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開幕在即 「鶻鷹」是否公開轉正成最大懸念

10月30日早晨,4架殲-20以兩個雙機編隊的方式"駕臨"珠海,當初航空部門公佈的"兩型四代"已經確認了一個,而另外一個四代,顯然是FC-31"鶻鷹"戰鬥機。而最近關於"鶻鷹"最沸沸揚揚的消息,則是有軍事觀察員透露其已經取得了"戶口本",成為中國海軍下一代艦載機的基礎發展型號,並很有可能獲得了"殲-35"的編號。

珠海航展開幕在即 “鶻鷹”是否公開轉正成最大懸念

從殲-20現在的裝備和生產進度來看,其仍然處於"不斷完善"的狀態,比如本次亮相珠海的殲-20,機頭下方的光電跟蹤瞄準系統並沒有安裝。在這種情況之下,急需下一代戰鬥機的中國海軍只能去選擇其他機型,而"鶻鷹"顯然是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在解放軍航空兵的裝備歷史上,"飛豹"戰鬥轟炸機就是先有了海軍的訂單,再有了空軍的訂單。而隨著中國航母事業的推進,海軍航空兵在戰鬥機選型上的話語權將會越來越強。

珠海航展開幕在即 “鶻鷹”是否公開轉正成最大懸念

眾所周知,"鶻鷹"是我國首款由航空工業部門自主投資研發的隱身中型多用途戰鬥機,如果它真的獲得了中國海軍的認可,成功轉正,那麼這個消息很有可能在本屆珠海航展上得到正式的公開。屆時,這些年來圍繞"鶻鷹"產生的種種猜測,有望得到終結。

近年來,解放軍航空兵在戰機裝備的選擇上,一直在不停的打碎某些網友的"玻璃心",如L-15"獵鷹"高級教練機,曾被預言為"海軍不要,空軍不要,國外不要",而如今"獵鷹"不但裝備了中國空軍、海軍航空兵,還成功的出口到了多個國家。這種網絡意見和現實裝備最激烈的衝撞,則體現在蘇-35戰鬥機的進口上,而從現在的趨勢來看,即使"鶻鷹"轉正的消息得到了公開,恐怕互聯網上洶湧的口水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珠海航展開幕在即 “鶻鷹”是否公開轉正成最大懸念

其實,早在今年2月份,航空工業官方媒體《中國航空報》刊發的《艦載戰鬥機現狀與發展趨勢》一文, 就聲稱"中型多功能艦載戰鬥機是艦載戰鬥機的主流及趨勢"。任何社會經驗豐富的人,都知道這種文章的出現意味著什麼,但依然有很多網友乃至一些媒體,不願接受這個結果。

從現在的消息來看,"鶻鷹"很難有實機出現在本屆珠海航展,但相信關於它的各種消息,仍然將成為本屆航展的熱門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