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败俄罗斯大力士,一代宗师何长海(下)

一代武术宗师何长海和浙江省何长海武术研究会

1936年,何长海在上海参加了第十一届奥运会全国拳击选拔赛,和张文广、温敬铭等人一起确定为集训队员,准备参加柏林奥运会,遗憾的是因抗战爆发未能成行。

何长海除了钟爱武术之外,还喜欢举重、射箭、击剑、军队专用剌杀术、篮球等体育项目,举重曾以501磅的成绩打破486磅的全国记录,培养的学生张荣生、单宝华后任浙江省举重队教练。

何长海将王子平老先生恩传的石担打花技法与田兆麟、杨澄甫老先生恩传的太极粘、黏、连、随技法巧妙结合,在教学中强调石担随我意,我随石担走,石担与人连接为一体,打花时要求不用僵劲,不靠蛮力,达到轻松自如、随心所欲的效果。在杨式太极拳的拳架训练方面,要求学生在演练杨氏89式老架或杨氏太极拳85式套路和活步推手(均为杨澄甫、田兆麟两先生亲传)时,将在石担打花训练、太极推手、太极散打训练中得到的“神意气担纲”的感觉结合到一招一式中去,最后达到无招无式的境界。此种独特的教学方法也填补了太极拳“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训练的内涵。

上世纪六十年代,何长海集毕生武学精华,独创“武林活拳”三路,当时就受到了爱好者的青睐,之后研习者众多,影响深远,现“武林活拳”一路已被授予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何长海在继承原中央国术馆、浙江国术馆遗留传统武术的基础上,改编了“新十路查拳”、“新纯阳剑术”、“何氏八卦掌”、“新三路华拳”、“新太宗螳螂拳”、“新五虎断门枪”等传统武术套路,这些经过改编的武术套路曾由学生代表浙江省、杭州市或行业武术队参赛获得过各种奖项。何先生留存的武术内容主要有罗汉神打、罗汉变式拳、杨式太极85式、活步推手,刘百川的罗汉变式和刘氏太极140式、八极拳八卦掌单对练、太极推手太极散打对演、武当对剑、六合刀棍单对练、五虎断门枪和拳击、擒拿、摔跤术传统散手等。

何先生一生,如国运坎坷,其毕生精武报国,矢志不渝;置身江湖,嫉恶如仇,对待百姓,慈善为怀;身为师长,以身作则。为浙江省培养了任寿林、单宝华、秦德纯、许大鉴、殷祖炎、陈宝德、何子源、何子楚、何德法、郑洪宝、杨中涛、沈炳虎、骆伍金、王宝福、陈慧中、吴纪之、高德安、赵裕庆、章建华、金沛林、陈国新、徐锡华、金德和等大批武术及体育人才,为国家输送了众多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为浙江省的体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2年12月8日,一代武术宗师何长海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杭州新闻大厦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杭州市体育局党委书记兼局长赵荣福、省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陈顺安和我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大会,浙江省武术协会何长海武学研究组组长、何长海先生长子何子源,次子何子楚以及省、市部分武术协会负责人出席了大会。大会由浙江省何长海武学研究组副秘书长、浙江省钱塘武学研究组组长赵裕庆主持,浙江省何长海武学研究组常务副秘书长、浙江省散打教研组副组长兼总教练杨中涛作何长海先生生平介绍。会上进行了大型画册《百年长海》首发仪式,《画册》分民国武术、一代宗师、非遗传人、继往开来、何门群英五篇章。

会上还为23位著名拳师颁发了《何长海武学名家》荣誉证书,为44位拳师、武术新秀颁发了《何长海武学精英》荣誉证书。获得《何长海武学名家》荣誉称号的是(排名不分先后):许大鉴、任寿林、秦德纯、殷祖炎、何子源、何子楚、郑洪宝、杨中涛、沈炳虎、骆伍金、王宝福、章建华、何德法、金沛林、陈国新、徐锡华、金德和、吴纪之、高德安、赵裕庆、陈慧中、王坚(王松林)、何小兔。获得《何长海武学精英》荣誉称号的是(排名不分先后):唐水泉、陈松强、张建军、虞哲能、张德法、俞金发、倪南权、马敏跃、杨林、郑坚钧、谢月平、盛几杭、洪军武、倪荣富、郑晓燕、张连松、郑松武、朱继峰、童铭明、刘春晓、徐燕萍、胡明德、夏帆、谢敏、钟一林、胥元刚、诸湘琳、吕旭、张顺、穆严、王跃宏、王玉平、操吴骏、俞国芳、斯浩然、叶珠琳、陈宏、孙坚、朱小虹、周宁芳、庄力嗣、蒋荣林、王爱江、杨秀平。

纪念大会的成功召开,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了浙江省传统武术传承交流活动的开展,为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做出了贡献。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传统武术传习

击败俄罗斯大力士,一代宗师何长海(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