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迫嫁給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卻在中國歷史上萬古流芳

提起古代中國的四大美女,大家都知道是西施、貂蟬、王昭君和楊玉環四人。西施是四大美女之首,和吳王夫差、越王勾踐以及范蠡的歷史風雲聯繫在一起。貂蟬因為《三國演義》的緣由,家喻戶曉。楊玉環因為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以及安史之亂的牽連,也是大名鼎鼎。

相比較而言,王昭君在這四人中名氣可能是最低的,但她卻是四大美女中唯一對中華民族有巨大貢獻的一位。

她被迫嫁給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卻在中國歷史上萬古流芳

在漢初,匈奴一直是中原王朝北方邊境的大患。為了和平安定,漢朝從劉邦開始就和匈奴實行和親政策。王昭君是平民家的女兒,後被選秀入宮。但她進宮後一直都沒有見過皇帝漢元帝的面。

當匈奴的呼韓邪單于到長安向漢元帝求親時,王昭君的命運就此改變了。她主動報名,最後被漢朝皇帝封為公主,遠嫁到塞外。雖然她當時是自願去的,實際上也是對命運的一種悲壯的抗爭。要不然,可能一輩子只能做一個卑賤的宮女,孤老一生。

她被迫嫁給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卻在中國歷史上萬古流芳

王昭君出嫁時是一個年輕的姑娘,而呼韓邪單于已經是一個老頭子了,但是單于很寵愛這位漢族公主。王昭君被呼韓邪封為“寧胡閼氏”,併為其生下一個兒子。不幸的是,婚後三年,呼韓邪就去世了。王昭君覺得自己和親的任務已經完成,而且對故鄉很思念,於是就向漢朝皇帝請求回國。

但是漢成帝為了維護漢匈兩國的關係,沒有批准昭君的請求,讓她繼續留在匈奴。根據匈奴的風俗和法律,嫡子有跟庶母結婚的義務。昭君沒辦法,就嫁給了匈奴的新首領,呼韓邪單于的嫡子復株累單于。

她被迫嫁給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卻在中國歷史上萬古流芳

昭君和自己的第二任丈夫一起生活了十一年,生育了兩個女兒。十一年後,復株累單于也離開了人世。根據匈奴習俗,王昭君再次嫁給繼任的新單于。不過,這個單于丈夫也就是昭君的孫子輩了。一個女人,連嫁祖孫三代,這在漢族人眼裡是不可思議的。但根據草原民族的風俗,卻很正常。

王昭君嫁到匈奴後,她規勸自己的丈夫放棄戰爭,並把漢朝先進的文化技術傳播給相對野蠻落後的匈奴。在王昭君的努力下,匈奴和漢朝實現了六十多年的和平。

她被迫嫁給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卻在中國歷史上萬古流芳

漢武帝時代,雖然依靠衛青、霍去病、李廣等人,沉重打擊了匈奴。但是,漢武帝把前朝幾位皇帝積累起來的國家財富全部打光了。連年征戰,給老百姓帶來了深重的負擔,漢族和匈奴兩國的人們都渴望和平。

王昭君自願出塞,促進了漢匈的文化經濟和生產技術各方面的交流,促進了民族大融合,為兩國人民帶來了超過半世紀的和平。所以後世有人評價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霍去病和衛青;甚至說王昭君的作用,勝過漢武帝時期的十二位將軍。

她被迫嫁給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卻在中國歷史上萬古流芳

王昭君,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其他三位美女所不能比的。西施和貂蟬,都是美人計的工具,解決的都是中國內部一個集團和另外一個集團的矛盾。而楊貴妃,簡直就是禍國殃民,毫無正面意義。只有王昭君的故事,書寫了中國歷史上民族團結的佳話,萬古流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