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庸無道?這個原因,使皇帝總要殺掉開國重臣!

朱元璋殺盡開國功臣,唯有湯和得以善終!皇帝為什麼必須殺掉開國功臣?在中華帝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週而復始地上演著這出鬧劇,彷彿陷入了一個怪圈,就如齊天大聖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一般。

昏庸無道?這個原因,使皇帝總要殺掉開國重臣!

朱元璋 劇照

由於歷史上這類事件並非僅僅少數皇帝所為,因此從邏輯上說,這都不應該是某個皇帝的個人素質問題,是一個結構性問題。如果把皇帝功臣間的關係看作一種委託代理關係,皇帝作為帝國的所有者,擁有帝國的產權,但他不可能直接治理國家,必須委託一個或數個代理人,來幫助他管理國家。在這樣一個委託代理關係下,皇帝對功臣們最大的擔憂就是功高蓋主,叛亂造反。對於一個皇帝來說,確保江山萬代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保證功臣們造不造反,就順理成章地成為皇帝們絞盡腦汁來解決的問題。

昏庸無道?這個原因,使皇帝總要殺掉開國重臣!

皇帝為什麼必須殺掉開國功臣?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識別到底誰會造反,這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格局,功臣自己知道自己造不造反,皇帝卻不知道誰是奸臣?宋太宗有一段名言,國家要麼有外患,要麼有內憂,這一自白,道出了皇帝們的無奈。

必須有什麼方法可以鑑別出誰是奸臣誰是忠臣?最為皇帝,是很少願意花時間、費精力去考慮這個的,只要感覺到威脅,用最直接的方式解決,殺!寧可錯殺一百,不可放過一人!不能辨別忠奸時,皇帝們選擇了這樣一個簡單而乾淨的手段。有能力造反的和沒有能力造反的,對皇帝來說,只要把有能力造反的殺掉,剩下的就是有造反之心,也無造反之力了。皇帝都面臨同樣的困境,面臨著同樣的選擇,最後都作出了同樣的選擇。

昏庸無道?這個原因,使皇帝總要殺掉開國重臣!

皇帝為什麼必須殺掉開國功臣?

誰讓他們有能力造反呢?說中國是外儒內法,至少在對待功臣上這話是對的,所有的皇帝奉行的都是防功臣像防賊一樣的人性本惡的哲學思想。如果交出兵權就喪失了發動政變的能力,這樣皇帝們可安枕無憂,大家也就相安無事。杯酒釋兵權,就是這一方案的經典案例,應該承認這一方案是極好的。對於掌握權力的人來說,這種政治生命的自殺,卻不是一個容易選擇的事情,而且對那些有極高威望的開國功臣來說,只是交出兵權,仍然不可能讓上頭放心。比如韓信在漢朝建國之初,他就被廢為淮陰侯,兵權盡失。事實是,即使這樣,韓信最後也被滅三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