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菜品篇:鳳尾蝦

鳳尾蝦是蘇菜的代表之一,與松鼠魚、蛋燒賣、美人肝並稱為“蘇菜四大名菜”。清末民初的南京學者張葆亨撰寫的《白門食譜》中記載:“至鳳尾蝦之作法,系蝦之上半去殼,下半仍留,炒熟時,上白而下紅,宛如鳳尾。”

該道菜品營養豐富,蝦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很好的食物;蝦中含有豐富的鎂,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蝦肉還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等功效。

舌尖上的中國——菜品篇:鳳尾蝦

烹製菜品的主要食材:河蝦、雞蛋清、豌豆等。蝦肉潔白、尾殼鮮紅、形似鳳尾,襯以綠色青豆,色彩豔麗、蝦味鮮嫩,佐以鴨油烹調,其味更美。

舌尖上的中國——菜品篇:鳳尾蝦

製作方法:

原料:

河蝦(750克)、雞蛋清(40克)、豌豆(60克)、鹽(2克)、大蔥(10克)、鴨油(80克)、黃酒(6克)、味精(1克)、澱粉(15克)、雞清湯(50克)。

流程:

1、蔥去掉蔥葉、根鬚,蔥白洗淨,切成寬約0.3釐米長的蔥段。

2、將豌豆去莢放入沸水鍋內燙至色呈翠綠,取出。

3、將已呈翠綠色的豌豆倒入冷水中浸涼。

4、將蝦去頭、殼,留尾殼,放水中洗去紅筋。

5、當蝦肉潔白時,取出瀝乾水,放入碗內。

6、加入雞蛋清、精鹽少許、幹澱粉,攪拌均勻。

7、將鍋置旺火上燒熱,舀入熟鴨油,燒至五成熱。

8、將蝦放入,用手勺不斷推動,待蝦肉呈白色,尾殼變鮮紅色時,倒入漏勺瀝油。

9、將鍋刷淨後置旺火上,加鴨油10克,放入蔥段、豌豆翻炒幾下。

10、舀入雞清湯50克,加精鹽少許、黃酒、味精,用水澱粉勾芡並用手勺輕輕攪動。

11、燒成乳白汁後,再將蝦倒入,一邊翻鍋,一邊淋入熟鴨油15克。

12、再顛幾下鍋,盛入盤內即成。

溫情推薦:

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大四福巷19號的老金陵菜館是經典蘇菜代表,位於蘇州市平江區太監弄72號的松鶴樓是蘇菜的百年老字號。肉質鮮嫩、營養豐富,饕餮食客一定不能錯過呦!

更多精彩資訊盡在易廚鮮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