000元,其中:一般貧困戶5戶,低保貧困戶6戶,合計共分紅77000元。

村委會整村推進光伏發電項目。

村投入40萬元,40戶貧困戶辦理8000元小額貸款手續,簽訂光伏發電產業入股協議,項目於2017年7月併網發電產生效益,貧困戶年底享受光伏發電半年分紅1000元,預計2018年全年收入達到3000左右。

享受教育扶貧政策幫扶貧困戶20戶。貧困戶子女就讀享受生活補助金額累計35950元。

享受旅遊扶貧政策幫扶2戶。其中:低保貧困戶2戶,每戶每年享受幫扶款5000元,一戶在村開辦小超市,一戶在村開蔬菜超市。

享受易地搬遷政策幫扶8戶29人。其中:1、杏花許家邊安置點7戶,2、竹林村安置點1戶,均為2017年計劃搬遷戶。

享受舊房改建政策幫扶共8戶。其中2017年新增1戶李作榮,因該戶情況特殊,經工作隊和村兩委積極協調相關主管部門,並報鄭縣長親自過問,該戶享受舊房新建資金3萬元,享受移民資金2萬元。

貧困戶醫療救助政策全部對接。其中15戶貧困戶已享受醫療救助政策報銷醫療費109429元,降低了貧困家庭就醫支出負擔。

河仁慈善基金幫扶投入100萬新建蓮藕項目,村委會與40戶貧困戶120人簽訂種植蓮藕養魚協議,依據家庭人口,按每人800元受益計算,年終對貧困戶進行受益補助9.7萬元。

對貧困戶提供公益性崗位進行就業幫扶,其中:提供護林員崗位4戶(崗位工資每年4000元),提供保潔員崗位10戶(崗位工資每年5000元,其中2017年10月新增7戶)。

市場主體紅泰羊有限公司帶動貧困戶。16年34戶人平分紅3000元,共計10.2萬元。17年33戶,共計9.9萬元。

紅寶蘿蔔帶動貧困戶5戶,戶平3000元,共計1.5萬元。

村級有四大主導產業

2017年河仁慈善基金幫扶100萬元新建60畝蓮藕產業種植基地、新建魚塘7口20畝。

產業真興起,脫貧真到位!——來自高升村精準脫貧的啟示


當年蓮藕可實現經濟效益18萬元,支付原耕地的農戶土地流轉費20%(保底300元/畝)。其中: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年增收10.8萬元(村集體收益在精準脫貧期間,按貧困人口人均800元標準全部讓貧困戶受益)。另外,新建魚塘7口20畝。

2016年河仁慈善基金幫扶100萬元新建湖羊養殖基地,目前項目已建成,並投入使用村承包給紅泰羊公司經營,村集體年發包收入8萬元。

2017年重點村整村推進項目資金投入40萬元,新建光伏發電項目。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年增收4萬元。

2017年重點村整村推進項目資金投入40萬元,用於入股德青源金雞項目,協議已簽訂,村集體預計每年分紅受益4萬元。

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從無到有,形成了快速發展的局面。

2017年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07867元。其中:養羊基地村級發包收入8萬元,蓮藕基地村級收入4.7萬元,光伏發電村級增收6467元,金雞產業項目投入收益4萬元,魚塘發包收入3.44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