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鐘三萬轉,距離目標六百米激活,俄軍黑科技專打M1主戰坦克

每分鐘三萬轉,距離目標六百米激活,俄軍黑科技專打M1主戰坦克

這些年俄軍四兩撥千斤的戰術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效,在對敘利亞打擊中口徑NK巡航導彈大放光芒,讓美軍非常嫉妒,這就是海基戰斧巡航導彈的俄製版本,打法基本一致。

俄空軍裝備了基於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改進的高超音速武器,專打高價值目標,由米格-31掛載。米格-31還在研發一種反衛星武器,從彈長來看,射高500至800公里是跑不掉的。

每分鐘三萬轉,距離目標六百米激活,俄軍黑科技專打M1主戰坦克

每分鐘三萬轉,距離目標六百米激活,俄軍黑科技專打M1主戰坦克

現在輪到俄陸軍發威了,一家俄羅斯公司選擇正在為俄陸軍開發一種新型智能炮彈,這是一種制導型的152毫米炮彈,發射之後可沿著傳統炮彈的軌跡運行,到目標附近600米左右,內置控制系統激活,糾正彈道。為了調整炮彈的軌跡,彈體上安裝了氣動安定面或者小型姿態控制裝置。

每分鐘三萬轉,距離目標六百米激活,俄軍黑科技專打M1主戰坦克

具有末端控制系統的炮彈是一項相當棘手的任務,因為炮彈在飛行中旋轉過程中會高速旋轉,每分鐘超過3萬轉。如何在這個過程中確定目標,糾正彈道,這是一項絕密技術。制導炮彈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陸軍研發了M172型155毫米的炮彈,有一個激光指示器負責照射目標。在1991年和2003年,在伊拉克作戰中大量使用。蘇聯於1986年推出了激光制導炮彈,也是152毫米的口徑。

21世紀初,美軍開發了M982型 155毫米炮彈,採用GPS制導,射程為25英里,同時研發了海軍艦炮使用的激光制導炮彈。

每分鐘三萬轉,距離目標六百米激活,俄軍黑科技專打M1主戰坦克

每分鐘三萬轉,距離目標六百米激活,俄軍黑科技專打M1主戰坦克

但美軍的激光制導炮彈有個問題,需要靠近目標的人用激光束照射,這樣才能鎖定目標,但俄羅斯卻採取不同的方法,制導套件就在炮彈裡面,這一招美軍顯然還沒有研究透,堪稱俄軍又一項黑科技。如果152毫米制導炮彈服役,那麼這可是專打美M1主戰坦克的利器,既然是制導炮彈,那麼精度是很高的,可對坦克脆弱的頂部進行打擊。

每分鐘三萬轉,距離目標六百米激活,俄軍黑科技專打M1主戰坦克

目前尚不清楚俄羅斯採用了何種技術,但價格應該不低,至少在數萬美元一發。不過比起來一發炮彈幹掉一輛幾百萬美元的坦克,這樣的交換比還是可以接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