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你買房苦逼,其實古人也買房難!

房子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融入了民族血液裡的,因此才有了古人常說“安土重遷”,有了《資治通鑑》裡的“富有彌望之田,貧無立錐之地”,有了《增廣賢文》裡的“良田千頃日食一升,廣廈萬間夜眠七尺”.......

不僅你買房苦逼,其實古人也買房難!

圖/古代小農經濟一覽


這些古諺語似乎都在佐證一個觀點。王愷用糖水擦鍋、石崇用蠟燭煮飯那是奢侈之舉,而坐擁一套房產,不僅在古代是財富和階級地位的象徵,在當今也是一樣。親朋好友一見面就是酸你一句:“近幾年聽說xx賺了錢,在城裡買了套房。”或者突然說:“好像城裡房租又漲了!”

不僅你買房苦逼,其實古人也買房難!

圖/西晉石崇王愷鬥富


有了這個層面意識,你就不難理解古人也買房難的問題了。

當年大詩人白居易還未成名,它拿著詩作拜謁文學前輩顧況,顧半嘲諷半開玩笑地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當它翻開詩卷,看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句時,改口說:“居即易矣(現在居住下來就容易了!)”

不僅你買房苦逼,其實古人也買房難!

圖/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即使這樣,白居易也是“遊宦京城二十春”,這句詩更通俗一點解釋就是白居易在當時的國際都市長安做了近二十年官,結果還是靠在“常樂裡”小區租房過日子。更諷刺的是租房的“常樂裡”離元稹(寫“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那位詩人)租房的“靖安裡”、李紳(寫“鋤禾日當午”的那位詩人)租房的“新昌裡”很近,幾個買不起房的詩人湊在一起,時不時能喝上一盅。到白居易到三十五歲時,母親和弟弟來投奔他,估計市中心房價太貴,他不得不在長安郊區買了房,但是離上朝的地方太遠,平日住在公館,放假才能回家。

不僅你買房苦逼,其實古人也買房難!

圖/《妖貓傳》電影中的白居易


想想現在的你,天天披星戴月,擠公交、擠地鐵,忙忙碌碌,淹沒在上班族的人海里,下班回家時不經意間抬頭,發現月亮已經懸在頭頂。這時的你是不是和千年前清早趕去上朝的大詩人白居易何其相似!

不僅你買房苦逼,其實古人也買房難!

圖/《儒林外史》封面


當然比白居易更慘還有,那就是《儒林外史》中的范進。《儒林外史》雖是古典小說,不過它並非純虛構,文學是生活的影子,《儒林外史》在一定程度上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和社會經濟。

如今你以房產的眼光去看“范進中舉”,你會發現一些別樣的東西。一開始范進一家三口擠在茅棚裡,極其寒酸,後來中舉,有人送田產房子。從茅棚到擁有自己的府邸,從窮酸迂夫子到範老爺,范進社會地位一夜之間突然提高。

不僅你買房苦逼,其實古人也買房難!


圖/2011-5《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儒林外史》特種郵票


其中最可笑的是,當平日餓得發昏的範老太太突然住進新房,而且新房裡的所有配套都是她的,當時笑得痰湧上來,一命歸西了。範老太太老來住進想都不敢想的新房,心臟卻承受不住這種喜悅,這難道不是對房產的絕佳諷刺麼?這難道不是古代房價令人難以企及的最好印證麼?


不僅你買房苦逼,其實古人也買房難!

圖/房奴的壓力


可以明瞭的是,從古至今,房子一直是中國人安身立命之本,於是產生了許多與房子相關的詞語。其中“朱門酒肉臭”的“朱門”說的就是擁有豪宅的富貴人家,“美輪美奐”原意是指房子高大華美,“蓬蓽生輝”的“蓬蓽”原意是指茅草房......從這些詞語可以看出,古人也愛豪宅,不想像呂蒙正和薛仁貴那樣住寒窯,也想和我們一樣,把一所心儀的房子當成歸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