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作「比特幣耶穌」的 Roger,最終也沒能改變比特幣的命運

被稱作“比特幣耶穌”的 Roger,最終也沒能改變比特幣的命運


被稱作“比特幣耶穌”的 Roger,最終也沒能改變比特幣的命運



// 導讀

「區塊鏈100人」是加密谷打造的長篇人物系列專題。計劃撰寫100位全球範圍內的區塊鏈業內人士,為讀者勾畫一個時代眾生的側影。我們誠邀讀者諸君和我們一起持續關注。此為第三篇。

往期回顧:

《雙面吳忌寒 | 區塊鏈100人》

《你不知道的「比特大帝」EOS創始人Dan Larimer | 區塊鏈100人》


對財富生產的控制,就是對人類生活本身的控制。

—— 哈耶克 《通往奴役之路》

在 CoinDesk 的“比特幣里程碑”系列中,討論了比特幣發展的分水嶺——當一個比特幣比美元更值錢的時候。在這一時刻,Roger Ver 是迴避不掉的名字。

關於 Roger Ver 的多面體:一個被美國政府被判入獄的小企業主,靠比特幣暴富,追求自由經濟主義;史上首個比特幣天使投資人,Bitcoin.com CEO,最多時擁有30 萬枚比特幣……


被稱作“比特幣耶穌”的 Roger,最終也沒能改變比特幣的命運


販賣糖果的問題少年


Roger Ver 出生於加州硅谷的聖何塞市,少年時便有經商天賦。

初中時,他就做起了糖果生意,一顆糖0.25$ 進價,以雙倍的價格賣給同學,每週能賺 50 美金。

高中時,Roger 閱讀了各種經濟學書籍,哈耶克等奧地利經濟學派的主張深刻地影響了他,讓他對經濟調控行為感到不滿。

在上了一年社區大學後,20 歲的他就退學當起 CEO,創辦了 Memorydealers。

2000 年,時年21 歲的 Roger Ver 以自由黨候選人身份參與加州議會選舉。結果,因為受到其它黨派成員的舉報,失去了參選資格,罪名是在 eBay 上無證販賣炸藥。這場鬧劇最終以10 個月的牢獄之災收場。

作為根深蒂固的自由主義者,這 10 個月的監獄生活對他打擊巨大,堅定了他的信仰。

出獄後,他繼續擴大他的生意,並將 Memorydealers 成功轉型為電子設備貿易公司。25 歲時,他便身價百萬,甚至將業務渠道拓展到了日本市場。


被稱作“比特幣耶穌”的 Roger,最終也沒能改變比特幣的命運


自由意志的召喚


Roger 經常收聽一個叫 Free Talk Live 的廣播節目來獲取信息。

2010年年底,他像往常一樣聽著節目。這時,一個改變他人生軌跡的詞語出現了:Bitcoin。

作為一個自由主義者,Roger 激動不已。Roger 覺得,他終於有機會創造一個真正自由的世界了。

因為持續激動,他竟然在一週後病倒住院了!

2011 年 3 月,他買了人生第一個比特幣,並在比特幣跌至2美金一枚的時候,投資了第一家比特幣創業公司 Bitinstant。

Roger Ver 的投資使得該公司開始有資金聘請設計師和更多的程序員。此後,Roger Ver 陸續投資了許多創業公司,包括 Ripple、Blockchain.info、Bitpay 和 Kraken 等。

在今天看來,這些投資都是極富遠見的。

Roger 認為,比特幣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意義不亞於輪子、電,或者互聯網。


被稱作“比特幣耶穌”的 Roger,最終也沒能改變比特幣的命運


比特幣佈道者


也是在2011年,他創立的 Memorydealers 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並在硅谷的 Lawrence 高速旁設立了廣告牌,成為史上首個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公司。


被稱作“比特幣耶穌”的 Roger,最終也沒能改變比特幣的命運


圖:2010年6月,硅谷 Lawerence 高速公路旁的廣告牌

Roger Ver 在說服別人購買比特幣時,經常對別人這樣說:

買比特幣現在一點也不遲,就像進入互聯網永遠不晚。

Roger Ver 的一系列舉動逐漸引起了主流媒體的注意。

CNBC 在採訪他之後,發表了一篇名為“Meet 'Bitcoin Jesus,' a virtual currency millionaire”的文章。

打那時起,他開始被人叫作“比特幣耶穌”。

隨著時間推移,他投資的比特幣公司,有的已泯然於眾,有的在今天依然赫赫有名。

其實,早期他也沒有過多考慮投資回報率,而是支持一切和他一樣堅信比特幣讓世界更美好的創業者。

現在的 Roger 不再只是投資比特幣相關領域,也投那些能讓每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控制權的項目。

畢竟,做一名優秀的投資人並不是他的目標,投資只是讓比特幣生態發展更為壯大的方式。


被稱作“比特幣耶穌”的 Roger,最終也沒能改變比特幣的命運


為了信仰建國


Roger Ver 想建造一個自由國度。早在 2014 年,他就放棄了美國國籍,成為加勒比島國聖基茨和尼維斯的公民,但長期居住在日本。


被稱作“比特幣耶穌”的 Roger,最終也沒能改變比特幣的命運


圖:Roger Ver 想建立的 freesociety

圖自 Cointelegraph

因為這個計劃,他召集到了許多自由主義者。他們一起籌集資金,向其它國家購買島嶼。Roger 對這個計劃非常樂觀,他堅信自由社會里的人都將遵守互不侵犯(Non-aggression principle)原則。


被稱作“比特幣耶穌”的 Roger,最終也沒能改變比特幣的命運


脾氣暴躁的鬥士


Roger Ver 性格急躁易怒,甚至可以稱之為魯莽。他最喜歡做兩件事:跟人吵架、和人打賭。

2011 年 8 月,Roger 下注一萬美金與那些認為比特幣是騙局的人打賭,他說:

比特幣在未來兩年內將超過黃金、白銀、美國股市一百倍以上。


很不幸,兩年後他輸了。比特幣的上漲速度幣他預想的慢。

Roger Ver 還是 Bticoin Cash 的忠實信徒,甚至為其未來跟別人豪賭100萬美元。為了捍衛自己的信念,Roger Ver 和各種利益集團開戰。卻忽視了自己其實也是利益集團的代表之一。

2013 年的“門頭溝”(MTGOX)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 Roger 的公眾形象。因為,在出事前,Roger 親自錄製視頻,力挺門頭溝。但出事後,他又很快發表聲明,對媒體說:

門頭溝是史上經營得最爛的創業公司。

這種首鼠兩端的態度讓人覺得他可能得了妄想症。不過,言行不一是土豪的一貫作風。


被稱作“比特幣耶穌”的 Roger,最終也沒能改變比特幣的命運


分叉比特幣


早期,Roger 對比特幣有堅定信仰,曾經聲稱:

比特幣不會被任何中央集團、政府凍結,在不需要任何機構允許的情況,每個人都可以向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發送和接收他們的比特幣,幾乎不收取任何手續費....

2017 年,隨著比特幣價格直逼 20000美金一枚,越來越多的人湧入了市場,但比特幣的手續費也開始居高不下,甚至達到了 20 美元一筆。

對此,他發表評論,說:

最受歡迎的比特幣平臺正在被一群人控制。


被稱作“比特幣耶穌”的 Roger, 最終沒能改變比特幣的命運。

後來,Roger 在比特幣擴容之爭時,分叉出了 Bitcoin Cash。Roger 認為,比特幣升級,延續了原有的去中心化特徵,解決了手續費高、轉賬速度慢等問題。Bitcoin Cash 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但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

後來,Roger 開始像曾經宣傳比特幣那樣,在不同場合都公開宣傳 Bitcoin Cash,甚至在有人把 Bitcoin Cash 讀成 “Bcash”時,他都會勃然大怒。

不少人認為,Roger Ver 是為了利益才選擇的 BCH,這種觀點值得推敲。

作為一名早期的比特幣投資者,Roger Ver 持有的比特幣數量達數十萬枚。如果單純了為了利益,他只需要繼續支持比特幣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費力的支持分叉,支持擴容,支持 BCH 呢?

可能,在內心深處,Roger Ver 認為自己最初所向往的自由之路在一些人的帶領下走向了分叉的小徑,所以才選擇了下車。


被稱作“比特幣耶穌”的 Roger,最終也沒能改變比特幣的命運


信徒還是叛徒?


時至今日,不少人依然熱捧比特幣,也有人已經摒棄了它。比特幣不能保證所有人都成為人生贏家,但這項發明永遠地改變了這個世界。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沒有人能夠確切預測出哪種技術路線能夠真正勝出。

“比特幣耶穌”這個稱號是不是實至名歸,需要時間來證明。但無疑,Roger 是我們這個時代瘋狂的眾生相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