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希腊曾经的模样

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希腊曾经的模样

被誉为“最美英剧”的《德雷尔一家》讲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来自英国的德雷尔一家人在希腊的科孚岛生活的故事。剧中希腊美丽的风景让无数观众着迷。

这部剧改编自英国作家、生态保护专家杰拉尔德·德雷尔(Gerald Durrell)所的著作《希腊三部曲》。杰拉尔德·德雷尔10岁时跟随家人从英国迁居到希腊科孚岛并在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希腊曾经的模样

英剧《德雷尔一家》

劳伦斯·德雷尔的哥哥劳伦斯·德雷尔(Lawrence Durrell)也是一位作家。德雷尔在《普鲁斯佩罗的小屋》一书中写道:“我们在这个海岛上的生活,已经变得如同欧几里德证明那般完美无瑕。

电视剧《德雷尔一家》中有这样一个经典画面:因为天气炎热,一家人泡在海水里用餐。而劳伦斯·德雷尔也用文字记录下了他当初沉浸在科孚岛的海水中的相似感受:

“这种感受类似于爱奥尼亚式的游戏,海水没过我的脖颈后方,约有一英寸的深度,时起时落。像是在聆听世界的心跳……在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种氛围下,人的意识逐渐开始模糊,潜意识也不再那么丰富;但是,再往下潜一点,就只能感受到透入海水的阳光,观念的来源本身就麻木了……”

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希腊曾经的模样

英剧《德雷尔一家》

劳伦斯·德雷尔怀着满腔热情向他的朋友亨利·米勒(Henry Miller)描绘希腊,于是后者在1939年来科孚岛看望他。跟德雷尔一样,在希腊旅居期间,他也经历了某种精神上的重生。

他在游记《马洛西的大石像》中这样表达了希腊对他的意义:“希腊使我摆脱束缚,成为一个自由完整的人……每一个想找寻自我的人,希腊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站……它(希腊)就那样挺立着,这是它生来存在的方式,毫无遮掩,完完整整地呈现在你眼前……你可以感受到它的呼吸,它的召唤,它的风情。”

德雷尔和米勒的文字是对上个世纪的希腊的“黄金时代”的一种记录。在上个世纪,尤其是二战结束后的五六十年代,希腊成了东方人和西方人都爱的旅游圣地,在百废待兴的战后世界中创造了旅游神话。相比之下,巴尔干半岛的其他国家则被强烈的冷战氛围所笼罩。

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希腊曾经的模样

为什么希腊能够在战后成为大家的“向往之地”呢?这与一些文艺人士的推动有关。

劳伦斯·德雷尔的《亚历山大四重奏》成为畅销书,电影《绝不在星期天》大获全胜,米勒的《马洛西的大石像》再版重印,这些都是对希腊的有效宣传。1964年,根据卡赞扎基斯小说改编的电影《希腊人佐巴》则将希腊热推向了高潮。

60年代初期到中期,可谓是米克诺斯岛(Mykonos)的黄金时代,因为它被《时尚》杂志发现,当时“风头最大的”几位艺术家——珍·茜宝、尤尔·伯连纳、耶胡迪·梅纽因——在该岛上购置了产业。

《雅典人》杂志的专栏作家伊丽莎白·赫林这样介绍米克诺斯岛的历史:“1961年我十岁时初次登上米克诺斯岛,记忆中那里处于赤贫状态。但到了70年代末,街道上已经黄金首饰商铺林立,在海滩上我不得不小心从一对正在做爱的情侣身边迈过去。”

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希腊曾经的模样

电影《希腊人佐巴》

不过,更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希腊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气质。

希腊独有而其他国家缺乏的一种特质——那种既独特又亲切的感觉——体现在东方与西方的融合,这种东西方合璧的气质完美无瑕,协调统一,又带有些许神秘的情调

不论是布祖基琴乐曲中四分音的长鸣嚎叫,还是《绝不在星期天》主题曲中哈达吉达克斯的原始材料,其实都与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音乐的节奏一脉相承,也可以从阿拉伯和土耳其音乐中找到源头。

多数西方听众乍一听到这些原汁原味的音乐,往往会觉得头疼。来自东方国度的这些声音,通常要么单调乏味,要么高潮迭起。然而,经由地中海风格的音乐过滤之后,西方人听来就十分舒服。如果这些西方听众恰好处在像米克诺斯这样一个基克拉迪群岛中的小岛的环境之中,这种愉悦之感就会更加强烈。

公元前第三个千年中基克拉迪群岛上的雕像和建筑所呈现出的抽象的优雅,成为艺术价值观念背后的重要力量。两千年后帕提农神庙的建立正得益于此。建筑风格方面,那些所谓的“西方”的标签,其实最初都可以追溯到基克拉迪群岛。

希腊群岛上音乐的乐风奇特,其根源西方游客虽难以知晓,但听来却十分悦耳,想来上述的事实应当是一个主要原因。通常说来,希腊音乐极为悲切——其目的原本就是要让希腊人缅怀不堪回首的历史:拜占庭的沦陷,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没落,还有士麦那的失守——但丝毫不影响其凄美。

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希腊曾经的模样

希腊旅游神话依赖于这样一个精细而微妙的配方:既要呈现作为巴尔干半岛风情的集大成者的希腊,又要突出它的快然独立;既要说明希腊距离令人厌倦、危机四伏、被仇恨吞噬的中东仅有90分钟的飞机旅程,又要暗示双方之间的差异有数百万英里之遥。

希腊有一种魔力,你来到这里,就可以把一切压抑和束缚丢弃,充分释放自己。这里可以看到海洋,还可以触摸到阳光炙烤下的石头,它们都可充当你的“良师”。海水墨蓝,灰色的岛屿傲然挺立,气势恢宏,岛上是立体主义风格的村庄,其炫目的白墙更给海岛增添了一份优雅的美感。这些岛屿已经成为释放性欲、抒发情感和耽于幻想的乐园。

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自由的社会风气,连接东西的地理位置……可以说希腊具备了人们理想中的国家应具备的所有元素。如果说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希腊当时的模样。

但是好景不长,1967年希腊军政府上台,军政府的独裁政策使得希腊旅游业这只大气球泄了气

。1974年,希腊军政府下台,确立国家政体为共和制。

随后出现了一些公开的反美迹象,这其中就包括对雅典城内美国运通办公楼的轰炸。即便是这样,在西方人眼中,希腊的正面形象仍未受影响。只是一直到了80年代,世界才开始察觉,希腊与巴尔干半岛、中东诸国是多么相似

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希腊曾经的模样

希腊旅游的神话突然之间破灭:1985年5月,环球航空公司一架从雅典机场飞往贝鲁特的喷气式客机遭到了两名什叶派恐怖分子的劫持。

几天后,里根当局发布一项“旅行提示”,警告美国人不要去希腊。之后,成千上万人取消了赴希腊的旅游计划。1985-1986年间,前往希腊的美国游客数量暴跌了80%。希腊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因此损失了数亿美元,希腊经济也大受打击

局面随之愈加失控。环球航空公司客机劫持事件发生四个月后,一伙阿拉伯持枪歹徒劫持了一架从雅典机场起飞的埃及航空公司喷气式客机,并改变航线,朝马耳他开去。埃及突击队员突袭了这架客机,六十人丧生。

1986年,雅典至少发生了二十次炸弹袭击,其中四次是由“11月17日”恐怖组织发动的。可见当时的希腊深受恐怖主义困扰。

恐怖主义不断蔓延,国内经济持续恶化。为了给国家官僚机构中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的坚定支持者提高补贴,创造工作机会,当时的希腊总理、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主席安德烈亚斯·乔治乌·帕潘德里欧在80年代四处举债,这与70年代东欧国家领导人竭力举债如出一辙。

1989年,希腊的外债高达215亿美元,比匈牙利还多出65亿美元,而匈牙利人口总数比希腊略小一些。

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希腊曾经的模样

1990年秋天的希腊,与19世纪早期处在奥斯曼帝国的直接掌控之下时一样,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巴尔干国家。希腊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东欧国家:希腊国民完全不知所措地迈入了一个冷漠的世界。在那里,过往的荣耀已经褪色,讲求效率和拼命工作就是一切。

然而,希腊也并非无药可救。或许希腊需要一些变革。雅典、比雷埃夫斯和萨洛尼卡已经沦落为为丑陋的、屡遭劫掠的城市,迫切需要现代化革命。

劳伦斯·德雷尔在罗德岛上住过的小房子,旁边是一颗悬铃木和一个土耳其公墓。现在房子已处在街道旁边,淹没在如病毒般侵占了整条街道的迪斯科舞厅、快餐店的霓虹灯广告牌之中。希腊群岛上原生态的海滩面积逐年缩小。

如果在80年代,希腊政府能有足够的决心,正正经经做点事,那么希腊的旅游神话或许就能代代相传。只是从现实来看,希腊似乎终究难逃巴尔干国家的宿命。

不过与它的巴尔干“兄弟”相比,希腊已经算是幸运的了。至少希腊曾有过光彩夺目的时刻,而其他巴尔干的其他国家则从中世纪开始就承受着战争和政治所带来的伤害与痛苦。

直到现在,包括希腊在内的巴尔干地区仍动荡不安,危机重重,一点儿火花都可能将这个“欧洲火药桶”引爆

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希腊曾经的模样

巴尔干半岛地图

巴尔干半岛为什么会被称为“欧洲火药桶”?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成为欧洲最动荡的地方?巴尔干人民的真实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历史上的巴尔干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在美国地缘学家罗伯特·卡普兰的著作《巴尔干两千年》一书中都有解答

卡普兰是美国著名智库Stratfor公司的首席地缘政治分析家,曾出版《阿拉伯人》《地球末日》《帝国的野蛮》《地中海之冬》《季风帝国》《地理的复仇》《在欧洲的阴影下》等多部著作。

他的这本《巴尔干两千年》是研究巴尔干问题的经典之作,曾获得“《纽约时报》年度好书”的荣誉,据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都曾阅读过此书

在书中,卡普兰以其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洞察力和冷静犀利的纪实笔触对巴尔干地区的历史和现实做了详细的介绍,呈现了这一地区复杂的历史变迁和民族关系以及背后大国势力的角逐。

如果你对巴尔干问题感兴趣,这本书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本文观点资料来自

《巴尔干两千年》

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希腊曾经的模样

《巴尔干两千年》

作 者:(美)罗伯特·卡普兰 著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

解开欧洲火药桶的秘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