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美食之十——左家肉餅

民間美食之十-----左家肉餅

齊鳳池

左家肉餅館藏在一片震後的簡易房深處,對面是一條好十幾米深的臭水溝,就是躲在這麼個蒼蠅試飛的地方,每天也是座無虛席。每天中午吃肉餅的人,比臭水溝裡的蒼蠅還多。這話一點也不誇張。三十幾張桌,到中午十一點早就訂滿了。非要想吃就得明天早來。如果你非要等,他們也做不出來。因為飯店的經營數量有限。每天打多少餡,和多少面。烙多少塊肉餅是有數的。所以說,想吃左家肉餅,非得早去不可。左家肉餅是唐山的老家號,到現在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我聽八十歲以上的老人講,解放以前,唐山的小山最熱鬧。唐山的小山整個一趟街全是賣吃的。有馬家燒麥,王記麻花,張記肉包子,蔡家香油果子,韓記燒雞,李記炸糕,左家肉餅等等。

左家肉餅館在街中間,對面是說書館,每天人來人往,有錢的人聽完書就到左家吃肉餅。要上一碗燴下水,來半斤肉餅,再燙上二兩老白乾,最後再來一碗羊湯,那才叫是酒足飯飽。過得是小神仙的日子。

唐山大地震以前,我到左家肉餅館吃過一次。儘管當時收入不高,但吃肉餅的人也不少。我記得很清楚,我要了一碗燴下水,半斤肉餅,四兩白酒,一碗羊湯,一共花了兩塊錢。我當時的工資,每月三十八塊五毛一分錢。雖說不便宜,但吃的是正宗,是正兒八經的東西。

左家肉餅是長方形的,一塊有二斤左右,肉餡有一寸來厚,中間夾著一層像毛草紙一樣厚的麵皮,肉餅烙的象虎皮一樣的顏色,外焦裡嫩。羊肉餡裡略放些大蔥,吃起來又香又嫩,又水靈。

左家肉餅將肉餡中間加上一層面皮算是一絕。這個手藝是左家祖傳的。現在的左家肉餅老闆姓白,老闆娘姓左。聽老人們講,當年白老闆在左家當廚師,東家看小夥子人品好又有手藝,就把左家唯一的女兒嫁給了他。小倆口結婚三五年後,左家的兩個老人相繼離開了人世。左家肉餅館一直由白老闆經營。但打出的牌子還是左家的老字號。

左家的閨女生了一串孩子,全是丫頭,連一個站著撒尿的也沒有。白老闆不怨天也不恨地。就為了左家肉餅不斷送在自己的手裡,他也給女兒找了個倒叉門的女婿。並教會了他烙肉餅的手藝。

左家的兩個老人去世後,左家的閨女曾多次對白老闆說:“反正老人們已經去世多年了,人們也知道咱這肉餅館是你掌管經營的,要不然就把左家肉餅改成白記肉餅吧。”白老闆說什麼也不同意,他覺得左家這個百年老字號不能失傳。人們吃肉餅不是吃的我白老闆,而是吃的左家這個響噹噹的老字號和他的傳統手藝。

時過境遷,左家肉餅已經經過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到現在已經是第四代了。但左家肉餅的特色始終沒變。只是左家肉餅又繁殖出了幾個肉餅館,有姓白的,有姓雲的,有姓馬的但都回民開的,掌舵的老闆娘,都是左家的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