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世界|公鏈是個什麼鏈?又是怎麼個公法?

公鏈

1,中立、開放、去中心化。

2,不可更改、不可撤銷。

3,擁有網絡效應。

4,抗審性高。


鏈世界|公鏈是個什麼鏈?又是怎麼個公法?

我們在討論區塊鏈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各種這樣那樣的“鏈”,公鏈、私鏈、聯盟鏈、側鏈傻傻分不清楚。那麼就讓Gus 來給大家簡單的科普一下這些“鏈”吧,今天的「鏈世界」就先從公鏈開始吧。

什麼是公鏈

鏈世界|公鏈是個什麼鏈?又是怎麼個公法?

公鏈,是公有鏈的簡稱。指的是不管是誰都可讀取交易數據、發送交易且交易能獲得有效確認的、所有人都能參與交易中共識過程的區塊鏈。比特幣、以太坊都是現在市場上比較有名的公鏈。

我們之前說過,區塊鏈的本質就是一個賬本,而在公鏈中,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系統中的一個節點來參與記賬,而且,我們無需授權許可就能隨時隨地的加入和脫離這個區塊鏈網絡,有著很高的自由度。

公鏈有很多優點,它是中立的、開放的,所以能夠保護用戶免受開發者的影響;所有的交易數據都是公開、不可篡改、不可撤銷的;而且無需授權的模式也降低了訪問門檻;公鏈還能夠通過社區激勵機制更好地實現大規模的協作共享。

公鏈的安全有工作量證明機制 pow 和權益證明機制 pos 等方式來負責維護。它們通常是把激勵機制和數字加密驗證相結合,並遵循一般原則:每個人可從中獲得的經濟獎勵,與對共識過程中做出的貢獻成比例。通常稱之為“完全去中心化”。

公鏈存在的問題

鏈世界|公鏈是個什麼鏈?又是怎麼個公法?

雖然公鏈有很多優點,但是也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上文說的激勵機制,這種機制是為了促使全節點提供資源,自發維護整個網絡,但像比特幣的激勵機制就存在一種“驗證者困境”,即沒有獲得記賬權的節點付出算力驗證交易而沒有任何回報。

還有效率和安全問題。以比特幣為例,目前平均每10 分鐘產生1個區塊,且其 pow 機制很難縮短區塊時間,pos 相對而言可縮短區塊時間,但更易產生分叉,所以交易需要等更多確認才被認為安全,試驗得出:在假設各有30%算力的前提下,以太坊需要37個區塊的確認才能達到比特幣6個區塊確認的安全水平。一般認為,比特幣中的區塊經過6個確認後才是足夠安全的,這大概需要1小時,對於大多數企業應用需求來說根本無法滿足。

而隱私問題也是公鏈系統的尷尬所在。 由於公鏈本身的特性,傳輸和存儲的數據都是公開可見的,僅通過“偽匿名”的方式對交易雙方進行一定隱私保護。對於某些涉及大量商業機密和利益的業務場景來說,數據的暴露是肯定不符合業務規則和監管要求的。

此外,很多的公鏈項目都是先搭建平臺,再去找應用場景, 這也為後面的實際落地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目前,公鏈被看作是區塊鏈領域最有前景的方向,因為它符合區塊鏈的本質,很可能成為下一個系統級的平臺。

作為底層平臺,公鏈的“完全去中心化”特性也許能夠推動整個社會進入“可信數字化”時代。

那麼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對於什麼是公鏈,大家是否有了更清楚的瞭解了呢?下一期,讓我們繼續聊聊其他幾個鏈,鏈圈 baby 小百科,你值得擁有!See yo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