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集的樂趣

趕 集

朱凡石

鄉村文化在哪裡?最能體現鄉村特色的當屬集市。自從人類開始交易史後,集市便成為一個平臺,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趕集的樂趣

誰最喜歡趕集?在那個物質文化貧瘠的時代,集市成為小孩子啟蒙教育的課堂。想想自己的童年,趕集有著特殊的魅力。當然,由於年紀小可能體會不到當時百姓的艱辛,但集市中卻充滿著歡樂。耍把戲的總是現吸引著一群孩子,圍著叫著嚷著,有的甚至配合一下,總想看明白其中的奧秘。當然,機靈的小猴子是必不可少的,幾個小夥伴模仿猴子的樣子至今覺得還是那麼憨態可掬。村裡的老太太總喜歡帶著我們去聽書,也是從那時候起,開始了三國、水滸、三俠五義等小說的啟迪,知道了大耳朵劉備、奸詐的曹操、忠義的關羽,其實聽書成了最好的教育。村裡一位宋老太太雖然不識字,但記性好得不得了,聽一回書就會記住。沒事的時候,她家裡總是擠滿了我們這群調皮的孩子,家裡簡直成了幼兒園。每逢過年,大人們總是送去一些好吃的東西,來感謝這位孩子王。有時候,宋老太太還帶著孩子們到祊河樹林裡,渴了就在沙地裡挖個洞,那水真甜,躺在細細的沙灘上,望著天上千變萬化的白雲,聞著地上的青草味,聽著小河裡的流水聲,那叫一個愜意呀。也就那時候,凡是地上長的花花草草都認得一清二楚。

趕集的樂趣

除了聽書,看畫冊成了另一種樂趣。每次趕集總是把買本小人書作為炫耀的資本,每個小夥伴手中總有十幾本到幾十本。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但畫的內容卻記得一清二楚,大禹治水的每幅畫至今記得清清楚楚,有的故事也成為小夥伴拌嘴的料子。當然,收集全一整套小人書是最得意的事情,彷彿中了大獎,可惜的是後來搬家都弄丟了。

趕集的樂趣

吃火燒等也是小孩子最喜歡的,也是那個年代的大餐了。吃著熱騰騰的剛出爐的火燒,一排排的水壺冒著熱氣,夾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吆喝聲、說笑聲、孩子的吵吵聲,好不熱鬧,有時候饞得做夢都還吃得津津有味。如今,超市慢慢代替了集市,集市對小孩子也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了。但有時候到集市轉轉還能感受到那份回憶。雖然集市不再那麼熱鬧,但鄉村的那份泥土氣息依然還那麼濃厚,吆喝聲還那麼親切,樸實的百姓還那麼執著地趕集,鄉音還那麼熟耳。

趕集的樂趣

集市是一面鏡子,是個交流的好地方,老人們趕集或許不再是單純的買賣,還是與老友見面交流的一個機會,講講自己的狀況,感慨一下人生和社會。集市,永不消失的鄉村。

趕集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