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如何構建起聯通全球通江達海戰略大通道?看小錦這份獨家詳解

昨日,我市對外發布的《關於加快構建國際門戶樞紐全面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意見》提出,以對外開放高質高位發展為導向,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四向拓展”的戰略通道優勢充分發揮,高質量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形成,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全面提升,實現以大開放引領大發展。到2022年,全市國際(地區)客貨航線總數突破120條,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萬人次,航空貨郵吞吐量突破110萬噸;國際鐵路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萬標箱,國際班列在國內開行城市中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成都如何聚焦“四向拓展”戰略通道優勢,構建全方位立體口岸?

將採用哪些主要措施實現上述戰略大通道建設目標?

全面構建聯通全球通江達海的戰略大通道,重點將在哪些領域進行突破實施?

帶著這一系列疑問,

本報記者昨日採訪了

市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

成都如何構建起聯通全球通江達海戰略大通道?看小錦這份獨家詳解

1、如何打造暢達全球的空中絲路走廊?

“深耕歐非、加密美澳、覆蓋亞洲、突出東盟”

全面形成覆蓋歐美澳亞非的航空幹線網絡

市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稱,建設國際門戶樞紐首當其衝就是要統籌謀劃國際戰略通道建設,提升通道服務成都開放型經濟和對外交往的能力和水平。緊緊圍繞建設國際門戶樞紐,成都將依託國際空港、鐵路港“雙樞紐”,構建“空中絲綢之路走廊”和“國際陸海聯運走廊”戰略通道。

目前,成都已開通國際(地區)航線總數106條,其中國際(地區)定期直飛52條,國際航線網絡已覆蓋亞洲、歐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重要樞紐城市。在我國中西部地區,成都是國際航線網絡唯一覆蓋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下一步,按照‘深耕歐非、加密美澳、覆蓋亞洲、突出東盟’ 十六字導向,客貨並舉、重點突出的戰略思維全面構建覆蓋歐美澳亞非的國際航空幹線網絡,加快佈局‘48+14+30’的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市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稱,“48+14+30”就是加快佈局48條精品商務航線、14條全貨運航線和30條優質文旅航線,增強國際通達、洲際中轉能力,打造通達全球、中轉高效、功能完善的國際航空網絡。而目前成都已構建起精品商務航線27條,全貨運航線5條,優質文旅航線20餘條。

與此同時,通過提升航線服務頻次,提高到全球商務城市、新興市場和旅遊目的地的航班密度,實現至全球門戶機場“天天有航班”;強化中轉銜接,增強機場輻射功能,大力發展國際通程中轉聯運航線,重點培育歐洲與東亞、南亞、東盟、澳新間經成都中轉的洲際航線,提升國際旅客中轉效率和服務水平。另外,還將建立國際航空運力彈性解決機制,支持成立包機運營公司,靈活滿足成都產業流、文旅流等市場需求。

“今年已新開通了成都直飛法蘭克福的全貨運航線,年內還將開通成都直飛美國的全貨運航線,全貨運航線航點有望為芝加哥。”市口岸物流辦該負責人表示,在航空貨運拓展方面,堅持“客貨並舉、補齊短板”的思路,實現國際貨運航線數量大幅增加和貨運基地公司設立上的突破,特別要儘快實現北美直飛貨運航線零的突破,目前正在全力推進直飛美國全貨運航線的開通。

按照“補短板、上規模”發展航空貨運

力爭年內開行至歐美和東盟貨運定期航線

作為全面構建戰略大通道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實施航空貨運重點發展計劃也寫入《意見》。那麼,成都今後在航空貨運發展方面有著怎樣的重點和思路?“下一步,將按照‘補短板、上規模’的思路突出發展航空貨運,具體而言,主要有五大措施。”市口岸物流辦該負責人解讀說。

一是明確成都航空貨運發展戰略,理清 “港產城”發展思路,明確未來兩個機場航空貨運發展戰略定位,將我市航空貨運發展思路融入到成都建設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考量當中,促進成都航空貨運跨越式發展,提升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競爭力。

二是在雙流國際機場引進、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主基地貨運航空公司,加快拓展全貨機航空貨運業務,形成主基地貨運航空公司的規模效應。

三是提高機場高峰小時容量,以國家民航局航班時刻管理機制改革,加大對民航西南空管局的支持力度為契機,建立機場客貨量增長和高峰小時流量增長獎勵機制,調動機場空管人員工作積極性,提升機場空中交通保障能力,力爭雙流國際機場高峰小時流量儘快由50架次提高到56架次。

四是加快構建國際國內貨運直飛航線網絡。加大貨運航線開行力度,爭取年內穩定開行成都至歐美、東盟國際貨運定期航線,加密現有至香港和仁川貨運航線。積極推進順豐、圓通等國內大型航空快遞企業在成都建立分撥中心,構建完善的國際國內貨運航線網絡。

五是優化航空貨站服務,提升口岸通關效率。協調建立空港貨運口岸一體化運營,降低貨站操作處置費用,加大實施政府購買航空口岸公共服務力度;進一步健全成都航空口岸“7×24小時”通關保障機制,推行口岸關檢匯稅“單一窗口”,優化航空貨站操作處置流程,提升口岸通關效率。

2、如何打造陸海國際大通道?

擴大蓉歐國際班列覆蓋面

爭取開闢經霍爾果斯出境第二條西向國際物流通道

構建“縱貫南北、橫貫東西、通江達海、四向聯通”的陸海國際大通道,則是《意見》中實施國際班列提能計劃。緊緊圍繞實施國際班列提能計劃,市口岸物流辦明確了三大重點工作方向,通過構建以成都為戰略支點的四向鐵路大通道,築起以成都為樞紐、聯繫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亞歐大陸橋。

一是加快推進鐵路項目建設。重點爭取成格鐵路納入國家規劃,開闢經霍爾果斯出境的第二條西向國際物流通道,形成經阿拉山口至蒂爾堡、經霍爾果斯至伊斯坦布爾的泛歐鐵路大通道。加快成都經攀枝花、大理、瑞麗至緬甸皎漂港的鐵路建設,形成以成都為中心的無須繞行馬六甲海峽、直接通達印度洋孟加拉灣的鐵海聯運大通道,較原來鐵海聯運路徑抵達歐非時間縮短8-10天。加快成都-隆昌-黃桶-百色-南寧-欽州港既有鐵路的擴能改造及局部路段線形優化調整,屆時我市至欽州港的鐵路里程和運行時間將進一步縮短,進一步擴大我市對中南半島輻射範圍,構建我市在西部地區南向通道建設中的樞紐地位。

二是推進國際班列市場化運營。重點擴大蓉歐國際班列覆蓋面,不斷豐富班列開行產品、優化運行線路、深化集拼集運等措施,進一步提升班列運營質量、服務水平、競爭能力和品牌優勢,確保在國內開行城市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首先是建立細分市場的產品體系,提供定製化服務,為培育和支持本地產能、貿易轉移客戶,設計定製化班列產品,提供包含貿易、金融、物流供應鏈在內的多樣化物流產品,提高物流增值服務水平。其次是優化市場銷售報價體系和訂艙及集裝箱管理流程,對班列站到站的基本運價、開行列數、分線路補貼額度進行控制和考核,形成銷售訂艙操作的優化方案及班列集裝箱管理優化方案,有效提升運輸時效性,持續提高國際班列重載率和服務水平,降低運營成本。

三是創新國際班列營銷服務機制。首先是全面推進集貿易服務、物流服務、金融服務為一體的多式聯運“一單制”服務體系建設,與欽州港合作推進“一單制”海鐵聯運項目,創新中東-欽州-成都的海鐵聯運“一單制”新模式。其次是推進中歐班列集拼集運模式常態化運行。與中鐵多聯、烏魯木齊鐵路局合作,加快推進集拼集運項目;同時加強與海關合作,實現艙位共享、代碼共享、資源共享、通關便利,促進和提升班列重載率。

3、如何實施國際供應鏈體系建設?

依託國際航線和班列的全球物流體系

全面提升成都對全球要素資源配置和運用能力

實施國際供應鏈體系建設計劃,是《意見》中另一項重要內容。那麼,成都如何以全球供應鏈思維謀劃國際物流體系建設,實施國際供應鏈體系建設計劃,建設服務“一帶一路”的供應鏈樞紐城市和供應鏈資源配置中心?

“依託基於國際航線、國際班列的全球物流體系,搭建高效、柔性、低成本的全球配送網絡,將成都打造成為面向全球的製造企業配送樞紐和麵向泛亞的全球區域分銷企業配送樞紐,全面提升成都對全球要素資源的配置和運用能力。”市口岸物流辦該負責人稱,首先在打造面向全球的製造型企業配送樞紐方面,將通過拓展洲際航線、加密國際班列、發展多式聯運,開展靈活的貨運包機和班列定製服務,為跨國企業提供從原材料採購到工廠製造、再到終端消費各環節的供應鏈垂直融合解決方案,搭建服務於全球製造龍頭和鏈主企業的高質量、快時效、低成本全球配送服務體系。

其次,在打造面向泛亞的全球區域分銷企業配送樞紐方面,將依託空陸戰略通道和空鐵公水聯運樞紐,做大做強泛亞和國內物流配送網絡,為跨國分銷企業的配送中心、零售賣場提供基於供應鏈全環節的定製化物流服務、專業化清關服務以及多樣化的組配服務,幫助跨國分銷企業控制庫存水平、提升服務質量、降低運營成本。

第三,全面提升國際供應鏈服務保障能力。整合國際鐵路港自貿通平臺、國際航空港跨境貿易電商公共服務平臺資源,構建滿足全球採購、全球配送的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提供信息發佈、撮合交易、貨運代理、倉儲配送、報關報檢、保險保理、業務諮詢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務。支持全球製造、貿易、物流企業以及供應鏈採購分銷企業在成都設立總部基地和分撥中心,推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在成都聚集,重點支持成都優勢產業龍頭企業和供應鏈鏈主企業平臺化發展,提供從國內端至國際端、生產端至銷售端的供應鏈一體化綜合服務。深入開展國家供應鏈體系建設和現代供應鏈創新應用試點,加快組建供應鏈協會、供應鏈聯盟、供應鏈研究院等行業組織和供應鏈產業發展基金,制定出臺支持現代供應鏈發展配套扶持政策,重點引進培育優質供應鏈管理企業和建設供應鏈總部基地,加快推動現代供應鏈發展。

第四,重點建設現代供應鏈應用場景。一是啟動建設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依託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和高新綜保區(雙流園區),打造“專業園區+綜保區+國際空鐵”的口岸功能體系和一站式通關平臺,實現生物醫藥“大進大出、快速通關”,形成“東上海、西成都”的生物醫藥進口口岸新格局。二是加快建設集信息發佈、撮合交易、支付結算、倉儲物流等功能於一體的跨境供應鏈交易平臺,發揮物流樞紐、國際通道和口岸服務的優勢,搶先在全球重要節點城市佈局營銷網絡和物流設施,全面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三是整合國際鐵路港自貿通平臺和國際航空港跨境貿易電商公共服務平臺,構建滿足全球採購、全球配送的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提供信息發佈、撮合交易、貨運代理、倉儲配送、報關報檢、保險保理、業務諮詢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務,切實提升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四是加快建設全球重要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構建集成產品溯源數據(交換)標準、數據服務體系、數據應用接口統一的數據服務平臺,以及集成自動識別採集、安全隱私保防和跨境流通供應鏈業務協同的跨境追溯、質量檢測支撐體系,開展重要產品跨境追溯O2O示範應用,推動國外優質產品高質量“引進來”和成都特色產品大規模“走出去”。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 記者 楊富 編輯 李懷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