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挖礦成全球變暖罪魁禍首?

比特幣挖礦成全球變暖罪魁禍首?

根據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美國研究報告顯示,對比特幣的需求上升可能會加劇全球氣候變暖,因為加密貨幣需要大量的能源來生產。

“到2033年,增長的比特幣生產需求將無法將控制全球氣候在2°C升溫範圍內”,該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Katie Taladay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比特幣應該被視為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特幣以及整個加密貨幣行業的興起,在全世界掀起一股挖礦的熱潮。與此同時,挖礦所帶來的高電力消耗問題也變得日益嚴重。在比特幣挖礦過程中,作用最大的便是比特幣的專用集成電路,即所謂的ASICs,它們能夠以最高速度解決複雜的算法。而這也正是比特幣挖礦耗電大的原因。

由於地熱資源豐富,冰島公民對加密挖礦的投入力度加大。據估計,該國採礦活動消耗的電力約為840億千瓦時,超過了其30多萬居民家庭所消耗的電力。現在獲得一個比特幣所需的電力幾乎相當於一戶普通美國家庭兩年的用電量。

比特幣挖礦成全球變暖罪魁禍首?

也正因為此,比特幣挖礦遭致了環保人士的抗議。環保人士認為,區塊鏈技術僅僅是一個出現還不到十年的試驗性概念,並沒有實在的內在價值,全球卻為其投入如此多的電力消耗。在全球火力發電仍然佔據主導地位的當下,比特幣挖礦無疑會大幅增加碳排放量,對環境造成惡劣影響。

現如今,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更多的是採用礦機集群的礦場來進行挖礦,海量的礦機在一天24小時不停的運作之下,帶來的電力消耗確實值得關注。雖然礦機生產商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已經開始佈局新一代7nm礦機,但是比特幣挖礦難度也在不斷上升,高耗能在短期內仍會是最大的挖礦成本。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挖出加密貨幣,人們能獲得收益,可與此同時也會造成海量的電力消耗。要想減少挖礦的副作用。或許加密貨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