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福利」高考語文作文題押題預測:孤芳不自賞,爭春滿園

「2019高考備考」高考語文作文題押題預測:孤芳不自賞,爭春滿園

【押題預測】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代有一代之生活,一代有一代之風度。先秦時講君子風範,有所為有所不為;魏晉時講風骨,追求任性放誕、清俊通脫;漢唐時講氣象,以開放包容著稱;宋明時講風韻,追求趣味與性情……在現代風度上,大家發生了分歧,有的說是創新,有的說是競爭,有的說是窮忙、宅、腐、控,還有的說是休閒、旅遊、健康……

你覺得現代風度是什麼?請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徵鮮明;③不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2019高考生福利」高考語文作文題押題預測:孤芳不自賞,爭春滿園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典型的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審題時,我們首先要有概括材料+回答問題的意識,即材料核心話題是什麼,你怎麼看?在本題中,我們發現整個材料是圍繞“風度”展開的,並列舉了各朝各代推崇的風度:君子風範、風骨、氣象、風韻等,要我們回答現代風度是什麼?我們可以材料中選擇,比如創新、競爭、休閒等,也可以另立爐灶,因為材料中有“……”,暗示著考生可以選擇其他的關鍵詞作為現代風度的代表,比如交融、自信等。

接下來考生要理解並闡釋“風度”的內涵,將風度具體化為特定的氣質。風度的本意是指人的舉止姿態,是一個人內在實力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種魅力。 是指人的言談、舉止、神情、姿態等,多指美好的。它主要取決於人的氣質、禮儀、口才、形象等,是人們最直觀的素質。但在此處,風度更多的是整個社會所追求或呈現出來的時代風尚,是現代國人共同表現出來的群體特徵,是人格精神與生活方式的統一體,是現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融合後表現出來的整體風格與氣韻。

我們可以選擇創新,寫現代中國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風尚。當創新的意識和風度融入國民的靈魂併成為共識,那麼國家的發展、企業的進步、個人的幸福將指日可待。

我們可以選擇自信,寫現代中國的昂揚與朝氣,特別與國外的對比中,我們不再崇洋媚外。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讓我們對國家的發展充滿信心,對個體的幸福充滿期待;科技領域我們奮力追趕,已經進入第一梯隊;文化領域,孔子學院開遍全球,中國的文化享譽世界;基建領域,我們不斷刷新世界的認知,港珠澳大橋、復興號列車……

我們可以選擇交融,這是一個交流融合的時代,沒有哪一個時代像現在這樣各領域交流融通。我們已經突破時空的界限、思想的壁壘,中外各領域交融、國內各領域各地區交融,帶動了經濟與社會發展,人們思想的進步。

……

「2019高考生福利」高考語文作文題押題預測:孤芳不自賞,爭春滿園

【優秀範文】孤芳不自賞,爭春滿園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我看來,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從幾十萬年前的原始社會時期中人們制骨針、穿獸皮到殷商祭祀、西周分封、魏晉、漢唐、明清再到現代,無一不是文化的延續與發展,無一不是風度與潮流的更替,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所謂風度,便是交融。

交融,顧名思義,便是交流與融合。交融之於二十一世紀,與漢唐時期的開放包容有所異同。其一,現代的交流範圍比漢唐時期的中西交流更大,有著國際化、全球化的特徵;其二,現代的融合程度比漢唐時期更深,它表現在於思維的碰撞與科技的創新,其產生的影響更深刻。

自新航路開闢以來,世界市場便在不斷形成,全球化也在不斷髮展,到了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格局已經基本成形與穩定。在生活中,你可以足不出戶就買到世界各地的產品;小區閒逛,你或許會遇到外國鄰居,友好地打聲招呼;你或許有個相談甚歡的外國朋友或是相識多年的外國親戚……在二十一世紀,在科技與貿易的發展中,國與國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人們在交流中更願意拋開繁雜的外部聲音而去關注那同屬於“人”的內心。

前段時間我偶然發現了一個樂隊,他們的歌曲特色鮮明,中西結合,既有鋼琴與琵琶的碰撞,又有吉他與古箏的共鳴,古今中外交織,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現代文化的融合,不僅僅體現在音樂上,可以是在飲食、服飾等許多方面,一些曾經孤獨或落後的東西,通過現代人智慧的挖掘或改造,能夠如灰姑娘一般,搖身一變成光彩奪目的公主。

中國曾有過燦爛輝煌之時,後來她沉寂了,在近代的許多侮辱與踐踏中,她元氣大傷,奄奄一息,她曾經封閉,她曾經落後於世界,她曾經捱打。但經過無數中國人不懈的努力,在現代,中國又重新站起來了,她帶著滿腔的熱情、滿懷的愛意,積極地去擁抱這個世界,在時代的洪流中展示著交融的翩翩風度,散發著無盡的魅力。中國這朵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華夏之花在現代文化交融之風的吹拂下,終究能夠不再孤芳自賞,而是爭春滿園。

「2019高考生福利」高考語文作文題押題預測:孤芳不自賞,爭春滿園

【佳作點評】

這是一篇出色的考場作文,首先,文章緊扣材料,開篇點題,亮出觀點,即現代風度是交融。其次,圍繞交融這個核心關鍵詞進行概念闡釋,將交融理解為交流融合,並和漢唐時的包容開放進行對比,指出現代的交融必古代範圍更廣,程度更深。第三,也是最亮麗的在於文章沒有空談概念,而是將交融具體化可視可感的生活現象:足不出戶就買到世界各地的產品;小區閒逛,遇到外國鄰居,友好地打聲招呼;有相談甚歡的外國朋友或是相識多年的外國親戚等。這樣就讓文章顯得充實有內容。最後再次點出現代風度即是交融,交融讓中國在時代的洪流中再次散發出無盡的魅力,不再孤芳自賞,而是爭春滿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