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的那些事,誰讓聖誕老人長這樣的

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以為聖誕節是耶穌的誕生日。其實並非如此。

由於聖經未明確記耶穌生於何時,故各地聖誕節日期各異。可以確認的是,耶穌生在伯利恆的一個冬夜。

教會史載第一個聖誕節則在公元336年。

公元

312年,康斯坦丁作了羅馬皇帝以後,為了達到“政教合一”的目的,羅馬宣佈基督教取代異教成為國教。命令居住在羅馬各地的所有人,無論原宗教信仰如何,必須受洗皈依基督教。

可是,當時的羅馬帝國,非基督徒,俗稱異教徒的人數卻遠遠多於基督徒。

一方面,基督徒敬拜主耶穌——上帝的兒子。而另一方面,每年1225日的時候,大量的非基督徒(異教徒)卻隆重的過著敬拜太陽神塔姆茲的農神節。從

1217日至25日有為期一週的狂歡。農神節的最後一天,就是1225日,是冬至,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崇拜異教的羅馬人,相信這一天是太陽神重生的日子。

作為羅馬皇帝的康斯坦丁決定:教會把拜太陽神的農神節和紀念基督的敬拜儀式結合在一起,把農神節帶進基督教,以贏得異教的信徒。

而基督教領袖把農神節的最後一天,1225日,定為耶穌的生日。為了贏得人心,康斯坦丁鼓勵把異教宗教儀式和節日改成“基督教”的名字。這樣,異教崇拜被引入了基督教會。1225日的敬拜,也因此得名:“基督彌撒

Christmas)”。融合了基督教和各種異教崇的“聖誕節”正式走進歷史舞臺。

聖誕節的那些事,誰讓聖誕老人長這樣的

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25日為聖誕節。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恆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基督徒均以1225日為聖誕節。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你知道嗎?看似美麗的聖誕樹起源於希臘異教徒對愛神維納斯的獵人阿多尼斯的敬拜。他們最早用“常青樹”或“松樹”作節日裝飾的做法。

每逢聖誕節,人們所放置得一棵常青樹,就是源自紀念阿多尼斯,而上面掛著的閃閃發光金色球和銀色球,起源於對太陽神的崇拜。與基督教一點關係都沒有。


五六世紀的歐洲,聖誕老人成了“冬之王“

King Winter),或者”森林之王“, 時間之王”。

他的穿戴像一個王一樣,通常穿著綠色的袍子。他象徵著生命的復甦,萬物長青。他在漫長的冬日為人們帶來快樂。

1930以前,聖誕老人形象並不固定。他可以穿紅衣,綠衣,也出現過穿藍色衣服的聖誕老人。他曾是高高瘦瘦的,是主教的形象,也曾經是小精靈的形象或者是異教的偶像。

1931年起,可口可樂聘請瑞士商業插畫家海頓(HaddonSundblom)為可口可樂創作了大獲成功的聖誕老人形像。

海頓創作的靈感來自Clement Clark Moore的一首詩,《聖尼古拉斯的來訪》(A Visit from StNicholas)。

天主教聖徒尼古拉斯(Sanctus Nicolaus)。

是小亞細亞古國利西亞(今土耳其境內)米拉地區的一名希臘主教。他樂善好施,經常接濟窮人。歷史記載:尼古拉斯不希望人們知道他做的善事,他常偷偷爬到屋頂的煙囪口,把錢幣扔下去,而其中有一次他幫助叄個貧窮的少女,送給她們叄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當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其中一個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掛在壁上的一隻長襪中。於是,將禮物放在聖誕襪子的送禮方法便流傳至今。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個節日,叫做聖尼古拉斯節,聖誕老人的原型就是他。所以在歐洲,很長一段時間,聖誕老人的形象是穿著主教的服裝,瘦瘦的。

聖誕節的那些事,誰讓聖誕老人長這樣的

畫家啟用他的朋友一個胖胖的,快樂的退休推銷員為模特,旨在傳達快樂,幸福,分享等美好的信念。

海頓拋棄了歷來宗教傳統聖誕老人高高瘦瘦的形象,或小精靈的形象,成功塑造了一個鄰家老爺爺:一個穿著紅白色衣服,白鬍子,臉蛋紅紅的,樂呵呵,胖嘟嘟,繫著寬寬的皮帶,挺著肚子,圓圓臉的聖誕老人。他手拿一瓶隨處可以買到的,便宜又好喝的可樂,將快樂,幸福傳播給每個人。

聖誕節的那些事,誰讓聖誕老人長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