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努力读书不仅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我们在上学时期学过的《论语》经典语句至今还深深的刻在我们脑海里面。《论语》虽然只有11705个字,但是却被后世之人成为中国第一书,足以见这本书的影响力之大。《论语》不仅仅影响力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作为这本书的主人公孔子,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名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是包含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作品之一。

他努力读书不仅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11年,根据史料记载孔子因为生下来的时候头顶是凹下去的,和当时的尼丘山很像,所以就取名为丘;又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二,故字仲尼。相传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得贵族家庭,因为自幼家境贫寒,导致了孔子从小就学会了很多技能,关于这一点还有这样的小故事。有一天吴国的太宰问孔子的学生“孔子是一个圣人吧,怎么会掌握那么多的技能”,孔子知道之后,这样答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他努力读书不仅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因为孔子自幼就体会到了下层百姓的贫苦,他也明白只有好好读书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孔子15岁时开始努力学习,因为孔子是一个落魄的贵族,孔子也要学习当时贵族子弟要学习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就是主要指各种礼节;乐主要是指音乐;射主要是指射箭;御主要是指驾车;书主要是指书写;数主要是指算术,也包括一些占卜。在这其中孔子最擅长的就是礼。

他努力读书不仅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孔子在当时的鲁国长大,而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史料记载周公在摄政期间,创立以宗法为根基、礼法为体制、德治为核心的西周文明体系。虽然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但是在孔子成长的鲁国却依然保持着周礼的传统,也使得孔子在周礼的熏陶下成长。当时晋国的韩宣子出使鲁国,到达鲁国后发出“周礼尽在鲁矣”的感叹。这样足以见鲁国当时保留的周礼是多么的完善。

就这样,年少的孔子在有着完整周礼的框架的鲁国成长学习,慢慢的从一个从小家境贫寒的少年郎成长为一名知识渊博、志向远大的有为青年,孔子带着对未来的无限向往,踌躇满志的走进了社会。当时的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是一个完美时代,感觉当时的社会完全不如以前。可是这一切只能是孔子的理想,也因为这样,注定了孔子在政治上难以有成就。他或许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努力读书不仅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史料记载孔子弟子三千,优秀之人七十二。因为孔子本身是出身下层,所以当他开始收徒弟时,他宣布不管出身,只要可以拿出十条肉干当作见面礼,就可以做孔子的学生。孔子的这一行为可以说打破了当时贵族的教育垄断,使得当时一些下层百姓可以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努力读书不仅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孔子,对中国历史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个人,于公元前479年离开人世。孔子的一生都追寻着周公,奈何生不逢时导致孔子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颠沛流离之中度过的。虽然孔子在他生前并没有完成他理想,但是他一生对于理想的不懈努力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可以做到因为对后世的教导而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可以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也只有寥寥数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