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御基金衛哲:資本寒冬將在兩年後結束,中國經濟進入「白銀時代」

文丨陳之琰

“巨頭縮減招聘不是因為寒冬,而是更強調人效。”

10月29日,針對近期BAT巨頭縮招的新聞,嘉御基金創始合夥人衛哲在由中國創業人才投資中心主辦的2018金雞湖創業大賽總決賽期間,接受媒體的採訪時如是說。

“2008-2009年,阿里不僅沒有縮減招聘,在全行業不招人的時候,阿里還在大招特招。很多人看阿里的成功是看到它的成長,我看到的阿里是一家嚴格說來的效率公司。阿里的成長不是靠人堆出來的。”

作為此次大賽的總評委之一,衛哲在接受媒體採訪期間,圍繞未來消費創業投資的新機會、資本寒冬時期的應對策略,以及教育企業投資邏輯,分享了他的觀察與觀點。主要包括:

  • “95後”人群、二胎、非主流人群將是未來消費升級的主要人群。零食、化妝品等相對快消品和小家電類的相對耐用品將是未來最有機會的消費品類。

  • 消費投資應該以品類來主導,而不是用模式去套品類。

  • 資本寒冬將持續兩年左右,此後上述三類人群的紅利將產生質變,中國經濟也將迎來“白銀時代”。

  • 嘉御基金看教育有三個關鍵:考試、考級、待就業。教育企業應做好三件事:工具、資訊和社區。

在活動現場,本屆總評委衛哲和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還宣佈華人文化集團公司及CMC資本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黎瑞剛將擔任下一屆大賽的總評委。

據瞭解,金雞湖創業大賽主辦方中國創業人才投資中心是由元和控股旗下投融資服務平臺管理運營,得到了國內超過200家創投機構的參加與支持。

——以下為媒體採訪精選,由36氪整理:

未來的消費機會屬於相對耐用品和相對快消品

Q:今年對消費升級、消費降級的爭論出現了很多。你對未來消費大趨勢的判斷是什麼?

A:我覺得可能一兩年前我們還可以叫做大消費時代,是處於全面升級的狀態。現在我更想說叫新消費,新消費我認為是有升有降。

報復性(買很多奢侈品)、無知性(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消費在下降,但我看到有很多地方在升級,主要圍繞三個人群:

第一,“95後”人群。“95後”是中國小康1.0、獨生子女2.0。“85後”是存錢的,“90後”是不存錢,“95後”是中國消費信貸的第一代人。2009年還有個新聞說中國一個“果粉”為了蘋果手機去賣腎,為什麼?因為不敢借錢。現在已經很難想象了,“95後”分期消費已經成為常態。另外,獨生子女2.0意味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的房子終有一套會由他們來繼承,“95後”會繼承一張有史以來最強的資產負債表。

第二,二胎。二胎一年大約佔中國出生嬰兒20%,就是300多萬,這300多萬消費能力又可以乘以3,即一個二胎等於三個一胎平均消費能力。這種消費升級在母嬰行業會更為明顯,

第三,非主流人群,即藍領加農村人口。這個人群還處在補三四億白領走過的路的階段,有一些人還要進入報復性消費、無知性消費的過程。我沒有任何歧視的意思,人都會經歷報復性和無知性消費的,教育一下以後,逐漸進入理性消費。目前,婚慶、裝修、廚衛這些品類在農村已經有爆發了。

Q:未來有機會的消費品類會有哪些?

A:我們把消費品分為絕對耐用、相對耐用、相對快消和絕對快消四類。其中,相對耐用和相對快消會是未來最有機會的品類。通俗來說,相對快消就是“不吃不用也不會死人”的消費品,比如奶茶、零食、女士們的化妝品,而相對耐用則指小家電、衣服、包包這些。為什麼?因為絕對耐用和絕對快消對企業的體量要求很大,兩頭都有巨頭,絕對耐用有像美的、格力這樣的大企業擺在那兒。絕對快消有娃哈哈、康師傅頂在那兒。中間的兩類當然也有大品牌,但沒有形成特別強的頭部品牌,份額沒有佔那麼大。加上消費升級的趨勢,還會有很多的機會。

比如我們投的紫燕百味雞就是做零食,安可科技把充電寶做到第一名。在這些品類中,做好產品及品牌認知,就大有市場。

Q:嘉御基金在消費領域更看重線下實業嗎?

A:

我們也有投純線上的,比如我們投了母嬰品牌可優比,100%網絡起家,現在他們還剛剛準備籌建線下店。我經常說,不要去追求流行,要想真正對消費者有利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消費投資應該以品類來主導,而不是用模式去套品類。

寒冬將持續兩年再進入中國經濟的白銀時代

Q:今年大家都感到了資本寒冬,明年整個大環境會否發生大的變化?

A:寒冬可不止這一年。明年上半年會更冷。股市是提前的,經濟是滯後的。因為今年擔心貿易摩擦對明年在關稅上的影響,很多企業今年加快了進出口,囤一囤貨,所以造成今年1-9月份外貿數據特別好,四季度我保證也會這樣好。但透支了明年上半年的量,外貿在明年上半年會冷下來。消費領域也會較股市有一定的滯後,明年會顯現出來。

長期來看,兩年以後的中國經濟會迎來白銀時代。僅次於黃金時代的白銀時代來了。一方面,貿易摩擦我認為會持續兩年左右。另一方面,“95後”人群和二胎人群累積2-3年會從量變到質變,會產生新的消費動力。所以,大家要過兩年的苦日子。

Q:作為投資人,這兩年要怎麼過冬?

A:實業和投資不太一樣,投資人還很幸運,因為可以選擇,企業家沒有的選擇。我跟大部分企業家說,宏觀經濟跟你沒啥關係,除非你在你的細分行業領域達到30%以上份額,我原諒你會受宏觀經濟影響。只要企業不到30%的市場份額,那就不要給失敗找藉口,只為成功找理由。或者說,只為增長找理由,不為不增長找藉口。

寒冬對很多企業來說,擴展份額就可以了,你原來才千分之一的市場份額,翻十倍才百分之一,中國市場增長只是放緩又沒有萎縮,仍有足夠的機會。企業要習慣做存量市場,存量市場為什麼不能有增長呢?過冬的時候你總覺得會凍死,結果不是被凍死的,而是被嚇死的。

Q:最近有阿里縮減招聘的新聞,是否也能視為寒冬的一種結果?

A:首先,阿里是非常有責任感的公司。2008-2009年,阿里不僅沒有縮減招聘,在全行業不招人的時候,阿里還在大招特招。現在我離開阿里了,並不完全瞭解目前的決策,但是我想說一件事,BAT這些巨頭在更強調人效。

很多人看阿里的成功是看到它的成長,我看到的阿里是一家嚴格說來的效率公司。很早以前,馬雲就給淘寶定了一個任務——人均1億的GMV(全年交易額)。當時,我們差點從凳子上掉下來,但現在淘寶人均接近2億GMV。後面阿里的再成長我相信不是靠人堆出來的。

教育企業應做好三件事:工具、資訊和社區

Q:在資本寒冬中,教育被認為是比較抗週期的行業。教育也是嘉御基金重點佈局的領域,寒冬之中,你的教育投資策略是怎樣的?

A:教育不僅抗週期,甚至有點逆週期了——經濟越不好,它變得越好。邏輯是,由於經濟不好,就業壓力大,所以成人會更多的投資自己。這也是為什麼就業壓力越大的時候,考研的人就會越多。

嘉御基金看教育有三個關鍵:考試、考級、待就業。要麼有考試驅動,要麼有考級驅動,要麼能夠增加人們的就業競爭力,這三類是我們特別看好的。

嘉御的風格是在一個行業“看懂、看好、幫上忙”。教育行業的特點是,做得好的企業都是“不差錢”的。因為教育公司必須每年有幾千萬投入到教育研發,我經常說,教育行業如果過5億營收還不盈利是犯罪。所以,投資上我也更傾向於能切實幫到的。比如,小站英語,從投之前到現在,我們幫助它把線上獲客成本下降了80%,從1萬多降到2000左右。雖然企業不差錢,但嘉御基金在別的行業的經驗,對於教育行業有很多可以發揮的作用。

Q:在小站英語的項目中,賦能的具體做法是什麼?

A:互聯網營銷獲客成本非常高,一方面,我們幫他們招了負責營銷的負責人,但更重要的並不是去優化營銷,因為營銷的優化空間有限。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打造自有流量,我們幫助小站英語堅定不移地打造自有流量。具體來說,就是做好三件事,工具(如英語考試詞典)、資訊(如留學相關動態)、社區(關注留學的人群),這是教育企業都應該來學習的。現在,小站英語70%的銷售不靠任何外部流量,靠自有流量。

Q:現在市場中也有不少素質教育項目,比如在線編程、鋼琴陪練等項目,你怎麼看這些創業?

A:素質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但從商業角度會有幾個問題:第一,教育機構質量很難衡量;第二,經濟不好的時候,人們會降低非剛性教育投入;第三,由於缺乏考級、考試,續費續約會變得很不穩定。有點像買張健身卡,但你永遠用不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