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清亡了」,如果那是真的,那麼你估計也快完了

“朕的大清亡了”這個梗,是如今常見的網絡流行語,通常用於形容在某一事件發生後很長時間才得知該事件的行為,常用來吐槽一些人對熱點不敏感比較後知後覺。作為網絡的流行語和表情包,已經被我們給玩壞了。大概我們都忘記了它的本意吧。時光流轉,回憶古昔,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你已變成了亡國之君,此時的你,還能這般肆意的說出這句嗎?看看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很少有善終的,也很少有過得自由的。他們或被毒殺,或被刺死,或被囚禁。。。,在絕望和恐懼中死去,在擔驚受怕和屈辱中度過時光,即使善終,也是噤若寒蟬,卑躬屈膝。

“朕的大清亡了”,如果那是真的,那麼你估計也快完了

從古至今,中華上下五千年,亡的又何止大清一朝,大漢,大唐,大明。。。,不管曾經有多麼的輝煌,疆域有多麼的廣闊,子民有多麼的眾多,軍力有多麼的強盛。或亡於內部爭鬥,或亡於農民起義,或亡於外族入侵。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不帶有一絲的情分。作為國家的最後一位君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亡國之君。不管他們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成為君主,是任人擺佈的傀儡,還是靡靡之音,酒池肉林,亦或是兢兢業業,極力挽救。這個國家最終還是滅亡了,以一種適合它的方式。他們都在承擔著這個國家滅亡後的代價,大多是以充滿著血腥的味道、失去生命的形式。

“朕的大清亡了”,如果那是真的,那麼你估計也快完了

“願生生世世,身再不賦予帝王家”,這應該是亡國之君的最後心聲吧。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生死掌控在別人的手中。當權者們為了鞏固政權,為了名正言順,他們必須得死,必須與百姓分開。面對著刀劍、鴆酒,他們無力反抗,更多的掙扎愈發顯得如今的淒涼。如同命運的手,將他們死死地抓住,慢慢的拖進死亡的深淵。他們的哭泣,顫抖,不忿和恐懼,哪怕還有一絲的解脫,都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夜晚來臨了。這就是他們共同的、逃不脫的宿命,任何的鬥爭都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

“朕的大清亡了”,如果那是真的,那麼你估計也快完了

望著他們遠去的身影,每一個人就是一段真實的歷史,一個淒涼的故事,一個無止的嘆息。不管他們生前種種如何,只看發生在他們人生最後的時刻,很是令人悵惘和哀嘆呀。“朕的大清亡了”,亡的何止是一國,更是無數的生命在動盪中死去,在權勢鬥爭中成為犧牲品,無數的人為這個國家的滅亡而承擔著血腥的代價。透過歷史,我似乎聽到了,一聲聲的嘆息,一陣陣的哭泣,一首首的離歌。我似乎看到了,他們獨自站在偌大的宮殿前,注視著面前的臺階,一群士兵正護著中間的太監們,慢慢地爬上來,而為首的太監,手中端著一個木盒,木盒中放著的是一杯酒,一段白綾,一把刀。。。

“朕的大清亡了”,如果那是真的,那麼你估計也快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