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星美旗下影院近半數無法正常營業 杭州西田店已停業數月

浙江星美旗下影院近半数无法正常营业 杭州西田店已停业数月

影廳門口貼著法院的封條。

國慶檔前後,國內影城又迎來一輪關門潮,多家影城面臨歇業、關門和暫停營業。這其中,麻煩不斷的星美成為了最誇張的一位。

隨著市場的日益飽和,不僅僅是小影投、小影院生意做不下去了,紛紛關門或停業整改,就連傳統影投巨頭星美,也被捲進了這股關門潮。

今年以來,不斷有媒體爆出“星美”因盲目收購擴張,導致資金緊張,(影片)密匙被停,拖欠員工工資、商場租金、收購尾款等消息。很多星美影院無新片可放,不斷播放幾個月或者幾年前的舊電影。

而在“星美”大肆收購擴張的影院版圖中,浙江的影院也有不少。它們也被波及了嗎?

昨日錢報記者發現,“星美”在浙江的20多家影院中,半數已不能正常營業。比如,杭州的星美國際影商城西田店(以下簡稱“星美西田”)就已停業。

影院剛被收購就拖欠租金物業費

閒林的“星美西田”已停業數月

錢報記者坐公交車到“閒林埠”站下,穿過幾條馬路,就到了閒富路。按手機上查到的地址顯示,“星美西田”在閒富路上一個叫“西田·鄰里中心”綜合體的三樓。

走進“西田·鄰里中心”,發現綜合體裡“西田CC影城”招牌,只剩下“西田C”幾個字。

再乘電梯到三樓,門一開,外面竟一片漆黑。記者仔細查看,才發現右手邊有一個門,走進去,裡面是“星美西田”。

影院大廳和售票廳空無一人,售票櫃檯上滿是厚厚的灰塵。擺放在那裡的電影海報,《風語咒》《深海越獄》《戰神紀》等,都已經是今年暑期檔的片子了。

檢票口攔了止步線,錢報記者發現影廳大門被貼上“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的封條,查封時間為“2018年9月11日”。

同一層樓,另一家培訓機構倒是亮著燈。工作人員告訴錢報記者,影院有好幾個月沒有營業了,這段時間經常遇到有人來看電影吃了閉門羹的。

作為閒林本地人,她表示,印象中,之前影院生意還是不錯的。雖然邊上“西溪歡樂城”和老餘杭那裡都有電影院,但“星美西田”交通方便,特別適合晚上出來看電影。

錢報記者又找到“西田·鄰里中心”綜合體的管理辦公室,正好碰上剛開完週一例會的杭州西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市場管理部經理黃建軍。

說起電影院的事情,黃經理就開始嘆氣,連說好幾個“沒想到”。

“西田CC影城”是2015年6月開張的,原來是一傢俬人老闆投資的影院,有6個廳,裝修上花了不少錢。一年後的2016年6月,影院被“星美”收購,“當時大家都認為星美是大公司,收購以後影院肯定會更好。”

沒想到當年7月1日才轉讓股權,7月20日就開始拖欠水電費,10月1日開始拖欠到期應付租金。

黃經理說,每次去催要,對方總是拖。而據他們觀察,影院生意不錯的,去年《戰狼2》上映的時候,8月票房就達70萬元,“租金一個季度付一次,應該是付得起的。”但多次催討未果,他們只能將影院告上法庭。

昨日,錢報記者在浙江法院公開網上,查到了發佈日期為2018年1月20日的這一官司的民事判決書。判決書上要求影院支付拖欠的相關租金、物業費和水電費等。

黃經理告訴錢報記者,他們至今沒有收到影院拖欠的費用。

他算了一下,影院被“星美”收購後到現在,共欠了一年零三個季度的租金,加上水電費,大約253萬元。

星美在浙江的影院

近半數無法正常營業

而據記者調查,“星美”旗下的浙江影院未能正常營業的,遠不止“星美西田”一家。

去年,杭州的“星美黃龍店”也曾因為拖欠片租,而被院線停片,不得不停業了一段時間,錢報記者曾做過相關報道。後來就一直關關開開,處於飽一頓飢一頓的鐘擺式生存狀態。

昨日,錢報記者聯繫上了負責星美影城浙江區運營的丁先生。他告訴記者,星美在浙江共有27家影院,如今有12家已不能正常營業。

隨後錢報記者在“貓眼電影”APP上發現,星美國際影城在臺州地區的“臨海鹿城店”“黃岩店”“杜橋店”“椒江店”,紹興地區的“城市客廳店”“嵊州時代店”“新世界店”,嘉興地區的“長安佳源店”“新滕佳源店”,金華地區的“上溪店”“佛堂店”“金髮廣場店”“武義桐琴店”,以及寧波的“奉化樂緣店”,這些影院都顯示“該影院暫無排片信息”。

他解釋,這些暫未能正常營業的影院,是部分區域影院收購的遺留問題:有的是因為拖欠片款被停片,有的是拖欠租金,還有的是拖欠收購的尾款。前幾年“星美”影院擴張太快,給所屬的上市公司星美控股帶來一定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後續管理跟不上,導致影院經營不斷出現問題。目前正在一家一家解決。

丁先生表示,目前來自星美集團的信息是,資金已沒有問題,11月支付拖欠款的70%,其餘年底付清,另外星美還將與這些影院就合作經營模式進行洽談。

當記者問到“星美西田”接下來會怎麼樣時,他表示,也會把問題解決好,畢竟前期收購已經花了大錢。

擴張步伐兇猛,被曝問題多多

影院靠量取勝的時代已經過去

據媒體報道,“星美”從2016年起開始急速擴張。

2013年,星美只有83家影城;2016年年底,旗下共有260家影院、約1820塊屏幕;到2017年年底,星美在全國已擁有約365家影院、2290塊屏幕。而激進擴張的背後,房租、人工等運營成本大幅上漲,而票房的增長速度卻跟不上。

有關人士透露,其實從2017年開始,“星美”因為在全國瘋狂收購影院,資金問題就已若隱若現。

今年“星美”開始頻繁被曝出資金緊張、密匙被停等消息,同時各種欠薪糾紛、官司糾紛同樣盤旋在星美上空。

今年7月20日,北京海淀法院微博發表名為《100萬!海淀法院向“星美影商城”開出強制執行最高“罰單”》的長文,表示因影院拒不履行法院判決而罰款100萬元。

另據媒體報道,北京世界城星美國際影城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金山星美百倍影院管理公司、上海星美樂莫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已被公示為失信公司。北京回龍觀星美影城、望京星美影城、濟南星美美蓮影城、青島星美東方城店均因拖欠物業費或租金被迫停業。

有業內人士表示,星美的困局在於,票房的盈利增速遠低於銀幕數增長,儘管努力融資,還是難以支撐各種成本,也就是吃得下去,消化不了。

這股波及全國的關門潮也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靠量取勝的粗放式發展時代已經過去,對於想要在下游佔據更多市場份額與話語權的公司而言,比起圈地跑馬、大肆擴張,影業集團、影院都需要尋求新的核心競爭力。

(錢江晚報 記者 陸芳 文/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