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戰敗之後撤離大陸,爲何希特勒在最後關頭不選擇逃走?

希特勒在最後本可以有女飛行員還有地面部隊護送他逃走的,但是為何希特勒最終卻選擇自殺?

他沒有逃出柏林有3個原因:

第一、作為元首,不服氣心理作祟:

希特勒見識了“斯大林格勒”擋住閃電戰後,蘇聯的頑強精神令他五體投地,但是在相比之下,這種絕不後退的精神德軍明顯缺少,很多戰場中希特勒把德軍陣地比喻成斯大林格勒,就像是諾曼底背後的“法萊斯”包圍圈一樣。被戈培爾宣傳機構吹噓成德國人的“斯大林格勒”,但是金池永固的阻擊點,區區不到三週就被盟軍殲滅了。

蔣介石戰敗之後撤離大陸,為何希特勒在最後關頭不選擇逃走?

當莫德爾元帥退回“魯爾”工業區後,希特勒下令稱魯爾是德國的斯大林格勒,德國軍隊不準後退,一定要擋住美英聯軍部隊,但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魯爾守軍就投降了。相似的時間多次發生在東線蘇德戰場還有南線意大利戰場還有北非突尼斯戰場之上,領導者對將軍們不能堅守至最後以身殉國的苟且行為非常不齒,本想在柏林給阿尼姆和保羅斯還有施坦因納與曼施坦因等人。做出英雄示範,所以並未離開。

蔣介石戰敗之後撤離大陸,為何希特勒在最後關頭不選擇逃走?

第二、若是離開固若金湯的柏林,非常有可能被俘:那時的柏林遭到盟軍的間接威脅,凱特爾的救援軍隊只能被迫沿著易北河向丹麥退卻,最終終於在最北端的赫爾施泰因穩住,那個重兵集團和元首的大本營柏林遠隔了五百公里之多,在缺乏制空權還有裝甲部隊掩護的情況下,如果貿然突圍的話,那直接就是加速死亡;若是往南取道捷克首都的話,布拉格到巴伐利亞也是一樣有危險的,因為蘇軍陳兵西里西亞若是翻過邊界的話,就非常有可能攻佔布拉格,元首可能還未曾到底達巴伐利亞就會遭到蘇軍俘虜,更何況,那個地方還是蘇聯偽軍“弗拉索夫”的基地,說不定會自己請求蘇軍的原諒!

蔣介石戰敗之後撤離大陸,為何希特勒在最後關頭不選擇逃走?

第三、元首若是逃走的話,非常有可能造成德國士兵的譁變,隨後就會快速向盟國投降,就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時一樣,但是自己不可能有像威廉二世那樣的好運:元首一再強調,一定要堅守陣地戰至最後一人,一直奉行德軍打到哪,就一定要堅守在那,正是因為這種指導思想,所以無數原本能夠反敗為勝,扭轉戰局的戰役都是慘淡失敗。陸軍的軍官團對希特勒早就已經是恨之入骨,在各種政變還有暗殺層出不窮的時候,希特勒一旦放棄柏林逃跑的話,無法和死守柏林的士兵們交代,再此情況之下,除了堅守柏林,期待奇蹟以外。恐怕再也沒有其他選擇的餘地了。

蔣介石戰敗之後撤離大陸,為何希特勒在最後關頭不選擇逃走?

同樣是在首都將要淪陷的情況之下,中華民國的總統蔣介石,還有他的夫人宋美齡,做出的選擇就不同了,在法國著名媒體《畫報》記者採訪的時候,他們還義正言辭的說道要和首都共同抗擊侵略者,還鼓勵官兵們一定要全力以赴,誓死捍衛南京,可是蔣介石剛剛講完這些,就乘坐專機撤離了南京,法國記者們用充滿鄙視的詞語,於歐洲報到蔣介石的消息,導致中華民國的國際形象頓時一落千丈。至於我國的蔣介石還有德國的希特勒孰優孰劣!各位看官有何見解呢?

蔣介石戰敗之後撤離大陸,為何希特勒在最後關頭不選擇逃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