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8年只有3天是順境」 趙何娟王利芬等前名記清華回首轉型路


“創業8年只有3天是順境” 趙何娟王利芬等前名記清華回首轉型路


【“創業8年,只有3天是順境。”】

“創業真的如馮侖所說,非要眾叛親離、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不可嗎?”

在回答內容產業垂直資訊平臺刺蝟公社CEO葉鐵橋這個問題時,優米網創始人、前央視主持人王利芬這樣感慨:

“做媒體的時候看到1個億、2個億沒感覺,但自己創業了以後,我對每一個公司都充滿柔情,特別有同理心。”

10月30日,由刺蝟公社主辦、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主辦的“跨越山河大海”媒體人轉型創業大會在清華大舉行。

“創業8年只有3天是順境” 趙何娟王利芬等前名記清華回首轉型路


劉璐 攝

“雙創時代”,媒體人創業者成為一支獨特的生力軍。據刺蝟公社統計發現,目前的主流媒體中,有名有姓的媒體人至少有200人在互聯網經濟大潮到來之時,選擇了創業。他們中的佼佼者,像李斌、李學凌、羅振宇、牛文文等,也成了各自領域的領軍人物。

媒體人創業,有什麼優勢、有什麼劣勢?他們曾經的職業屬性,會對他們創業產生什麼影響?媒體人轉型以後,原有的基因和底色會改變嗎?媒體人創業者,會有怎樣的轉型故事和心路歷程?

視覺中國執行董事、總編輯柴繼軍,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優米網創始人、前央視主持人王利芬,山水創投董事總經理王躍春等10多位前媒體人,分別講述了自己轉型創業的歷程和感悟。

“尊重常識、對業務極致的追求,是中國青年報給我的深刻烙印。因為採訪報道形成文字、照片,每一個細節都要打磨,為什麼選這張照片不選那張照片,都是一些非常細緻的工作。 ”2005年,柴繼軍從工作了十幾年的《中國青年報》離職,告別攝影記者的工作,正式開始做起了“圖片交易網站”的生意。

在《南方週末》有6年工作經歷的馬昌博,也有類似的體驗,“媒體賦予我的特質,比如說敏感,或者比敏感更進一步的敏銳,然後善於表達,喜歡觀察,喜歡交流,以及能夠更形象的去說服別人,這個我覺得都是媒體給我的特質。對一件事情的卓越和精緻的要求,盡力而為、保持底線,這個是媒體所帶給我的,到現在還沒有變化的。”

但前媒體人的身份,有時候也會成為束縛。

“因為有時候就是太容易坐而論道了,有沒有那種堅持,那麼大的執行力和行動力,這個是我自己有懷疑的。”趙凌同樣是從《南方週末》走出來的創業者,“以前我寫好這篇稿就好了,但是做公司之後,你一天要處理那麼多的事情,創業讓你變成一個有效率而且有方法的人。”

“媒體人也有大家刻板印象中的一些毛病,我自己有就是,比如說好高騖遠,很容易有一個很高的目標。比如現在只是小微企業,但是可能想對團隊提一個目前完全不能達到的要求;比如說懶散;比如說不守時。這些問題,我覺得我身上都有。”前《人物》雜誌主編兼出版人張悅有時候也會刻意提醒自己,不要把做媒體人時養成的習慣帶入創業中。

正如原《新京報》常務副總裁、 紛享銷客創始人CEO羅旭所說,“創業8年,只有3天是順境”。創業的每一天都有眾多的問題等著創業者去處理,每一個問題都可能讓人崩潰。

但或許,可以于山河大海中抱團取暖。葉鐵橋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我們牽頭辦這場大會,是試圖打造一個媒體創業者的群體,大家一起來交流創業經驗心得,碰撞想法,互相幫助和鼓勵,產生更大的聲量和協同效應。”據他透露,這次活動總共吸引了近4000人報名參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