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交付,雙創周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恐怕是中國新經濟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它固然為新舊經濟形態的轉換提供了極佳的通道與契機,但也在轉型過程中讓不再適應新經濟形式的企業面臨真正的生死之考。而資本以前所未有的強勢姿態介入,也給了創業這道本身九死一生的難題一層不真實的光環,從剛畢業的大學生到久經沙場的高管們,創業的時髦感淡化了慎行的嚴肅性,一枝獨秀的背後更多是折戟沉沙的悲涼。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但技術的進階和產業的升級,註定“雙創”是未來必然的方向。與泥沙俱下的初期相比,“創業”與“創新”的質量才是發展中期最核心的關鍵詞,這不僅是為了促進發展個體的健康,更是整體產業形態和經濟形勢的根本保障,而這也是在新舊動能轉換的節點上舉辦的2018成都雙創周的核心主旨——如何真正實現“高水平雙創,高質量發展”。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為彰顯自己的創新成色,也為了以更友好的姿態面對消費者,我們在CES和MWC這樣的盛會上越來越多地見到了汽車品牌的身影,從汽車到科技,從駕乘到出行,轉型的壓力和尋找出路的衝動,驅使汽車品牌不斷在突破邊界上變換姿勢。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如果說更多地與消費類電子產品融合代表了汽車品牌對於未來技術發展方向的研判,那麼在“雙創周”這樣的場合出現,則在更高的維度上表現出其對於創新驅動發展的認知。”“雙創”與各行各業特別是汽車行業的深度融合,已然是不可忽視的趨勢,能對此有深刻的理解,並願意在這樣的場合與頂級的人才與技術共舞,本身就是一個汽車品牌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未來的表徵。

這樣的汽車品牌並不多,拜騰,便是其中之一。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作為唯一一家智能電動汽車公司,拜騰在雙創週上受到的關注可想而知。除了參觀了BAT這樣的IT巨頭,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還專程到拜騰的展臺,聽取了拜騰兩位創始人畢福康博士和戴雷博士對拜騰整體發展狀況和願景的介紹。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兩位德國人在中國創新創業並且還能在暗流洶湧的汽車行業遊刃有餘,這故事聽起來固然具備足夠的戲劇化元素,但是作為在造車新勢力中並非擁有絕對優勢的拜騰,能獲得從國家領導人到行業主管再到地方行政長官的一致推許,顯然絕不簡單。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畢福康博士在寶馬工作了20多年,他曾是寶馬i系列項目的技術負責人,最為出色的產品便是BMW i8,被譽為“i8之父”,時至今日BMW i8依然是寶馬新能源產品譜系中的先鋒之一。戴雷博士則是汽車行業公認的“中國通”,擔任過東風英菲尼迪總經理,以及華晨寶馬營銷高級副總裁。兩位創始人的背景即使放在汽車行業中任何一個豪華品牌中都足以獨當一面,而在傳統汽車行業浸淫多年,讓兩位創始人以造車新勢力的立場推進發展時,格外敏銳、審慎和具有前瞻性,對於傳統汽車行業的深刻理解讓他們既不輕言顛覆,又從不放棄創新。

拜騰在諸多新造車勢力中算是相對剋制和低調的,在正式對外發布品牌之前,外界幾乎很少能夠獲取它的信息;而當正式亮相時,產品的成型度已經很高,大量的艱苦而寂寞的前期工作已經悄然完成。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在2018年1月的CES上,拜騰發佈了首款車型BYTON M-Byte Concept——這也是本次拜騰帶到“雙創周”現場的產品。前衛而充滿科技感的設計語言和創新的智能人車交互系統以及49英寸共享全面屏,即使在眾多以吸睛為己任的造車新勢力的產品中也是一種令人無法忽略的存在。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創始人深厚的行業背景、審慎而合理的產品規劃、有序的融資節奏,以及自建工廠的穩步推進讓投資者和地方政府有充足的理由對拜騰投下信任票。如果說“做得多,說得少”是拜騰對外溝通的風格,那麼卓有成效的推進則是一直以來拜騰甚少陷入爭議的根本原因。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與在實驗室裡看不見的高科技創新和隨時都在身邊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服務類創新不同,汽車行業的創新既有看得見的產品迭代,也有摸不著的行業進化,而逐利如嗜血的資本自然不會放過如此難得的載體。過去五年,我們見過的“造車新勢力”比過去五十年都多,但2018年尚未終結,新勢力的分化已經悄然現出端倪,風光無限的,悄然離場的,自說自話的,胸有成竹的,都在各自的角色中試圖找到出路。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如同業界不斷調整自動駕駛普及的時間表,普遍被看作是造車新勢力“生死劫”的“交付時間”也一再變更。而拜騰標定的2019年第四季度的交付時間從一開始被業界視作“遙遙無期”再到眾多新勢力陷入窘境之後被重新審視為“理性而合理”,既體現了兩位創始人對於汽車這一製造行業內在規律的充分尊重,也驗證了他們對於產品週期的準確判斷。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在成都“雙創周”期間,我們得到一個難得的機會與拜騰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畢福康博士(Dr. Carsten Breitfeld)開放性地聊了聊拜騰的現在與未來:

極車製造:任何一家企業,除產品外,團隊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拜騰生產的不僅是電動汽車,更是豪華智能的出行工具,所以團隊裡有相當比例的互聯網行業人才。傳統汽車行業和互聯網企業,不管從思維方式還是行為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那麼在拜騰團隊裡,這兩個不同維度的人才隊伍是否已經實現了高度融合?在拜騰未來發展過程中,這兩方面的團隊和人才將分別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畢福康博士:打造團隊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機遇,多元化團隊也是拜騰的一個獨特之處。根據我們的認知,造車需要三種不同的人才:

第一,造車人才。進行研發並實現工業化生產,這聽起來不是最吸引人的工作,但它的確具有極大的挑戰性。要高質量、大批量地生產汽車絕非看起來這麼簡單。

第二,需要懂智能化的人才來進行軟件開發,包括獨特的用戶界面和系統,這是傳統造車人才所不瞭解的。

第三,除了傳統造車工程和智能化領域之外,還需要有數字化的生態系統,需要懂得怎麼樣建立並且來管控這一系統的專門人才,所以我們的團隊背景非常多元化。

作為CEO,我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建立並領導這樣的團隊,打造全新的、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讓團隊融為一體。對於汽車工程師來講,他知道如何開發一輛車,但是這款車很可能會在投產銷售後連續七年都不會進行升級更新。在汽車投產前的兩年,所有的相關配置和內容可能都會被固化,因此在上市之時,這款車可能已經過時了,這就是傳統造車人面臨的最大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在現在這個時代表現得更加突出。

數字化人才,擁有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在他們眼中,一個產品永遠沒有真正做好準備。你需要不斷的對它進行實時更新。我們要讓不同專長的人才通力合作,因此需要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讓擁有不同工作文化背景的人得以適應。同時,我們需要保留傳統的汽車基因,保證產品質量和安全性。就像蘋果手機一樣,創新與顛覆的前提是保障基本的功能和安全。相比已有十萬多人的大型傳統車企,在整合不同技能的人才,打造全新的、以電子消費品為導向的企業文化方面,我們有更大的優勢。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極車製造:整個汽車行業這五年的變化,是過去五十年都沒有出現過的,作為行業的觀察者,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每一個行業參與者,不管是ABB和大眾、福特這些傳統汽車巨頭,還是剛剛入場的造車新勢力,以及Google這樣的IT巨頭,都試圖在這個時間點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作為紮根中國的造車新品牌代表,拜騰怎樣定義自己在整個行業中的位置,是一個新秩序的締造者,行業的挑戰者,還是其它?

畢福康博士:我們當然希望打造一個全新的市場秩序,傳統車企固然有很多優勢,但同時劣勢也非常明顯。在未來,出行領域不僅僅要進行產品的生產與銷售,還要去打造自己的商業模式,在商業模式上的顛覆,是傳統車企所面臨的艱難挑戰。現在即便是最優秀的車企巨頭,汽車銷售的利潤率也已經非常微薄,未來可能更少。所以僅通過賣車實現盈利,並不是一條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對於我們來講,我們希望把車作為一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為用戶提供數字內容,最終成為共享出行服務提供商。對於傳統的汽車企業來講,毫無疑問他們可以生產電動車。但要他們用打造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思維來打造汽車會非常艱難,更為艱難的是讓他們轉變業務模式,尤其是那些有10萬多名員工的企業。對於Google、蘋果、華為這些有著完善生態系統的企業,他們有懂得軟件和數字化設施的人才,但他們並不懂如何造車。

對於拜騰而言,我們是唯一一家能夠把造車、智能化和生態系統三者結合的企業。通過這種結合,我們可以打造全新的業務模式,這是其它競爭對手難以企及的。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極車製造:拜騰把自己的產品定義為智能的平臺,您剛才也談到把汽車作為一個平臺使用,最終是為了向更多的用戶輸出更有價值的數字化內容,包括拜騰曾經提出過“為了讓車內的生活更美好”其實也是基於這一理念。其實生態的內容非常豐富而龐雜,那麼今後有沒有可能有限度有規劃地讓粉絲和外界工程人員更多地參與到生態建設中來?

畢福康博士:我們認為開放的平臺才符合未來潮流的。但是我們不會自己做生態系統,而是提供硬件平臺和軟件平臺去搭建生態系統的框架,然後讓所有的開發人員和相關的合作伙伴參與進來,以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讓生態系統裡的參與方和拜騰一起成長,這也是我們秉持的理念之一。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極車製造:拜騰車內的共享全面屏是迄今為止最大的車載屏幕,非常炫酷。當屏幕大到一定程度時,人機交互的內涵和外延都會發生變化。您不僅僅是公司的創始人,也是一名工程師,您怎麼看待未來車內人機交互方式的走向?拜騰在今後的車內設計上還會有類似共享全面屏這樣突破性的設計和設想嗎?

畢福康博士:用戶界面和用戶體驗都是可以通過軟件進行更新的,而且需要根據用戶的習慣進行調整。我們車內有一個臉部識別攝像頭,這個攝像頭會識別你的身份,將你所有的電話、信息、個人偏好從雲端進行下載。不管你身處何地,只要你進入一輛拜騰汽車,你都會覺得這就是你的私人座駕,而這也是未來出行的一個基礎立足點。

像滴滴和優步,由於使用的車輛無法根據你的喜好進行個性化配置,很難提供定製化的用戶體驗,而拜騰可以通過臉部識別進行個性化配置。我們還有觸摸控制、手勢控制和語音控制等。未來我們會更多采用人工智能的技術和方式,去預測用戶的需求。我們能夠看到的未來的願景是你不再需要與系統有太多的互動和操作,系統自身知道你想要什麼。我們現在還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實現這個目標,但這是一個未來的趨勢,人工智能的確將會帶來更多機遇 。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對於拜騰來講,中國不僅僅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更是一片最為適合創業的沃土。中國的投資者非常樂意對一些新奇、大膽的想法和創意進行投資,他們承擔風險的能力和意願都較強,也願意為一些出色的團隊投資。而作為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製造能夠得到政府強有力的政策扶持,拜騰的發展已經驗證了紮根中國這個選擇的正確性。

拜騰的南京工廠正在有條不紊的建設中。一年前,南京工廠舉行了奠基儀式,試製車間已經於2018年4月投入使用,整車生產基地今年10月底將完成五大廠房封頂。2019年上半年開始試生產,第四季度量產車型就將正式交付。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從蔚來的IPO到一些電動車品牌的陸續交付,這個領域瞬息萬變,單純的交付已經不會被視作造車新勢力“上岸”的標誌,甚至成功IPO也並不能成為行業和用戶眼中的護身符。一直保持相對低調的拜騰,在穩步推進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冷靜地觀察著整個行業和細分領域的變化,從競品身上不斷地總結經驗和教訓。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除了在產品研發和自建工廠的推進上保持了一貫的穩定和高效,拜騰在融資的節奏和對象選擇上表現出了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靈活性和敏銳度,從B輪開始引入一汽集團,讓行業資源背景更加厚重;引入寧德時代,與世界一流的供應商結伴,讓技術資源背景更加堅實;而前段時間通過100%收購一汽華利又為拜騰正式獲取造車資質鋪平了道路。


除了交付,雙創週上現身的拜騰還回答了幾個更有意義的問題


在拜騰身上,我們能看到在造車新勢力中少見的矛盾統一。一方面,產品設計的天馬行空表現出一種突破性創新的激進;另一方面,在現實製造和商業架構搭建上又展示出一種非常成熟的穩定和柔軟。顯然,由兩位德國創始人帶領的整個團隊,既秉承了一貫的德式嚴謹,又在高速發展而又充滿變數的新造車領域鍛造出一種長袖善舞的靈活身段——這恐怕才是拜騰未來發展中最為核心的競爭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