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焦慮毀了你的生活!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幸福

別讓焦慮毀了你的生活!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幸福

6:30的鬧鐘準時響起,意識像是掉進泥潭裡,怎麼拽也拽不醒。好想再睡一會,小胡順手關了鬧鐘,似乎忘了昨天剛剛定下的早起讀書計劃。6:40,6:50,手機每10分鐘提示一次小睡時間,把頭藏在被子裡的小胡早已習慣這鈴聲,貪婪地享受著早晨床上的時光。睡意散去,已是8:00,原計劃90分鐘的讀書時間恰好過去。小胡下意識的穿上床頭櫃旁的T恤,奔向衛生間。梳洗過後,穿鞋、鎖門、背上包向地鐵站快步走去。

清醒的小胡有些懊悔自己早上的表現,已經有無數次懶覺硬生生毀了自己的計劃。小胡怎麼都想不通,潛意識為何如此強大,好像自己上輩子從沒睡過覺,今生是來償還的。

9:00準時打卡,喝完最後一口豆漿的小胡坐到工位上。一天的工作從早會開始,向團隊彙報完工作和今日計劃,小胡打開電腦,回想起昨日下班時同事談論的趣事。大家聊到某公司出了一款人工智能產品,可以對話,自動感應環境,搶購期價格非常便宜。究竟是什麼產品,小胡實在想不起來。打開京東,打開淘寶,小胡一頁一頁搜尋,生怕自己錯過。無論是購物還是看新聞,瀏覽網頁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2小時後,再看小胡的購物車已經被填滿,除了同事口中的小AI智能音響,還有不少零售、1個多功能鍵盤和3本書。滿臉喜悅的小胡點了下提交訂單按鈕,正式開始一天的工作。

上午的時間非常短暫,11:30,群裡已經開始討論午飯,客戶的回訪郵件寫到一半,小胡便加入了討論。米線吃膩了、黃燜雞沒胃口、重慶火鍋太辣、日料太生冷、東北菜太油膩,每天重複的話題一點不讓大家厭倦,或許這是最好對抗工作壓力的手段。自選菜的中式快餐店經常出現在討論結尾,大家總是無奈的達成共識。

小胡看了下表,時間剛剛好,12:00,午飯時間。為了避開寫字樓電梯的高峰時段,大家不約而同的打開網頁,有看視頻的,有刷新聞的。

飯後散過一圈步,大家各自回到座位,拿出抱枕、靠墊、眼罩,七倒八歪的享受午睡時光。13:30分,熟悉的音樂響起,下午的工作開始。小胡打開郵件,完成上午遺留的回訪郵件。今天還有一個新方案要寫,小胡打開PPT,熟練地套上公司的固定模板,不斷地搜索著腦中的詞彙。

3年的策劃工作,寫方案對於小胡來說不會有太大的挑戰。提綱、填詞、作圖、加數據、修改、排版、檢查、保存。客戶的要求在小胡看來,並不複雜。

完成方案,下午茶時間接近尾聲,小胡趕忙衝了一杯咖啡,盡情打掃著休息室桌上的水果和零食。

原本要整理上週的客戶文檔,小胡正好趕上公司的生日會,本月所有過生日的同事都是參與者,小胡幸運地抽到一臺加溼器作為生日禮物。昨天已經和朋友們過完生日的小胡,想著晚上再給自己慶祝一番,為了今天抽獎的幸運還是其他原因,無所謂,主要是慶祝。當然,這次不會叫上誰,而是自己去看一場電影。

不用說,晚上的寫作計劃又要擱置了。

18:00,不避高峰的小胡衝向地鐵站,生怕錯過電影的放映。

奔波的一天,幸福的一天,熟悉的一天!朝九晚六的工作、還不錯的福利和待遇,一次又一次違背計劃的行為。構成了小胡這4、5年畢業後的生活。你、我曾經都是小胡,或許現在也是。30歲之後,雞湯對我們已經起不到作用,販賣焦慮的文章也越來越讓人麻木。活在當下,享受當下,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徘徊在我們的腦中。管理學有一句經典,平均每7人會有1人升做管理,這句經典讓沒有升職的人找到心理慰藉,就算拼命了也不見得升職,為什麼不享受現在呢?

人生有很多種活法,社會是分層的。所有人都很上進,都很自律確實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如果都是創業者,誰來工作?如果都是老闆,誰來給老闆服務?如果都是領導,誰是員工呢?如果都做高技術工作,誰來完成一般性的勞動?

每個行業,每個公司,都有卓越人才,也有無數個小胡這樣的員工。公司的發展應該有更長遠的眼光。每一個普通的打工者也有自己的需求和焦慮,而用好每一個人,調動起每一個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是管理者應該不斷思考的方向。

正是因為社會太多的關注點放在了優秀人身上,看似平庸的群體才會慢慢陷入已有的認知,覺得自己不應該太辛苦,不應該有太多追求。於是心安理得、小富即安、甚至當慾望是罪、低配生活才會大行其道,販賣焦慮的文章才會大獲成功。

認知革命是每個人都應該完成的,如果重組你的興趣、特長、時間、財務,假如有一些事和刷劇一樣快樂,而你會不會All IN它?會不會在追逐的過程中取得驚人的成就呢?

我們看問題往往不會跳出問題本身,從本就枯燥的工作中找樂子,看再多的方法論和雞湯也很難得到正解。跳出工作本身,跳出大肆被宣傳的成功法則。當你熱愛睡覺大於熱愛生活,無論定什麼目標,睡覺都是意識的最佳選擇反之亦然。如果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充滿好奇,一頓早飯,一個故事,一次和愛人的吻別。早起還是問題麼?

很多根本沒有想清楚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寫作?如果你根本就不熱愛,這就成了另一項工作。每做一次就在加班一次,誰真心熱衷於加班呢?

我認為,任何階層、任何崗位的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幸福應該是對生活的熱愛,對家人的關心,對朋友的熱情,對世界無數新鮮事情的好奇,也就是有一種情緒驅動著你,不用計劃,不用刻意,不由自主的去做,不由自主的去嘗試。這才是幸福的來源!

刷劇、懶覺、購物?如果你真的熱愛它們,你可以嘗試重組你的時間、財務,去探索它們更加細節的美好體驗,與以往不同的體驗。而不是因為焦慮、因為排解壓力,把它們當做工具治療自己。把工作當做養家餬口的手段本沒有錯,硬要逼著自己按照大眾成功標準去生活,這就是逼自己上戰場,逼一個根本不會開槍、不願開槍的人去戰場去拼命,結果可想而知。

世界不僅是五顏六色,還充滿無數難以預測的神奇。生活中有很多微小的驚喜可以去體驗,去嘗試,去探索。人生應該是滿心歡喜的體驗各種生活的味道,我不敢確定做程序員是不是你的真愛,它的回報遠比我家院子裡的看門張大爺高。張大爺每天6小時看門,6小時下棋,76歲,每天嘻嘻哈哈,你覺得他傻麼?你和他下一盤棋便知道原來你最無知。從沒有過互聯網經驗的他根本不懂什麼叫刻意練習,純憑興趣,在和我下棋的時候,張大爺的喜悅、用心、投入程度絲毫不亞於一個戰場上拼命的士兵,最主要他樂在其中。

記得去年過年,我拿了一包好煙送給他,張大爺回絕後順勢拿出棋盤,來,和大爺殺一盤,比什麼都強。

別讓焦慮毀了你的生活,換一種認知,說不定找到你的第二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