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扎頭、裸體跪廁所,女人猛起來,家暴真沒男人什麼事

高跟鞋扎頭、裸體跪廁所,女人猛起來,家暴真沒男人什麼事


男人被女人家暴,越來越算不得什麼新鮮事,吃瓜群眾莫興奮。

日前,家住銀川市賀蘭縣的張先生,因受妻子趙女士家暴,要求法院判令妻子“離自己遠一點”。

據《新消息報》報道,趙女士在婚後多次爭吵中都有暴力傷害行為,被丈夫起訴至法院後惱羞成怒,併到張先生的住所辱罵、毆打併致其面部被抓傷。

有人也許會詫異,堂堂一大老爺麼,被捏得跟個小雞仔兒似的,丟不丟雞?事實上,女人一旦猛起來,真沒男人什麼事兒

電視劇《外科風雲》中,女人帶著老公去治療失明,因為後腦勺遭了猛烈一擊。這是拜女人隨手“甩鍋”所賜,老公簡直就是真人版的灰太狼。

高跟鞋扎頭、裸體跪廁所,女人猛起來,家暴真沒男人什麼事


微博上有網友爆料,一位男士被家暴時,高跟鞋扎進頭皮,昏迷不醒,讓人隔著屏幕都覺著疼。

高跟鞋扎頭、裸體跪廁所,女人猛起來,家暴真沒男人什麼事


西祠站內還有位中國好老公,為了讓老婆消消氣,主動光著身子,赤身裸體跪在衛生間地上,讓老婆端著自來水從頭往下澆。

相比身體上的暴力,男性遭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冷暴力

高跟鞋扎頭、裸體跪廁所,女人猛起來,家暴真沒男人什麼事


收繳工資卡、看牢私房錢、刪光異性的聯繫方式,這是控制男人的經濟,孤立對外的社交;手機不給看就是不愛她,這是佔有慾和控制慾在作祟;脫口而出“要你有什麼用”、“還是不是個男人”,則是從上帝視角貶低男人的成就。

刷刷抖音就知道啦,中國男人的求生欲,到底有多強。

要是一個美女坐在你腿上,你怎麼辦?不可能的,我不會讓陌生女人坐我腿上的。你去參加同學會,看到了前任怎麼辦?哼哼,我根本不會去參加什麼聚會。早上不小心弄壞鋼筆,墨水灑你衣服上了。重買。買什麼?買鋼筆。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男性自認為遭受家暴的比例(66.1%)比女性(64.2%)尤甚,尤其是心理暴力方面。

張先生與趙女士並不是小年輕,兩人結婚多年,還有一個兒子。

結婚後,趙女士在多次爭吵中都有暴力傷害行為,但直到2018年7月20日,張先生才決定不再忍耐,到法院起訴離婚。

在一個專門提供幫助的專業網站裡有個專題,叫做“幫助正被虐待的男人們,逃離伴侶的家庭暴力”,總結了男人為什麼不逃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得不到社會幫助,以及感到羞恥。

前不久,網友爆料張雨綺因家庭糾紛被帶至派出所,“持水果刀將袁巴元背部劃出兩道約1釐米傷口”的傳聞沸沸揚揚,吃瓜群眾幾乎是一邊倒的被張雨綺圈粉。

高跟鞋扎頭、裸體跪廁所,女人猛起來,家暴真沒男人什麼事


一群英國博主在街頭做了一個實驗,來測試男女被家暴後社會的不同回應。

先是一男一女,身高體重都差不多,到公園裡裝作起爭執,當男的假裝攻擊時,圍觀的群眾會立馬圍上來,把那個男的按倒在地,嚇得演員趕緊求饒:“我們是在攝影”。

高跟鞋扎頭、裸體跪廁所,女人猛起來,家暴真沒男人什麼事


然後,同樣一男一女,女的身材高大,男的相對瘦小,在另一個公園起爭執,當女得把男的按在地上摩擦的時候,圍觀群眾全程微笑,還不時叫好和鼓掌。

高跟鞋扎頭、裸體跪廁所,女人猛起來,家暴真沒男人什麼事


而在抖音上面,這種男女差異通過帶節奏的音樂、反轉的情節、幽默的調侃,得到美化,似乎愛情就是看到老婆戰戰兢兢的樣子。但凡有個不一樣的視頻蹦出來,網友都會評論一句:這是全抖音最有地位的男人。

社會觀念如此,法律也難以保障。“在法律上沒有冷暴力一說,因為‘冷’和‘熱’的邊界不清楚,立法有一定的困難。實際操作中取證也非常困難。”湖南警察學院家庭暴力防治研究所所長歐陽豔文如此表示。

這樣的大環境,也會潛移默化地內化為男性的價值觀,使得男人不太願意家醜外揚,“按理說男人應該讓著女人,但被老婆打說出去始終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在國外,男性被家暴更為普遍。根據英國媒體The Guardian的報道,有超過40%的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是男性。

高跟鞋扎頭、裸體跪廁所,女人猛起來,家暴真沒男人什麼事


然而,因為全社會對這種反向暴力的不重視,乃至嘲笑,讓不少比較老實的男人三緘其口,家暴的行為也就常常被警察以及媒體所忽視。

記者菲利普·庫克曾與親密關係中受到暴力的男性進行訪談,他發現這些受害者,往往還會以幽默的語氣,來描述自己所經歷的痛苦,試圖讓別人覺得“這並不是一件太嚴重的事”。

張先生的申訴,得到了 賀蘭縣法院的回應。

賀蘭法院法官表示,《反家庭暴力法》為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依據,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法律對所有家庭成員都一視同仁,法院將依法對遭受暴力傷害的任何家庭成員給予同等保護。

2015年12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我國第一部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可見,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等都屬於家暴的範疇,男性也受反家暴法的保護。與此同時,法律擴大了家庭暴力的範圍,將精神暴力囊括在家暴之中。

經賀蘭法院法官審查,張先生的申請符合《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簽發了人身安全保護令。

2016年3月1日,我國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並首次建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

根據《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四條:被申請人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給予訓誡,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但在現實生活中,家暴受害者報案後,儘管法院發出了人身安全保護令,還是有人會進行惡意的跟蹤和報復,為了保護受害者,我國《刑法》規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罪名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

據悉,張先生向法院申請的人身保護令,也是

賀蘭縣法院發出的第一份以男性為保護對象的人身保護令。

而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前,作為試點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的基層人民法院——湖南長沙嶽麓區人民法院在2010年6月1日,發出了所屬省份首張男性人身安全保護令,這也是全國第一份以男性為保護對象的人身保護令。

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後,各省份接連發出了首張男性人身安全保護令。

2016年4月6日,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人民法院依法發出黃岡地區首張人身安全保護令,這也是湖北省第一例。

2016年8月底,安徽省界首市人民法院發出了全省首張男性人身安全保護令。

2016年12月,北京市門頭溝法院發出了全市首張男性人身安全保護令。

……

隨著男性家暴意識的增強,以男性為保護對象的人身安全保護令越來越多。

不僅僅是女性,打破沉默,也是男性受害者需要邁出的第一步。

抵制家暴,更需要真正的男女平等。如網友@觽朢所言,當”男性被家暴“、”男性被性侵“不再被拿出來當新聞說的時候,中國就離真正的法治和文明又近一步了。

圖蟲創意 x 正版圖片聯盟 x 中國新聞週刊

文:《中國新聞週刊》新媒體記者 俞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