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與「985

“雙一流”與“985/211”有何區別

教育部公佈“雙一流”的建設院校及學科名單後,掀起一陣熱潮。那麼“雙一流”究竟有什麼含義,與深入人心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學有什麼區別?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雙一流和985/211的區別。

雙一流

“雙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一流大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應是經過長期重點建設、具有先進辦學理念、辦學實力強、 社會認可度較高的高校,須擁有一定數量國內領先、國際前列的高水平學科,在改革創新和現代大學制度建設中成效顯著。

一流學科: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應具有居於國內前列或國際前沿的高水平學科,學科水平在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中進入前列,或者國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業或區域影響、學科優勢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雙一流”建設具體分為三步:

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2050年),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

985工程

985工程,是指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而實施的工程,即“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項目”。名稱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講話。

目前“985”高校有39所,其中34所是自劃線高校,這就意味著“985工程”高校中有5所並非自主劃線的高校,而是按照國家線來劃定其複試分數線。這5所高校是: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華東師範大學。

211工程

“211”的含義是“21世紀的100所重點大學”,將全國各地挑選出的約100個高等學校設立為重點高校,這些學校在資金中獲得優先對待。“211”誕生得比“985”要早一些,1994年開始啟動預審,1996年確定第一批名單,2011年,“211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共有學校112所,不再新增學校。

985/211與“雙一流”的區別

1、985/211側重對大學的評定,“雙一流”側重對學科的評定

無論是“985工程”的39所大學還是“211工程”的100多所大學,都是基於對學校綜合實力的整體評價。儘管之前也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的評定,但社會對一所大學的整體認知,還是隻看“牌子”不看學科,影響並不大。

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則是先有“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137所),再在此基礎上選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也就是說,先看一所大學有沒有若干個很強的學科(專業),再主要根據學科綜合實力來評定一所大學的強弱。

2、985是211的“升級版”(211包含985),“雙一流”則不存在交叉

如果說211是重點班,985就是重點班裡的重點班。“985工程”大學均為教育部或其他中央部委直管,也稱部屬高校;除985外的“211工程”大學則多為省部共建高校,地方屬性更強一些。但985大學都是211大學。

“雙一流”則是兩個平行的評價體系。“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重在一流學科基礎上的學校整體建設、重點建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創新能力,共計42所,在原來39所985大學基礎上新增3所。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重在優勢學科建設,促進特色發展,共計95所。除了之前的大部分“非985”211大學,主要增加了26所特色明顯的高校,其中藝體類高校有6所: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美術學院

3、985/211是固化的標籤,“雙一流”則是有進有出

985/211高校名單確定已有近20年,這兩項工程對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缺陷也有目共睹,很多非985/211高校發展很快,但是受制於“非重點”“非部屬”的標籤,學校辦學實力並不為社會所認可。很多地方和大學對此多有不滿。

而“雙一流”是一個動態建設過程,遴選認定不是一勞永逸的。教育部明確提出:

“雙一流”建設以學科為基礎,對建設過程實施動態監測,根據評價結果等情況,對實施有力、進展良好、成效明顯的,加大支持力度;對實施不力、進展緩慢、缺乏實效的,提出警示並減小支持力度。對於建設過程中出現重大問題、不再具備建設條件且經警示整改仍無改善的高校及學科,及時調整出建設範圍。建設期末,將根據期末評價結果等情況,重新確定下一輪建設範圍,有進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終身制!

擇校建議

繼“985”、“211”後,又要來一個“雙一流”,報考的風向要不要隨之而動,還需要理性看待,大學的好壞不能僅僅以國家政策傾斜作為唯一依據。一方面,學校實力與國家遴選相輔相成,“標籤”確實值得參考。這些學校之所以被選中,也正是因為學校在相關遴選標準中實力強大;國家政策為學校帶來了數額龐大的建設資金,例如原先水平相當的兩個高校,如果一個被選上而另一個落選,不出幾年兩所高校的差距就會被拉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