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社區成發展趨勢:進城逛街不如宅家消費

十一長假許多人選擇去旅遊,然而路上交通堵,到了景區仍然人山人海,所以宅在家裡也不失為一種聰明的選擇。而住在新零售社區中的人們在這種情況下更能享受一個悠閒且充實的假期,他們甚至不用去繁華的商業街感受摩肩接踵,就能完成購物逛街、手機點餐、唱歌健身等活動。

新零售社區成發展趨勢:進城逛街不如宅家消費

在新零售的風口中,基於社區場景的新零售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阿里、京東等新零售電商巨頭以及傳統企業都希望從中分一杯羹。所以今年年初開始,不少城市都陸續出現了新零售社區。

上海是進行新零售社區建設的典型城市。城鎮化使得向市中心聚合的消費趨勢日益顯著,也成為豐富商業服務的最多選擇。而新零售的出現則打破了這一格局。以新零售為代表的數字經濟促進了城市產業的升級,也使得城市商業逐步去中心化。

在上海,浦東新區楊東小區、閔行區蓮花河畔景苑等十餘個小區都是新零售社區的代表。身處其中的人們享受著新零售帶去的種種便利,消費內容豐富,消費頻率得以提升。

今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提出在武漢打造“新零售之城”,以天貓、盒馬、口碑、餓了麼為代表進行新零售供應鏈和物流改造。不僅帶動了新零售企業的發展,也使傳統企業煥發出生機。

新零售社區成發展趨勢:進城逛街不如宅家消費

例如武漢的蔡林記熱乾麵,線上接入了天貓,線下接入了口碑,其影響力擴大到華中、廣東、浙江等地。在線下,蔡林記接入了口碑服務之後,能夠實現掃碼點餐、支付寶秒付等新零售的消費體驗,還在餓了麼接入了送餐服務。

天貓超市在武漢頻道中開闢了“天字號”專區,引入了蔡林記熱乾麵、周黑鴨滷味、良品鋪子堅果零食等地域老字號和本地品牌,為其在新零售社區和線上提供了更多的機會,體現了新零售對傳統企業的激活作用。

新零售社區的發展也有吸引人才迴流的作用。總的來看,新零售的去中心化決定了新零售社區要根據不同城市類型因地制宜施展不同的市場策略。目前一線城市消費能力持續增強,出行成本增加,所以許多有實力的企業湧入一線城市的新零售社區市場。

此外,一二線城市的線下店面租金水漲船高,單店前期投入就已達數十萬,所以在一線城市實行新零售對許多企業而言並非明智的選擇,反而是在二三線城市有更合適的土壤,群眾的消費能力足夠,並且樂於嘗試新事物,對新零售也不算陌生。

所以同等條件之下,二三線城市的新零售社區生意更好做,而新零售社區在這些城市的發展,能夠有效吸引人才迴流,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實現人力資源更為合理的配置。

新零售社區成發展趨勢:進城逛街不如宅家消費

對於用戶而言,新零售社區的去中心化能夠帶來更為優質的體驗。以前是人跟著服務走,比如想買一些東西需要去指定的地點,如果人多還需等待。而在新零售的環境之下,服務跟著用戶走,以用戶的需求為中心,這應該是城市生活更為理想的狀態。

未來,新零售會滲透到更多的城市與社區,城市生活的便利服務和體驗經濟將會進一步發展,反之也會對新零售產生推動力,形成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