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中年危機」源於內心的不自信


你的「中年危機」源於內心的不自信


都說35歲的人容易遇上中年危機,我才28歲,就開始陷入了焦慮。

剛剛過完28歲生日,一隻腳已經邁入29歲,但我常常覺得,我已經30多了。

28歲的我,畢業已經4年,卻在北京拿著應屆生的工資。因為畢業的前幾年,被我給荒廢了。如今,我已經結婚3年,揹著房貸、車貸,住著離公司2個小時車程的郊區,卻常常為雞蛋灌餅加不加腸而糾結許久。


你的「中年危機」源於內心的不自信



在外人看來,我是有車有房的“土豪”,只有我知道,我是不敢生娃不敢花錢不敢享受甚至不敢生病的窮鬼。而我的心裡,時刻懷著對父母的愧疚,因為長這麼大,都沒能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每天,我看著衣著華麗卻來往匆匆的行人,都覺得我和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我的這種感覺,源於我內心深處的自卑,而我的自卑,源於我對未來的不確定和無力感。

而對於這個階段的我來說,決定我一切感覺的都是我的事業,可能對我來說只能叫工作。在我終於明白工作對我的重要性的時候,我已經錯過了最珍貴的幾年。

現在,正處於尷尬年齡的我,對生活似乎已經認命了。想換份更體面的工作?可是我心裡空空腦袋空空,我深知自己沒什麼本事。想從新學點東西?這個年紀的我已經不適合再從新開始了。想在工作上突破一下自己?總覺得有心無力,又捨不得現在安逸的狀態。於是,我似乎已經進入了焦慮的混吃等死狀態。

前兩天看到新聞,57歲的陸奇在進入百度490天后突然提出了離職,離職後便受到了各大科技公司的瘋狂“追求”,最終陸奇選擇入職一家全球知名的創業投資及加速器公司——YCombinator,擔任中國公司的創始人兼CEO,全權負責YC在中國的業務。

聽說互聯網公司對員工的要求很高,基本上35歲就要被清退了。即使是在騰訊、華為這樣的大公司年收入百萬,這些人依然會擔心自己隨時會被公司淘汰。那為什麼陸奇57歲即將到達退休的年齡,還敢於離職,並且會被各大公司爭搶呢?看下陸奇的經歷就知道了。


你的「中年危機」源於內心的不自信



陸奇畢業於復旦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學士、碩士學位,此後就讀於卡耐基梅隆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陸奇在學術界發表過一系列高質量的研究論文,還持有40多項美國專利。1998年陸奇加盟雅虎,2007被提升為雅虎執行副總裁。2008年12月,加盟微軟任執行副總裁。他做到了大陸華人在全球科技公司總部所任職位的最高級別。2017年,陸奇擔任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彼時,百度股價在176美元左右。陸奇上任之後提出百度的主航道與護城河概念,大力發展Feed流與人工智能。其一年多的任期內,百度股價增幅接近60%。到了今年5月份,百度千億市值的門檻觸手可及。陸奇離職的消息傳開後,百度股價一路下跌。可見陸奇對百度的影響之深。


看吧,只要有能力、敢拼搏,年齡又算的了什麼呢?即使陸奇已經快六十歲,照樣很多人爭搶。而陸奇,每天有太多的事情要忙,哪有時間思考自己的中年危機。

有人說,像陸奇這樣的傳奇人物能有幾個?大多數還是平凡的普通人吧。一邊要面對工作中的爾虞我詐,一邊又要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

但其實不得不承認的是,大部分人的“中年危機”都源於他們內心的不自信,而他們內心的不自信源於他們的安於現狀和不願改變。


你的「中年危機」源於內心的不自信



也許你對目前的生活現狀並不滿意,對工作也是提心吊膽,每天精打細算的過日子,並沒有安全感。

其實你也知道,只要自己再努力一點、上進一點就可能會得到更好的機會、更好的待遇,但是你回頭想想,現在得過且過的日子也挺舒坦的,再想想改變需要付出的辛苦,就覺得還是保持現狀比較好。

也許你羨慕別人的成功,也承認自己的失敗,但是你就是不願做出改變,因為你害怕未知的世界,害怕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你只能一邊抱怨,一邊重複之前的日子。

其實,成功本就和年齡無關,只要你敢想、敢做、敢改變,只要你有能力、內心充實,任何時候,你都是踏實的、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