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記憶深處的仿車竹馬

「原創文章」—記憶深處的仿車竹馬

仿車村竹馬,又稱作跑馬,據傳起源於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50年的歷史。放車屯是明初潼關衛109個軍屯之一,軍屯居民屬於“衛所軍事建制”的軍人子弟,解甲種田自給自足。平時還要操練,戰時招之成軍。

隨著明王朝的建立,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先祖們就把鼓角齊鳴、衝鋒陷陣、戰馬嘶叫,騎馬奔跑征戰疆場的場景提煉昇華為跑竹馬這一民間藝術文化娛樂活動傳承了下來,這就是仿車村竹馬的由來,村裡最後一次跑竹馬錶演約在1995年。

「原創文章」—記憶深處的仿車竹馬

「原創文章」—記憶深處的仿車竹馬

仿車跑馬(竹馬)的主題故事,大多取材於《東周列國》、《三國演義》、《隋唐演義》以及元末明初的農民起義戰爭戰役故事。節選的故事有:《圍魏救趙》《神勇收遼東》、《三英戰呂布》、《擒孟獲》、《長坂坡》等等。

「原創文章」—記憶深處的仿車竹馬

表演成員,參加表演的人員從五六歲的孩童到白髯飄飄的老者。仿車跑馬(竹馬)的表演形式有,二人對打;三人、多人對打到小型戰役大型戰役全部涵蓋,表演時有鑼鼓隊協助演出,鑼鼓隊起到演出的節奏感和發號軍令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