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煒——感同身受,助人亦助己

陳伯煒——感同身受,助人亦助己

1/6 東方民族素有含蓄內斂的性格,心理疾病一方面難以啟齒,另一方面更怕被別人詬病,背後指脊樑骨。從根深蒂固的看心理醫生即為有病,為人不恥,這種"恥文化"由來已久,心理患者頗受荼毒。但隨著思想的開放,觀念的改變,社會經濟的發展,更多人選擇正視、重視起來,去尋求心理上的健康,彌補精神上的不足。這也讓心理諮詢師們可以學以致用,一展所長。

陳伯煒——感同身受,助人亦助己

WMECC世界醫學最高認證中心行政執行委員會會長、EFT情緒釋放技術首席訓練師、國家勞動部心理諮詢師、健康管理師、曼陀羅彩繪情緒諮詢專家組負責人、SIGMA累進式教學教育中心首席心理顧問陳伯煒(中國臺灣)作為一名資深的心理諮詢師一直奉行"感同身受,助人亦助己"的準則。和絕大數人覺得心理學有趣,可以窺探別人內心世界不同的是,他的回答真誠真摯。"我家族的親人很多有心理問題,有的自殺死了,有的抑鬱了,我希望可以學到一些方法,當家人朋友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可以立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是陳伯煒的初衷,也是他一直不遺餘力要做的事。

陳伯煒——感同身受,助人亦助己

你永遠無法預測,意外傷害和明天哪個來得更早。天災人禍是不可控的,陳伯煒提到,與其整日想著怎樣預防傷害,不如面對潛在的一些危險。OH潛意識圖像卡諮詢,它可以探究人大腦中的潛意識,然後根據潛意識的反饋,去解決問題。中國有句古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筆者有幸體驗了OH卡牌,它和塔羅牌最大不同的是,塔羅牌的老師會告訴你怎麼做,而OH卡牌是心理諮詢師來引導,要靠自己去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的目的就是幫助陷進去的人走出來,面對它,戰勝它,讓他變得更強大,更勇敢,更健康,有能力解決問題,不再像以前一樣遇到問題就退縮。"陳伯煒動情的說。

問答時間

Q: 您當初為什麼會選擇研究心理學?它對您有什麼樣的魔力?

A: 我大學本科讀的並不是心理學,我是學傳媒出身的。我發現我家族裡很多親人,我親戚多一點,他們大多數都有心理問題。像我外婆,我還沒出生,她就自殺死了。我當時不知道,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一下當時的問題,嚴格說是抑鬱症。之前人們對抑鬱症都不關注,後來還有一個跟我關係很要好的堂姐,得了陽光抑鬱症(就是表面上這人很積極,很陽光,很開朗,但是他背後有抑鬱症狀,他是不表現出來,這種自殺幾率也很高)。我還有一個二伯,我三姑,也是心理問題自殺的;我還有兩個表姐,她們都有心理問題。

我選擇心理學並不是因為心理學多麼有趣,而是我希望可以學到一些方法,我以後可以幫助家人朋友,當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可以立刻解決他們的問題。所以我的初衷是這樣子的。

陳伯煒——感同身受,助人亦助己

Q: 現在很多大學都開設心理學教程,您認為未來心理學發展的趨勢和未來地位有多高?

A: 心理學就是城市需求理論。當一個人滿足了溫飽以後,他會再往下一層次邁進。因為早期中國要發展經濟,要讓大家吃飽飯,所以吃飽飯是重點。但現在經濟好了,生活優厚了以後,人們會往更高的一層,去尋求心理上的健康,精神上的不足。所以所有的高校裡面或者是各種院校裡面設立心理學科目會對學生的提升和成長會有幫助。但是現在目前中國發展,心理工作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心理學和管理相結合,跟銷售、營銷結合。面對消費者你會怎麼突破他們的心理防線,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中國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諮詢,應該怎麼把心理學的理論,知識技術結合在各種領域上面。包括用心理學來幫助孩子們的學習成長。尤其是孩子學習這一塊,很多時候現在中國人大部分學習並不是頭腦的問題,多是心理或情緒的問題。所以像高考中考,為什麼有些人會失常,是因為他們心理情緒上壓力太大。如果把心理學和各個領域的問題結合在一起,消除掉人們對心理學的誤解,可以解決掉很多問題。

Q: 探索潛意識,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真的重要嗎?

A: 探索潛意識在於它幫你發現問題。可能早期你積累的一些問題,你要知道怎麼處理。不要把它怪罪於發生什麼事情,重點是探索瞭解了以後讓你知道怎麼調整自己的問題。比如有一天你覺得因為我小時候被父母親怎麼對待過,所以你就會覺得一定是這件事造成的。父母親對你的方法會在你潛意識裡,潛意識會造就你一些負面的行為。但你知道這個現象了以後,你應該想我怎麼調整這個問題,而不是把它怪罪到別處。一直被當作自己犯錯的藉口,但卻忽略了你該怎麼調整這個問題。畢竟潛意識是根本,因為潛意識包含我們從有生命開始經歷的一切。你好的,不好的,開心的,不開心的。潛意識包含了很多的元素,方方面培養出了你的人格,你的性格,你的特質。我們也可以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我們要及時去調整你的問題。它是幫助你發現問題,不是變成一個理由來怪罪。

陳伯煒——感同身受,助人亦助己

Q: EFT情緒釋放技術具體怎麼操作,您可以跟我們分享下嗎?

A: 它是由國外學者蓋瑞.奎格創造出來的,他的目標就是希望有一套方法適合所有的人。就算你會心理學或不會心理學,都可以。它有一套簡單的技巧,用手指頭,去碰觸身上某一特定的情緒治療點,會幫你在幾分鐘或十幾分鍾之內把很痛苦的狀態調整到平穩的狀態。這會有專業的培訓課程,我會手把手教你,這樣以後你也就可以幫別人了。

陳伯煒——感同身受,助人亦助己

Q: 目前您接觸的心理問題中,哪種心理問題是最常見的?這種問題大多是怎樣形成的?

A: 疑病性,隨時懷疑自己可能生病的一種心理問題。比如,有人會去找抑鬱症的症狀,說第一條,和我很像,第二條我還有,我是不是抑鬱了?對自己說我有病,我有問題。但事實上,像剛剛說的人的心理狀態有起有伏。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低潮的。低潮的時候有人說,我這麼低潮,那麼痛苦,自己一定是抑鬱症了,但實際上不是抑鬱症。抑鬱症沒有那麼簡單判斷的,很多人懷疑自己生病了,所以就把自己套在那個問題裡面。明明有一段時間不好,然後又好了,就這樣一直不停惡化自己,告訴自己真的生病了。

Q: 近些年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心裡疾病,是由來已久的呢,還是一直存在的?

A: 其實我認為一直都有,只不過早期是人們不關注這些,而且早期的教育、文化、風氣,你孩子可能有什麼問題,你就好好說教就好了,你說什麼就是什麼,整體風格是這樣子。現在意識抬頭了,開始慢慢更開放了,所以才關注了這些東西,只是說實話以前這些問題一定會發生,甭管母親對孩子的期待啦,壓抑啦,控制啊都有,只是現在慢慢接受了這些東西,這些想法,

說實話,也是更多人關注了之後,彷彿變得更嚴重了。

Q: OH潛意識圖像卡諮詢,目前用途廣嗎?推廣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A: 廣。剛剛提到,心理學裡面是潛意識,只要是人們遇到的問題,基本上OH卡都可以解決。比如說,親子關係,婚姻關係,兩性關係,包含你個人生涯的發展,職場上工作的衝突等。困難就在於很多人認為這個是算命,但是說實話它是運用到心理學原理,並不是算命,我們用一種圖片和文字構成在裡面,引導出你的情緒,這個現象在心理學叫投射作用。它幫助我們引導內心的真實感覺和想法是什麼,再用這個原理來幫助解決問題。

Q: 目前在中國OH卡大師多嗎?您對OH卡諮詢在國內的發展有信心嗎?

A: 在我之前,上海有個老師也在教OH卡,第二個就是我了。所以我覺得目前基本上中國在做OH卡的老師基本上都是我培訓出來的。他是外國人發明,但是不受影響,各種人都可以使用,它有中文版。我有信心,我跟我的學員說,你們學完這個技術以後不要那麼死板。要把這個技術和各種領域相結合,比如說人才甄選、親子關係、師生關係等都可以把它用在各種層面。所以

我覺得各種技術都可以很靈活地用,就怕你把它侷限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