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亦或,路過從你的全世界

別人的故事很精彩,別人的故事很無奈,有的人說之所以喜歡故事,是因為自己沒有故事。偶然間看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本書,書如其名,關於青春,關於愛情,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片段式的敘事,加上前後重複的旁白,偏偏就有透過紙面的感傷撲面而來卻又欲罷不能地要讀下去。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亦或,路過從你的全世界

“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間清爽的風,如古城溫暖的光。從清晨到夜晚,有山野到書房。只要最後是你,就好。”

  那些如林夕歌詞般富有詩意的詞句,它是故事之外的一段段旁白,前後輝映渲染起難以名狀的感情色彩;它是優美的詩句,述不完嵌入靈魂的渴望,道不盡心中漣漪。

  等待的人是幸福的,等一場花開,芳香四溢;等一次邂逅,在轉角的咖啡店。等待是滿心憧憬的期待,只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等待是可以肆意浪費的青春,只要最後是你就好。在寒冬後,炎夏前,等待你春一般的愛戀。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亦或,路過從你的全世界

  “在青春的列車上,如果你要提前下車,請別推醒裝睡的我,這樣我可以沉睡到終點,假裝不知道你已經離開。”

  最深刻的章節,最容易丟的東西,書中的么雞,是沒有開始的結束。那個靜靜縮在KTV角落,雙手託著一杯檸檬水的女生,默默注視著你的一切。有一種放棄,因為我跟你是兩個平行世界的人,不知道未來、害怕未來,所以欲言又止,所以想愛不敢愛,所以就這樣擦肩而過。沒有過錯與錯過之分,因為我跟你是兩個平行世界的人。

  最容易丟的東西,原來,是懵懂的情愫?!沒有開始的結束,么雞走了,她是退潮帶來的月光,照亮了黑夜卻再也觸不可及,她是時間捲走的書籤,從此塵封在再找不到的角落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亦或,路過從你的全世界

  “我知道我喜歡你,但我不知道將來在哪裡。因為我知道,無論哪裡,你都不會帶我去。”

  感傷,是通篇的基調。總有一片秋葉捨不得飄落,總有一絲念想無法抹去,不完美的故事更動人,不完美的故事是多數,青春又總與遺憾相伴。遺憾,是青春留下的疤痕,可以淡淡一笑,也可以痛徹心扉,只是不知道它何時會湧上心來。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許多人,雖已忘記;許多事,雖已隨風,依然會被隨風而來的某段歌聲喚起,依然會被被突如起來的某段文字所灼傷。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亦或,路過從你的全世界,不完美的故事,完美地詮釋了什麼是遺憾,似乎有那麼一絲哭笑不得。弱弱地一聲嘆息,其實有滿腹話要說,可對面已經不是該說的人。但如果你只是個擺渡人,我的朗讀者又在哪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亦或,路過從你的全世界

  “美食和風景的意義,不是逃避,不是躲藏,不是獲取,不是記錄,而是在想象之外的環境裡,去改變自己的世界觀,從此慢慢改變心中真正覺得重要的東西。”

  忘了是哪個章節,兩個人開著一輛車,拋硬幣決定往左還是往右走,最後以賣了車結束。讀到這一章,很是羨慕,因為無法擁有這樣的“流浪”,至少在可期的漫長將來裡都不會擁有。

  旅行與感情一樣,從來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是調味的酢料,影響色香味卻不能當飯吃。其實,文字也一樣。這些看似可有可無的,還有一個稱謂叫生活的品質,卻最可反映生理與心理的直徑。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亦或,路過從你的全世界

這本書沒有刻意的修飾,簡潔到質樸。很喜歡,卻又不推薦“心老了”的人看,尤其是不想被別人的青春故事、別人的辛酸苦辣擾亂了自己的思緒的。青春已然漸行漸遠,而文字往往最能找到脆弱的地方把人碾成碎片。

  文字是感情的另一種延伸另一種表達方式,而這只是一篇讀後感,不是無事悲秋,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借用張嘉佳文中的一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如果你不喜歡,只能說明不是為你準備的。

(喜歡我的文字就請評論關注我吧,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