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有一句俗語叫“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就是佛塔。有一種玩具叫做魯班鎖,幾個不規則的木塊,互相咬合成為一個木構的迷魂陣。浮屠和魯班鎖結合是什麼樣子?是山西應縣的釋迦塔。


1934年秋天,我國建築大師梁思成和他的夫人林徽因,從北平出發趕往山西大同,這對學者夫婦,此次出行的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測繪心儀已久的應州釋迦塔。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佛宮寺釋迦塔匾額

古時的應州就是今天的山西應縣,矗立在應縣境內的這座木塔,全名叫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

木塔叢建成的那一天起,就以其峻極神工的建築技術和藝術被譽為天下奇觀。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山西應縣木塔舊影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供圖)

整座木塔高聳蒼勁、莊重雄渾,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也是世界木結構建築的典範,蘊藏了許多建築史上的不解之謎。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何人所建

是誰有如此大的能力來大興土木,修建這樣一座規模宏大的木塔呢?

明萬曆二十七年刊印的《重修應州志》忠,有個叫田惠的人,撰寫了《重修佛宮寺釋迦塔記》,記載有:

餘邦人也,嘗疑是塔之來久遠,當締造時費將鉅萬,而難一碑記耶?索之僅得石一片,上書“遼清寧二年田和尚奉敕募建”數字而已,無他文詞。

由此可見,應縣木塔是由一個姓田的和尚,在清寧二年奉敕而募建。(這是目前有關應縣木塔建造年代最早的文獻資料)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但事情好像並不那麼簡單,許多研究應縣木塔的專家,都對此提出了質疑,如此規模宏大技術含量極高額工程,怎麼可能由一個和尚募集化緣而建成呢?

並且按當時遼國對佛教徒的稱謂,應統稱為沙門,不可能有和尚之稱,即使是皇家差遣也該叫國師。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木塔內釋迦摩尼像

更為值得懷疑的是,在田惠之後,這片記載著木塔修建年代的石頭便不復存在了,而其中所記的文字,既未說明書寫的時間,也未說明為何人所寫,因此田惠所說的那片石頭可能是假的,極有可能是田惠的故弄玄虛。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應縣木塔內佛像雕塑

在塔上第三層懸掛的金明昌五年的釋迦塔牌匾上,發現了二百多個文字的記載,記載有:

大遼清寧二年特建寶塔,大金明昌六年增修益完。

這應該是木塔修建年代最為可靠的記錄了。

既然不是和尚所為,那到底是何人要建造一個這麼大的塔呢?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這麼奢華壯觀宏大的建築工程,絕不是一般的人可以興造起來的,沒錯,此塔就是大遼皇家的國家工程。

一個偉大的建築,也只能誕生在一個輝煌的時代,此刻的大遼國打贏了和北宋的戰爭,並簽訂了史上非常著名的“澶淵之盟”,這樣就使得大遼可以在穩定的環境中進行建設,再次資金上也獲得了大宋朝的鉅額歲貢。

幾年內隨著大遼的疆域的擴張,從各個地方來此的工匠也雲集於塞外明珠平城(大同),終於這個佛宮寺工程經過了大遼皇室50年的醞釀,終在遼道宗清寧二年,由遼興宗的蕭皇后主持,在公元1056年動工興建了。

ps:(蕭皇后所屬的契丹蕭孝穆家族是從遼聖宗,經歷了興宗、道宗三個皇帝的一個重要家族,這個家族出過三個皇后,同時先後出過十個王。一個家族這樣的盛況,不僅僅是在遼代,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無釘無鉚

應縣木塔由54種斗拱鉚榫壘疊而成,全塔無一顆鐵釘,塔高67.31米,塔身為樓閣式建築,平面八角形,五層六簷,全塔皆由木構件搭建而成,屹立千年巋然不動,是現存最高的全木結構高層塔式建築,堪稱木構建築的奇蹟。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應縣木塔結構示意圖

其地基以上的耗費紅松木料重量達5500多噸,大概是兩千五百六十多方,加上施工過程中木材的消耗,木材用材總量可高達三千六百到四千方左右。

應縣木塔堅如磐石,木塔有內外兩圈柱網,各層通過柱、梁、斗拱嵌套在一起而形成套筒結構。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應縣木塔內部構造示意圖

遼代木構建築結構體系在此進一步創新,在結構中大量使用斜撐構件,保證了結構剛性,改變了傳統的四邊形體系。

由柱頭枋構成的閉合木框起著圈樑作用,木塔的結構體系有如一個剛性很強的八邊形套筒,其中斗拱起著關鍵的穩定作用。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單從外表看,木塔第一層立面重簷,以上各層均為單簷,共五層六簷。實際上,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因底層為重簷並有迴廊,故塔的外觀為六層屋簷。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暗層分佈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木塔暗層內外槽柱網結構

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梁式木架。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斗拱

由於斗拱系統本身是由若干小木料即鬥、拱等榫接在一起,相當於許多小型的懸臂,它們能夠調整傾角、平衡彎矩,因此在受到地震、炮擊等異常震動時後,斗拱成為一種阻尼裝置,通過斗拱榫卯間的摩擦、錯位,可以消耗掉外來的巨大能量,使得木塔具有較好的抗震、抗衝擊性能。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梁思成對於應縣木塔斗栱的圖解

即使在現代,這也是理想的抗震結構。結構佈局的合理性使應縣木塔在受到多次地震甚至炮擊之後依然屹立不倒。

進入底層,南北各開一門。11米高的釋迦牟尼像坐北朝南,神態怡然,座下八角各飾力士一尊,威猛中不失可愛。頂部穹窿藻井給人以天高莫測的感覺。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釋迦牟尼像

壁面有六尊如來畫像,如來頂部兩側的飛天則活潑豐滿,門洞兩側壁上也繪有金剛、天王、弟子等壁畫,色彩鮮豔,栩栩如生。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但目前文物部門為了保護木塔,從第二層起已經不開放了,咱們只能從下面的木塔結構圖中窺探一二了。下面這個木構圖的母本就是梁思成當年測繪的。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山西應縣木塔立面渲染圖(左) 剖面圖(源自《梁思成圖像中國建築史手繪圖》)

自應縣木塔創建以來近千年,前來觀瞻禮拜者不計其數,包括遼道宗、元英宗、明成祖、明武宗等帝王級人物。明成祖朱棣和明英宗朱祁鎮還於此留下了墨寶,應縣木塔堪稱一座“書法之塔”。

其中明成祖朱棣題的“竣極神工”、明武宗朱厚照題的“天下奇觀”筆畫蒼勁凝重、神韻連貫、婉媚娟秀,為絕代珍品。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應縣木塔驕傲著矗立在這樣一片空曠與寂寥中,它似乎是在用一種獨特的方式提醒人們,這裡曾經有過一個不平凡的過去。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如何搭建

1933年夏天,梁思成和同事劉敦禎、莫宗江從大同下火車後,搭驢車趕往應縣。在離城大約還有好幾裡地時,梁思成突然發現,前面群山環抱中,一座紅白相間的寶塔映照著金色的落日,他驚歎道:

就像一個黑色的巨人,俯視著城市。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應縣木塔 拍攝為民國時期

梁思成在應縣住了7天,把木塔從裡到外、從上到下,非常精細地測量了各層的平面,測量了五十多種不同的斗拱,畫出了木塔的斷面圖,繪製了樓梯、欄杆、隔扇的圖樣,用儀器測量了各簷的高度和塔剎。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花了整整兩個星期時間,梁思成和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兩個人,才把這個塔從下到上一層一層地全部都測量了。最後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是塔頂和十幾米高的塔剎。

據莫宗江後來回憶,他們兩個人從塔剎基座一個維修用的小門走出來,就來到了屋頂上。本來這個塔剎的頂上有八根鐵鏈拴著屋頂的八個屋角,防止大風把塔剎吹走。由於年久失修,這些鐵鏈就垂下來了。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塔剎

梁思成居然就握著冰冷的鐵鏈雙足懸空爬上去了。學生一看老師都帶頭爬了,只好硬著頭皮也跟著爬上去。他們兩個人就把塔剎也測量下來。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1933年梁思成拍攝的應縣木塔塔剎照片(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供圖)

你看這張照片很珍貴,是梁思成拍的。為什麼呢?因為左下角是莫宗江。

我們可以看梁先生為了拍這個塔剎,把鏡頭取全,還得退到屋頂比較遠的地方,很危險。

梁思成同時代有一個學者叫傅斯年,形容考古工作有一句名言,叫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梁莫二人測繪這個應縣木塔就真是上窮碧落,而且他們只要一鬆手就真的下黃泉了。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梁思成一行人考察應縣木塔時的老照片

不過這座千年木塔目前面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它歪了。歪到什麼程度呢?比比薩斜塔還要嚴重!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新中國成立初期,應縣曾在塔內召開“萬人大會”,每層都安裝了喇叭,坐滿了人。你可以想象一下,這座木塔要承受多大的重量。在它千年的生命中,這可能是木塔承受的最重一次壓力。

後來,應縣木塔名聲大噪,慕名而來的遊客們越來越多,登塔的遊客也越來越多。很多遊客來到應縣木塔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看這個木塔是不是真的這麼結實——每登一個臺階就使勁跺一次腳!

於是,歪了!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歪了,就修啊!

1934年民國政府對木塔進行了一次“大維護”,拆除了各層間的泥夾牆和斜戧,換成了現在的門和窗,大大降低了各層的抗側移剛度和承載能力。這次維修影響到了木塔的整體結構,留下了不少遺憾。

但是現在的應縣木塔不修不行了,塔內存在柱身及柱頭開裂、柱腳劈裂等300餘處殘損。

於是7位中國最頂尖院士集中在一起開會,討論怎麼修這座塔,共有4個方案:

1.“全拆了再修”:這個到可以,但是有個問題——拆完了沒有一個人會組合呀!

2.“建造一個新的結構去支撐”:相當於給木塔做一個腳手架,但是這個工程量不亞於再建一座木塔……而且最重要的,是會極大影響木塔的整個景觀。☞點擊:工程資料免費下載

3.“把完好三到五層吊起來,修底下受損部分”: 這個方案到時可行,但是這個可能會破壞木塔的原有結構。

4.“小補小修,現狀加固”:在不改變木塔整體結構的前提下,糾正木塔殘損最嚴重的部位。

最後的結論是:不修,這塔還能再堅持一段時間。

直到現在,也沒有人敢接修繕應縣木塔這個燙手山芋,因為,沒有一個人敢負這樣的責任,它實在太珍貴了!古代,沒有科學家、數學家,沒有各種精妙的儀器,但是就是有一群匠人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靠著智慧、經驗、靈巧的手,創造了一個個奇蹟。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未來安在

最近巴西國家博物館著了一把大火,幾乎燒光了一切,連他們的總統都出來後悔。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但我們常說,如果道歉有用的話,我們還要警察干什麼?

所以我不得不產生這樣的擔憂:

如果有一天,應縣木塔被焚燒殆盡了,那是誰得罪,誰的惡?

畢竟木塔就曾有發生過遊客擅自焚燒香燭而引燃的情況。

梁思成先生曾在在書中說到:

古代的木塔古建築到了今天,應縣木塔竟成了國內唯一的孤例。由這一座孤例中,我們看到了中國匠師使用木材登峰造極的技術水平,值得我們永遠地景仰。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被譽天下奇觀!

親愛的應縣木塔,雖然你依然年輕美貌,美貌到讓人幾乎忘記你已經近千歲,忘記你是木製結構,與巴西的國家博物館一樣,屬於易燃建築,我無法想象,也不敢想:哪一天,你會離我們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