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拿出一個小冊子行兵布陣,皇帝大驚:廉頗李牧復生?

澶淵之盟後,遼國和北宋維持了一百餘年的和平,北方太平無事。然而,西方的西夏和吐蕃卻對北宋騷擾不斷,邊境長期處於軍備狀態,時不時的還得打一仗。

公元1016年的秋天,吐蕃首領嘉勒斯賚和宗哥計劃率領三萬人入侵秦州。此戰,他們所要面對的對手是曹瑋,北宋的頭號名將,鎮守邊境多年。

曹瑋得到情報後,第一時間向朝廷彙報,請求增兵。熟悉宋朝兵制的應該知道,宋朝的兵力主要集中在中央,即使是邊防重鎮,兵力也是少得可憐。

書生拿出一個小冊子行兵佈陣,皇帝大驚:廉頗李牧復生?

然而,不喜歡打仗的宋真宗對於出兵之事猶豫不決,覺得曹瑋的判斷不一定準確,敵人還沒打過來,就那麼急著增兵,是不是有些草率呢?

對於朝廷的反應,曹瑋有些窩火,隨即上書請求辭職。辭職是不可能讓你辭職的,宋真宗準備寫道詔書好好安慰下曹瑋,於是找來翰林學士李迪讓他擬寫詔書。

李迪來後,宋真宗卻半天不做聲,過了很久才有意無意的問李迪道:“曹瑋在秦州屢次請求增兵,朕沒有答應,他又跟朕鬧辭職,誰可以替代曹瑋呢?”

書生拿出一個小冊子行兵佈陣,皇帝大驚:廉頗李牧復生?

李迪答道:“曹瑋知道嘉勒斯賚即將入侵,窺伺關中,所以才請求增兵,並非是膽怯。況且曹瑋富於謀略,沒有人可以取代他。陛下不想發兵,難道是因為想給玉皇上尊號,不喜歡士兵從宜秋門出發嗎?如今關右的兵很多,可以分給曹瑋一部分。”

咦?你一介書生知道的軍務還不少嘛。宋真宗很感興趣的問道:“關右有多少兵?”李迪答道:“臣之前在陝西,曾用小冊子記載了軍需糧草調度的情況,現在還放在公文包裡。”

宋真宗立馬來了興趣:“趕快拿來看看。”李迪拿出小冊子後,上面果然記載得很詳細,哪個地方需要多少士兵和糧草軍需,又有哪些是可以調往秦州前線的,全都一目瞭然。

書生拿出一個小冊子行兵佈陣,皇帝大驚:廉頗李牧復生?

宋真宗大為驚奇,看著李迪感嘆道:“難道廉頗、李牧今日復生在禁中嗎?”有了李迪的這些安排,宋真宗終於下定決心發兵增援曹瑋。

不久,嘉勒斯賚果然大舉入侵秦州,早有防備的曹瑋沉著以對。聽說曹瑋出兵迎戰,宋真宗又召來李迪問道:“你覺得曹瑋能打贏嗎?”李迪答道:“能!”

幾天後,從秦州傳來捷報,曹瑋在三都谷大獲全勝,追擊二十餘里,斬首一千餘人,俘獲七人,而己方只陣亡了六七十人,負傷一百六十人。

宋真宗不禁對李迪刮目相看,問道:“你為何如此確定曹瑋必勝呢?”李迪答道:“嘉勒斯賚大舉入侵,還曾派間諜大張旗鼓下戰書,以激怒曹瑋。曹瑋卻按兵不動,以逸待勞,所謂不動如山侵略如火,臣就知道他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