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還可以再搶救下:古人如何確定死者已「死透」

現代醫學普遍以腦死亡(brain death)作為判定個體死亡的依據。醫生可以遵循包括呼吸停止、 瞳孔散大及固定、 顱神經反射消失在內的一系列詳細的判定標準,來判斷生命機體是否真正死亡了。但是在沒有這些標準的年代裡,死亡的判定有時無章可循,被活埋的恐懼不時籠罩在人們心頭,而本文中提到的一些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確認死者真的已經“死透了”。

我覺得還可以再搶救下:古人如何確定死者已“死透”

一個由Christian Eisenbrandt設計的安全棺木 來源: CHRISTIAN HENRY EISENBRANDT

如果你的家人、醫生、驗屍官錯誤的認為你已經嚥下了最後一口氣,而你發現自己已經被埋葬了,你是不是會感到抓狂、失望、驚恐,而且想要大聲呼救?然而這個時候,也許別人已經聽不到你的呼喊聲,那麼留給你的只有無盡的絕望。有一個名詞專門用來形容這種狀況,叫做“活埋恐懼症”,指的是對於活埋表現出來的極度恐懼。

自古以來,都曾流傳過有人遭遇這樣的恐怖命運的故事,當然,這些故事中很多都是神話。但現實中,這種錯誤確實發生過。Christine Quigley在她的書——《屍體:一段歷史》中提到:“在二十世紀初,平均每週有一次活埋事件發生。我們不僅要關心這類事件,更要想辦法減少類似事件發生。”那麼問題來了,如何確保“死者”是真真正正的死者呢?

古羅馬人的方法是,悼念者不能急於將“死者”埋葬,而是等待8天的時間來留給“死者”足夠的時間,以期望“死者”能迴光返照。雖然這樣的方法能夠避免將活人活埋,但似乎有些被動。十九世紀以來,人們已經找到了較好的方法,以確保“死者”是真的死了。

死亡之屋


我覺得還可以再搶救下:古人如何確定死者已“死透”

死於病榻上的年輕女子 來源:ANONYMOUS

18世紀的英國女子Hannah Beswick擔心被過早埋葬,於是將她的整個房屋當作遺產留給了她的醫生Charles White,並定下了一條規定:她的身體永遠不會被埋葬,而且White醫生每天都要檢查她的屍體,直到醫生確定她已經死亡。這是個棘手的問題,所以White醫生只能將其做成乾屍,在接下來幾年的日子裡,每天都有好幾位醫生和證人檢查貝西克的乾屍,以確保她已經死了。據賈恩·本德森在《一個醫學珍品櫃》中記載:後來,White醫生把這具乾屍搬到一個老的鐘箱裡,每年打開一次,看看他最喜歡的病人在幹什麼。

安全之棺


我覺得還可以再搶救下:古人如何確定死者已“死透”

Franz Vester設計的安全棺木,只要路人聽到鈴聲,棺木裡的人就能獲救 來源:GOOGLE PATENTS

1868年,美國專利81,437號公佈了,這個奇特的發明是一個安全棺木,內置一個鐘鈴,只要“死者”有需要,這個就能發揮作用。該設計包括一條繩子,一架梯子和一口鐘。如果有人在棺木裡醒來,拉動了“死”之前被放入手中的繩子。但假如沒人聽到鈴聲呢?這時候你可以選擇那架梯子,這口棺木的發明人曾設想,如果有“死者”使用這架梯子,那麼從墳墓裡爬出一個人就不再是電影裡面的橋段了。

墳墓之窗


我覺得還可以再搶救下:古人如何確定死者已“死透”

Timothy Clark Smith的墳墓上方開了一個窗戶 來源:J.W。 OCKER, ODDTHINGSIVESEEN.COM

與漢娜·貝克斯維奇一樣,佛蒙特州的恐怖症患者Timothy Clark Smith決定依靠別人來確保醫生給他的死亡宣言沒有為之過早。Smith要求家人在他的墳墓上安裝一個窗戶,“這個窗戶要離他六尺高,正好坐落在他的臉上”。今天,這塊玻璃已經模糊不清,人們也無法透過這塊玻璃看到Smith,我們可以想象當年的情景:路人透過玻璃上的霧氣,看到了裡面的史密斯。當然,Smith始終沒有得到路人的幫助,因為他的人生在1893年之後就沒有續集了。

輕開之棺


我覺得還可以再搶救下:古人如何確定死者已“死透”

Johan Jacob Toolen設計的容易打開的棺材 來源:GOOGLE PATENTS

剛剛甦醒的未死之人怎麼有力氣推開厚重的棺材板呢?Johan Jacob Toolen就設計了這樣的一塊棺木。他的專利公佈於1907年,該專利考慮到被過早埋葬的人可能會有點累,所以經過精心設計,這些人可以輕易打開棺材板,重新獲得自由。他的設計是專門為了那些自力更生的不死之人量身定製的。圖倫解釋道,“只要輕輕一推便可重獲新生,離開棺木,去享受陽間的新鮮空氣吧。”

通氣之棺


我覺得還可以再搶救下:古人如何確定死者已“死透”

Gael Bedl設計的可以通氣的棺木 來源:GOOGLE PATENTS/ US371626

然而,更具有前瞻性的安全棺木設計師為那些未死之人考慮得更多。Gael Bedl 1887年的棺木設計配備了一個空氣管,如果在棺木裡有動靜,它將被打開。同時,這口棺木還配有一個“電報警器”,當空氣管接通後,這個報警器會發出報警聲。Bedl還指出,空氣管可以由任何的裝飾材料製成。被活埋確實是一件痛苦的事,但如果有了這口棺木,那些被活埋的人就很可能獲救。

完美之法


我覺得還可以再搶救下:古人如何確定死者已“死透”

William Tebb書中記載的一種未死之人可以重新回到陽間的裝置 來源:WELLCOME LIBRARY

1896年的時候, William Tebb是一個十分忙碌的人。這位商人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和寵物有關的各種各樣的事(動物權利,反戰,反疫苗)。但是,一次特別的會議之後,Tebb開始倡導避免將人過早埋葬。

在這個會議上,Tebb遇到了Roger S。 Chew醫生,這個醫生很幸運,在19世紀90年代初期,他的家人以為他死了,但是,有位親戚敏銳的發現其實他還沒死,因此他才倖免逃過一劫,不然他早就擁有自己的墳墓了。在被埋葬倖存下來之後,他投身於醫藥研究,以期解救和他有類似遭遇的人。在和Chew醫生的會面之後, Tebb激發了的靈感,並於1896年創立了“倫敦防過早埋葬協會”。ebb與愛德華·沃爾曼博士(他差點也被過早的埋葬)一起,最終在1905年出版了《過早的埋葬及其預防方法》這本書。

這本書概述了可能被誤認為死亡(精神恍惚,狀態緊張,“人類冬眠”)的各種方式,並提供了一些關於人和動物中那些被誤認為死亡但卻最終又活過來的案例。這本書還介紹了過去人們使用過的一些如何避免誤判死亡技術。作者探討了每一個技術,從使用火焰燒烤“死者”的手(他們認為可能不會有效,因為這個人可能已經處於死亡邊緣,此時甚至連燒的發紅的鐵桿都不能使其有所反應,更不用說只是用火燒烤手臂),到給“死者”注射嗎啡士的寧,並討論如果這個人還沒死,將會做出什麼反應。

這本書中也探索人工呼吸和電擊等方法,這是當時的新想法。最終,作者承認,他們所有的工作可能並不是那麼有效。死者的死亡他們是永遠無法想象的,正如他們所寫的那樣,“死亡的出現通常被視為現實。”所以,當Tebb去世時,他沒有任何機會嘗試這些方法,一週後就被火化了。

我們害怕自己被過早的放進棺材裡,下葬或者火化,這是19世紀的人們想解決的一個問題。即使是現在,我們仍然很關心這個問題,就在剛剛過去幾年的2013年,還是有人提交了關於預防過早埋葬的棺材及相關工具的發明設計。在我們所有人的內心深處,我們一直很害怕自己應該長眠的地方竟是殺死自己的兇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