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調研丨書記手記「這麼好的水果爛在地里,市民卻買不到,爲什麼?」

大调研丨书记手记“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市民却买不到,为什么?”

綠容君說幾句——

大調研正在進行中。

水果供需信息不對稱一直是困擾果農的難題。怎麼打通本地優質果品到市民手裡的最後“一公里”?怎麼解決千家萬戶小農經濟面臨的困境問題?一起來看看楊儲豐的書記手記。

農民最關心的“銷售難”,咋辦?

上海市林業總站黨總支書記楊儲豐

大调研丨书记手记“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市民却买不到,为什么?”

我平時工作接觸最多的是果農,這些年來,果農最關心的就是如何走出“豐產不豐收”的困境。

7、8月正值本地果品大量上市的季節,夏季果品總產量超過17萬噸。為緩解果農銷售壓力,市農林部門聯合開展“果園公園手拉手,地產果品進家園”活動,組織本市30多家“安全優質信得過”果園、標準園進市區11大公園展銷。於是我走進各個攤位,看看本地果品在市民心中的反響。

大调研丨书记手记“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市民却买不到,为什么?”

這天我來到楊浦公園,早上七點鐘不到,楊浦公園一號門幾個水果攤位前擠滿了購買黃桃和葡萄的市民。與一位老阿姨攀談,她表示從來沒吃到過這麼甜的黃桃,

平時在超市和水果店買的水果,價格貴,還沒這麼好吃。

大调研丨书记手记“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市民却买不到,为什么?”

黃桃的銷售攤主是奉賢區花廳果林合作社的老張,他卻向我訴苦:

自己種了一輩子桃子,果子品質一等一的好。但是一直沒有什麼好的銷售渠道。農戶大多是把果子賣到批發市場,或者賣給小販,批發價只有幾塊錢一斤,再好的品質也賣不上好價錢。公園銷售雖是短期行為,卻佔到他果園銷售份額的40%。"

大调研丨书记手记“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市民却买不到,为什么?”

我又來到魯迅公園,與其他公園有多個銷售攤位不同,這裡僅有一家南匯的桃詠桃業合作社在銷售。問到什麼原因時,桃詠的負責人告訴我,原來有另外三家果園一起來銷售的,但是由於果園規模小、人手和車輛不足,只好放棄了公園展銷的機會。較有實力的桃詠桃業合作社由於果品種類多,有專門的營銷隊伍,在公園半天時間銷售額就近萬元。

一邊是不知道去哪裡購買好水果的市民,一邊是苦於銷售無門,對果子爛在地裡愁眉不展的果農,供需信息極其不對稱。

與一些大的果品生產企業、合作社相比,小規模果園由於品牌意識薄弱、果品分級銷售觀念差、營銷隊伍不健全,在銷售中更加處於劣勢。

調研數據顯示,上海每年果品消費總量約350萬噸,其中進口水果130萬噸,國產水果220萬噸,本地林果產品總產30.75萬噸,僅佔全市果品消費量的不足10%。

大调研丨书记手记“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市民却买不到,为什么?”

憑藉多年的林果生產經驗我知道,其實與外來果品相比,上海本地果品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點:

一是本地果品貨架期短,更新鮮,基本一到兩天內就可以到市民的果盤裡;


二是本地果農都有控產的習慣,不像外地農民盲目追求高產,所以南匯水蜜桃、馬陸葡萄、松江水晶梨等本地果品品質一直在國內享受較高的聲譽;


大調研丨書記手記“這麼好的水果爛在地裡,市民卻買不到,為什麼?”

三是主要供應本地市場,意味著果品都能達到完全成熟的標準,不需要過早採收或者催熟,可以達到最佳風味和營養;


四是果品安全上更有保障,上海對農資投入品的把控非常嚴格。

目前地產果品進公園展銷活動已結束,7月15日至9月20日,11家公園內35家果園合計銷售本地果品523.23噸,總銷售額646萬元。進公園展銷只是短期行為,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果農的銷售困境。

大调研丨书记手记“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市民却买不到,为什么?”

怎麼打通本地優質果品到市民手裡的最後“一公里”?

怎麼解決千家萬戶小農經濟面臨的困境問題?

01

市區兩級聯動,打造本地果品品牌

近年,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已經越來越重視本地果品品牌培育,市林業部門在本地果品集中上市期開展“鄉土有約”、組織果園“三進”(進公園、進社區、進商務樓)等活動,各區政府也在舉辦果品展、採摘節等,向市民推介本地優質果品,收效良好。

大调研丨书记手记“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市民却买不到,为什么?”

長遠看來,應建立工作機制,成立全市林果產品品牌聯席會議制度,確定各區重點優勢品牌,集聚資源、統籌協調、逐步推進,讓林果產業成為滬郊區域發展的一張優質名片,併成為帶動鄉村振興、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

02

搭建多種平臺,拓展銷售渠道

通過多平臺、多渠道將本地優質果品成功對接本地市場,在外來果品中脫穎而出,逐漸佔領本地高端市場份額,真正體現“上海製造”、“上海文化”的品牌內涵,是破解果農銷售難的重要途徑。

大调研丨书记手记“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市民却买不到,为什么?”

03

配套農旅設施,把市民引到果園去

每逢節假日,上海市民就熱衷於奔赴周邊,自駕休閒。在一定標準範圍內,合理規劃、科學佈局,配套一定的農旅設施,把市民引到果園去,是減輕果農銷售壓力的又一重要手段。

04

加大政策引導、激發內生動力

當前,大量的支農資金花在了果品生產前端,用在銷售端的非常少。未來應在銷售隊伍培養、扶持農協、渠道拓展、品牌培育、產品深加工、二三產融合上加大扶持力度,形成一個同市場完全對接、產業鏈完善、充滿內在活力的產業發展機制。

大调研丨书记手记“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市民却买不到,为什么?”

供稿:市綠化市容局大調研領導小組辦公室

大调研丨书记手记“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市民却买不到,为什么?”大调研丨书记手记“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市民却买不到,为什么?”

歷史閱讀 即點即讀滬上權威生活垃圾分類指引,告訴你生活垃圾該怎麼扔【花訊】八月不可錯過的花展、活動,安排起來!

現在起,全市近六萬一線環衛人有了一份高達十萬元的意外保險!

阿拉看環境 | 儂曉得上海“愛鳥周”的前世今生嗎?

【探秘】面對高溫“烤”驗,不僅是人類,動植物也各有“涼”方

大调研丨书记手记“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市民却买不到,为什么?”大调研丨书记手记“这么好的水果烂在地里,市民却买不到,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