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日」臨沂專家義診談卒中 記住「120」口訣

腦卒中,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是由於顱內血管破裂或者堵塞引起腦組織壞死,進而出現一系列症狀的腦血管疾病,包括腦出血和腦梗塞,目前被列為死亡第一原因的疾病。10月29日是第13個世界卒中日,當天臨沂市人民醫院南醫療區在院前開展了世界卒中日大型義診諮詢活動。該院急診科主任王自然介紹,每年該院南醫療區急診腦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大約佔急診總人數的40%。其中小於50歲的佔20%,50-70歲之間的佔40%,70歲以上佔40%。初次發病年齡逐漸低齡化,高齡腦卒中也呈增加趨勢。

“卒中日”临沂专家义诊谈卒中 记住“120”口诀

義診現場。

35歲男子突發偏癱

近日,正在上班的35歲費縣市民李強(化名)突然說不出話,右半邊身子發麻。同事們看到這種情況,趕緊扶他到沙發上躺著。因為李強身體一直很好,他婉拒了同事送他就醫,以為休息一會就沒事了。

沒想到,這一休息,情況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一個小時以後,李強的右半邊身體一動也不能動了。

看到這種情況,李強的同事趕緊將他送到醫院。“下午3點多感覺不舒服,5點多,我們送他到醫院時,李強已經半邊身體動彈不了,意識也不太清楚。”李強的同事告訴記者,當時他們都沒意識到李強是患了腦梗塞。到醫院就診後,醫生通過檢查確定病情,因為就醫較晚,病情較重,李強被緊急送往臨沂市人民醫院南醫療區搶救。一行人趕到臨沂市人民醫院南醫療區已是晚上7點多鐘,急診的醫生為李強進行檢查結果顯示,李強入院時腦神經已經出現了大範圍的壞死,顯然錯過了最佳的搶救時機。

雖然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李強最終轉危為安,但他已經壞死的腦神經再也無法恢復。經過半個月的治療,李強仍舊無法說話,右側完全性偏癱,還需要繼續康復治療。

誰也沒有想到李強這麼年輕竟然會患腦卒中。南醫療區急診科副主任醫師王立泉介紹,據瞭解,李強已經有三年的高血壓病史,因為平時沒有感覺到頭暈等症狀,他一直未吃降壓藥,而且也是一名標準的“菸民”,多的時候甚至一天能抽一包煙。加上平時工作忙經常加班熬夜,多種因素導致了這次腦卒中的發生。

腦卒中患者佔到急診的40% 最年輕的患者僅28歲

該院急診科主任王自然介紹,在急診科室經常能遇到像李強這樣的患者。他們大部分對腦卒中這種疾病一知半解,更重要的是,意識不到腦卒中及時治療的重要性。

王自然說:“有的患者剛發病時只是嘴角歪斜或半邊身體發麻,有的時候在急診還能接到諮詢電話,問這種情況要不要緊,需不需要吃藥。我們會建議患者立即到醫院檢查就診。對於腦卒中這種疾病來說,時間比黃金要珍貴,拖延越久,危險越大,有時甚至會奪走人的生命。”

據瞭解,中風發作一分鐘相當於大腦失去大約190萬個細胞,如果中風持續一個小時沒有治療,就相當於大腦的年齡老了三年半,所以越早識別中風、越早救治越好。大量的臨床研究發現,救治的黃金時間在4.5小時以內。

據人民醫院南醫療區急診粗略統計,醫院每年接診的腦卒中患者呈逐年上升趨勢,且有年輕化趨勢,目前,醫院急診接診了多例28歲的腦卒中患者,腦卒中患者佔急診患者的40%。而據最新數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250—300萬人,是目前導致我國人口致死致殘的首要病因,且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據統計,每5人死亡中就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我國腦卒中的防控形勢非常嚴峻。

記住“120”口訣關鍵時刻能救命

“幸虧發現得早,及時去了醫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家住沂南的謝先生為其父親果斷選擇就醫而慶幸不已。10月初,謝先生的父親感到胳膊發麻沒有力氣,便將自己的症狀告訴了孩子。“因為之前也聽說過中風的知識,而且父親年齡也大了,當時為了安全起見,我就立馬帶著老人去了我們當地的縣醫院檢查。”謝先生說,沒想到一檢查竟真的是腦梗塞。經過及時治療,謝先生的父親恢復得非常好,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

謝先生的父親無疑是幸運的,然而,由於對腦卒中防治知識的缺乏,很多患者忽略了早期的一些徵兆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腦中風發生後,越早搶救越好。特別是腦梗塞,如果及時進行溶栓治療,即發病後4.5小時內,恢復正常的希望還是很大的。”臨沂市人民醫院南醫療區醫務辦主任、神經內科副主任韓紅星表示。據瞭解,為了儘可能為患者贏得更多搶救時間,臨沂市人民醫院專門開通了綠色通道,腦卒中患者從入院到完成檢查接受治療的時間已經縮短到40分鐘以內,但院前延誤仍是影響卒中急性期救治極為重要的因素。這就需要廣大市民學會識別腦卒中的早期徵兆。

為了讓市民更好地瞭解腦卒中及其治療,醫生提醒,一定要牢記“120”口訣:觀察“1”張臉不對稱、口角歪斜;查看“2”隻手臂平行舉起是否有單側無力;“0(聆)”聽講話是否言語清晰,出現上述任一突發症狀,要立刻撥打急救電話120及時救治。

另外,為了更好地救治腦卒中患者,我市還發布了腦卒中120急救地圖,和全市有急救能力的醫院建立醫聯體,方便以最快的速度雙向轉診,對來不及轉診、病情兇險的患者,治療時進行遠程指導。據瞭解,明年,腦卒中急救地圖有望由紙質版轉為網絡版,市民通過手機即可查詢有急救能力的就近醫院。

提醒:“通血管”非萬能 科學預防最重要

“臨床上也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平時不控制血壓、血糖,血壓高嫌吃降壓藥麻煩,通過輸液衝血管的方式來預防疾病。”據韓紅星介紹,所謂的衝血管藥物,一般都是中成藥,有軟化血管、清淤的功效,但如果患者本身有高血壓等疾病,這種方式不能從根本上起到預防作用。

韓紅星表示,預防腦卒中必須針對病因進行干預,而輸液可能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甚至產生嚴重不良後果。“輸液會增加血容量,對嚴重心臟病患者有可能誘發或加重疾病。”韓紅星說,引發腦卒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年齡、性別、遺傳等是不可干預的因素。市民重點要控制的就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臟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頸動脈狹窄、吸菸、酗酒等這些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已患腦卒中的人群應堅持規範化的治療,如控制血壓和血脂,抗血小板治療、房顫抗凝治療等,並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沂蒙晚報記者 李依璐 高紅紅 通訊員 劉亞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