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智慧汇聚临港滴水湖——世界顶尖科学家上海论坛在上海举行

世界级智慧汇聚临港滴水湖——世界顶尖科学家上海论坛在上海举行

26位诺奖得主,多位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世界著名学术奖项得主, 3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中外杰出青年科学家……深秋的上海临港滴水湖畔,迎来了世界级智慧的汇聚。

世界级智慧汇聚临港滴水湖——世界顶尖科学家上海论坛在上海举行
世界级智慧汇聚临港滴水湖——世界顶尖科学家上海论坛在上海举行

10月29日到31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海·滴水湖)在上海举行。与会的世界顶级科学家,每一位都是各自科研领域的一面旗帜。这样的“组团”规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绝无仅有的全球顶尖科学家盛会,也是迄今为止亚洲第一大规模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交流平台。

这一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由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和上海交通大学承办,上海诺港科技有限公司为执行单位。

科技,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

今年顶尖科学家论坛的主题是“科技,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分为主题论坛、世界顶尖青年科学家特别论坛、前沿科技与创新发展圆桌会议三大板块。其中,4个主题论坛分别为世界顶尖科学家光子科学与产业论坛、生命科学与产业论坛、创新药研发和转化医学论坛、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论坛。

据悉,该论坛旨在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搭建国际化、综合性科学平台。论坛将充分发挥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尖科学家的带动与引领作用,打通科技创新链的不同环节,聚集分散在全球的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优质项目等资源,吸引众多国内有潜质的优秀科学家参与;搭建综合性科创平台,服务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建设,力争成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名片,中国原创科技诞生的起源地,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策源地。

世界级智慧汇聚临港滴水湖——世界顶尖科学家上海论坛在上海举行

参加此次盛会的科学家,涵盖了化学、物理学、医学、计算机学等主要科学研究领域,包括来自美国、英国、挪威、德国、以色列等国家的顶尖科学家,代表了各自领域内当前世界最高水准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

开幕式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代表与会顶尖科学家致辞。他表示,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还没有全国范围的科学研究支持体系。此后,美国制定了NIH的拨款计划。该计划基于两个原则:直接用财政经费支持最佳的创意,无论是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这些创意由专家小组来审查和选择,也就是同行评审。

“全世界在过去半个世纪中所获得非凡增长和科学成就都可以追溯到美国的这一开明行为。美国科学的优越性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释。”他说,“我认为,中国现在应该做同样的事情,在优先为自己的国家愿景和人民利益的基础上,面向全球的年轻科研人员开放。这是中国成为全球科技发展主要参与者的最佳方式,也许是唯一的方式。”

WLA科学社区在临港启动

在论坛开幕仪式上,本次论坛引进的重要成果之一:首个世界顶尖科学家“WLA科学社区”在临港启动。

WLA科学社区将以诺贝尔奖和拉斯克奖、沃尔夫奖获得者等世界顶尖科学家为核心人物,致力于把具有广阔产业化前景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的科技原创资源,注入到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主体承载区的临港地区,并与中国庞大的应用市场对接。科学社区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为基础,以科学资源的转化利用为目标,以国际化知识产权服务、产业基金服务为支撑,辅以综合生活服务,打造“孵化器、加速器、助推器”三“器”合一的新型创新载体。

世界级智慧汇聚临港滴水湖——世界顶尖科学家上海论坛在上海举行

科学社区将遵循“科学家主导、政府支持、地区搭台、市场主体、专业运营”的基本原则,引导多种资源跨界整合融合,打破“人才拥有”的制度壁垒,让“第一资源”真正参与、发挥要素作用,借助世界顶尖科学家的“集群效应”,努力做到“引进一个顶尖科学家、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批项目、实现原创效能”,让更多的基础、原创、产业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WLA科学社区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即思想板块、实验室板块、技术转化板块。思想板块包含科学家工作区、科学家交流中心、科学家发布等9大区域,是所有科学家原住民从0到1的思想原创地和发源地。实验室板块涵盖科学家孵化中心、科学家实验室等三大区域,三足鼎立,是科学家思想的技术孵化地,实现从0到1的根本性变革。技术转化板块涵盖科学社区技术银行、科学社区基金等七大功能区,是科学家思想的成果转化地,是从1到N的技术应用。

打造临港高端人才交流平台

临港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体承载区,正在建设国际智造城,目前已经汇聚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两海两电一桥”、中英国际低碳学院等国内外高校,集聚了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海洋科技等高端产业集群,日益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的热土。

世界级智慧汇聚临港滴水湖——世界顶尖科学家上海论坛在上海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派出“院士团队”参与论坛主持、讨论。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表示,科学无国界,近年来,上海交大一直将国际化尤其是国际学术合作作为重要发展战略。2016年11月,李政道研究所挂牌成立,以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依托单位开展建设,致力于吸引一群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历练一批属于我国自己的顶级科学家;2018年4月,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启动建设,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推动我国在物理、材料、生物、医药和网络等多个交叉学科前沿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研究突破。他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促进青年科学家深度交流互动,也希望此次论坛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名片,为创新和谐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在临港,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都是林忠钦熟悉的项目。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业,林忠钦表示,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交大教授们的共识,目前已经在临港孵化出17家智能制造企业并正在产出成果。“我们有一家企业生产的数控机床准备进入汽车产业。”他动情地说,“国际数控机床能够进入汽车公司,是我们很多研究机械的科研人员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