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十堰交通日新月異 從高速邁入「高飛」時代


「改革開放40年」十堰交通日新月異 從高速邁入“高飛”時代


通達9個縣市區的“一縱三橫”高速路網十分便利。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記者 羅偉 通訊員 黃永良 圖/記者 張建波 報道:40年前,對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十堰人來說,出一趟遠門很不容易;40年後的今天,道路四通八達,動車飛馳而過,飛機不時起降……從十堰出發,隨時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經濟社會要發展,交通必須先行。改革開放40年來,十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空前便捷的出行方式,正是40年來十堰各項事業進步的寫照。

從無到有,5條高速公路相繼通車

上月25日,楊先生開著私家車從十堰東上了漢十高速。此行的目的地,是他的老家麻城市。他這次是利用公休假,返回老家看望母親的。轎車裡程表顯示,從十堰到楊先生老家全程480公里。4個多小時後,楊先生就到家了。幾年前,楊先生回老家要花一天甚至更長時間。

今年58歲的楊先生1978年當兵來到十堰,現為我市一家單位的職工。楊先生清楚地記得,剛到十堰的時候,回麻城通常只能坐火車到武漢,再在武漢轉車,僅在路上就耗時十幾個小時。“現在跟以前比,真的是方便多了!”說起變化,楊先生很感慨。

高速公路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不言自明。在十堰,享受到高速公路帶來的福利的人很多。2003年和2007年,漢十高速和十漫高速先後通車。之後的幾年時間裡,十堰市繼續快馬加鞭建設高速公路。2013年12月25日,十白高速宣告貫通;2014年12月26日,谷竹高速建成通車,十房高速實現分段通車;2015年2月10日,鄖十高速建成通車。

改革開放以來,十堰的高速公路從無到有,目前已經建成5條,全長521公里,基本形成以十堰為中心,通達9個縣市區的“一縱三橫”的“兩小時高速經濟圈”。

動車開通,說走就走成為現實


「改革開放40年」十堰交通日新月異 從高速邁入“高飛”時代


漢十高鐵預計明年年底建成通車。

魏先生是武漢人,定居十堰已經20年。以前魏先生回武漢,大多是乘坐綠皮火車或者自己開車。近幾年,魏先生則基本上是坐動車了。“動車方便舒適,和開車到武漢的時間差不多,很方便。”魏先生說道。

1973年7月,第一列火車轟隆隆駛進十堰。從此,襄渝鐵路讓封閉的十堰打開了山門。火車開通,對十堰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從此,沉睡的大山開始甦醒,十堰市民走出去了,外面的新觀念進來了。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十堰的鐵路建設顯得相對滯後,襄渝鐵路一線的運力已無法滿足十堰發展的需要。2005年,襄渝鐵路二線正式批覆建設。

襄渝鐵路二線使得十堰開通動車有了可能。2009年10月1日,第一列十堰—漢口的動車組從十堰火車站出發。隨著動車的開通,十堰、武漢兩地來往比以往方便了很多。

目前,每天4趟始發動車組的密度和速度,將曾經的山城十堰全面推入了動車高速時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已成為現實。

9月5日,隨著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職工操控大型鋪軌機組,將一對500米長的鋼軌平穩地鋪在棗陽市境內的無砟軌道板上,漢十高鐵全線鋪軌施工,這條全長399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的快捷通道,距離明年12月建成通車又近了一步。漢十高鐵通車後,從武漢到十堰的車程將縮短至2小時。家住丹江口市丁家營鎮的居民李勇,看著家門口的高鐵建設工地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欣喜之情溢於言表:“看來離坐高鐵上十堰、下武漢的時間不遠了。”

機場通航,車城進入“高飛”時代


「改革開放40年」十堰交通日新月異 從高速邁入“高飛”時代


有了機場,市民出行更便捷。

8月中旬,去雲南旅遊的張先生僅僅用了兩個小時就飛回了十堰。這條路線,張先生以前走過,1700公里的路程,開車需要兩天,坐火車則要到襄陽或者武漢轉車,費時費力。“有了飛機,真是太快了,到哪裡都很方便!”下了飛機後,張先生感慨地對記者說道。

2016年2月5日,十堰人期待30多年的武當山機場正式通航,標誌著十堰的交通史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從此進入“高飛”時代。

通航首日,武當山機場起落飛機10架次,從十堰出發,可以到達武漢、西安、天津、昆明和杭州5座城市。武當山機場架起的空中走廊,大大縮短了十堰與全國各地乃至世界的距離,作用不言而喻。 武當山機場的通航和快速發展,為十堰注入了強勁的活力,也對周邊地區產生了很大影響。

目前,武當山機場共開通16條航線,通達21個城市。通航兩週年,旅客吞吐總量達到135萬人次,創造了民航界的“十堰速度”。

2018年3月8日,國家民航局發佈的《2017年民航機場生產統計公報》顯示:武當山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869780人次,同比增長123.6%,全國排名中位列第91位,增速在全國排名第14位;航班起降9905架次,排名第109名,同比增長109.6%。

打破瓶頸 立體交通格局正形成

2012年10月20日,十堰城區至鄖陽區的城際公交正式開通運行。在此之前,市民乘坐班線客車往返兩地需要20元的車費,城際公交線路開通後,往返車費僅為6元。

2013年12月18日,十堰城區至武當山的城際公交開通,加快了城鄉公交一體化、城鄉居民公共出行服務均等化、城區與景區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步伐。

鄖陽區柳陂鎮距十堰城區有20多公里車程,以前沒通公交的時候,柳陂的村民外出只能靠少量的農村班車、摩托車、非法營運的麵包車出行,價格高不說,還存在安全隱患。村民們種的菜,由於外運不方便,常常被外來的菜販子故意壓價。十鄖公交的開通,加快了城鄉融合,悄然脫離了這些困境。清晨,鄖陽區的菜農到十堰城區賣菜,十堰城區的老人去鄖陽吃碗三合湯、順便買點菜帶回家;晚上,十堰城區的年輕人結伴去鄖陽漢江大橋賞夜景、吃燒烤……

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車,是推動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十二五”期間,十堰就實現了100%的縣市區通公交車,100%的行政村通客車。“現在坐客車十幾分鍾就到村了,不僅走親訪友、購物休閒方便多了,而且農產品進鎮到城也容易多了!”竹溪縣向壩鄉的羅女士高興地對記者說起交通的變化。

改革開放前,十堰交通主要依靠公路這種單一的運輸方式,公路里程3550公里,其中省道702公里,縣道2724公里,專用公路124公里;境內主要通航河流7條,通航里程441公里。至2017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2.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從無到有,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目標,構建起連南接北、承東啟西、方便快捷的高速公路網絡;內河航道通航里程829公里;鐵路總里程達到145公里,漢十高鐵建設處於全線鋪軌階段,十西高鐵前期工作正加快推進;武當山機場正全力實現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的目標……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公路、水路、鐵路、民航四位一體、互聯互通、無縫銜接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

如今的十堰,正昂首邁入“高飛”“高速”“高鐵”時代,交通瓶頸制約已經逐步打破,一個現代化的區域綜合立體交通體系正在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