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說道(七)知足 感恩 少私 和善 八風 厚德……

太學說道(七)知足 感恩 少私 和善 八風 厚德……

(1)晨練路過一幢獨立的漂亮住宅,主人曾是位很能幹的領導,由於事發,此已是人去樓空。蕭瑟的秋風和淒涼的宅院給人一種愴然悱惻之感。此時身不由己的主人一定感到 :職位和財富的價值不可與自由的寶貴所比擬。他或許會想到老子“知足”、“知止”的教誨而痛惜,或許會想到古聖先賢歷數貪慾之害而頓足。

太學說道(七)知足 感恩 少私 和善 八風 厚德……

(2)新中國來之不易,國慶節之際,讓我們以極其崇敬的心情緬懷開國領袖毛主席和他的戰友們,緬懷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感謝所有為祖國繁榮富強作出貢獻的人們!祖國安全是人民安全的靠山,祖國強大是人民幸福的源泉!國慶快樂!

太學說道(七)知足 感恩 少私 和善 八風 厚德……

(3)老子說“非以其無私也而成其私”。前一個私指私心私慾,後一個私指心中的偉大追求。白話是“因為沒有私心才成就了所追求的偉大事業”。印光大師說沒有私慾錮蔽,人可作佛。王陽明說少一分私慾,明一分天理。毛主席讓鬥私批修是想讓“六億神州盡舜堯”,讓人人都達到舜堯的境界。

太學說道(七)知足 感恩 少私 和善 八風 厚德……

(4)境界高的人因沒有私慾之障,所以輕鬆快樂。因氣場和善之至,所以讓別人舒適和暢。曾子說的“格物”即革除私慾和物慾,是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和前提。古聖先賢認為私是一切麻煩和罪惡的淵藪,人心無私絕對利身心、利家庭、利社會、利國家。

太學說道(七)知足 感恩 少私 和善 八風 厚德……

(5)釋迦牟尼和老子做到了“八風吹不動”,孔夫子沒有完全做到,蘇東坡儘管佛性很高也沒完全做到。“八風”是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成功是利,失敗是衰;背後誹謗是毀,背後稱讚是譽;當面讚美是稱,當面攻擊是譏;痛苦是苦,快樂是樂。不為“八風”所動是真正的高人。

太學說道(七)知足 感恩 少私 和善 八風 厚德……

(6)道越高德越厚慾望越少,思想越簡單,身心越健康。這是老子的結論。他在《道德經》中說“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私心雜念少到和嬰兒一樣,就能無慾望之害,無慾望之病,無慾望之苦。思想無憂無慮,身體充滿生機。既能精氣神十足,又能生命力蓬勃。

太學說道(七)知足 感恩 少私 和善 八風 厚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