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脫硫吸收塔在實施建造、改造工藝時,如何做好防火?

脫硫吸收塔在實施建造、改造工藝時,每年都會出現多起著火事件,這不但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且事故後系統恢復也相當困難,耗時也長。結合近幾年各電廠吸收塔實施建造、改造過程著火原因分析看,大部分是由於管理人員管理不到位、檢修人員安全意識淡薄、監督人員責任心差、檢修人員對現場系統不熟悉、檢修人員對檢修過程危害性知識淡薄、施工區域未實行全封閉閉式隔離、施工工期不合理存在交叉作業、吸收塔內通風不良、防腐材料管理混亂和堆放雜物等等原因造成。

如何做好防火?

「安全」脫硫吸收塔在實施建造、改造工藝時,如何做好防火?

加強安全管理,提高防火意識

1、吸收塔檢修對施工人員除了進行安全培訓、安全考試合格外,還應進行防火安全技術交底和相關吸收塔著火視頻進行觀看,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防火技能。

2、每天開工前,施工單位安全員、施工單位技術員和甲方施工現場監督人員或技術負責人,必須同時進行當天檢修內容技術交底。

3、制定合理施工工期,吸收塔防腐期間禁止交叉作業。

4、合理安排檢修項目,吸收塔防腐前/後必需將現場所有動火工作完成後再執行,防腐完工3天內,吸收塔方圓10米內,禁止任何區域動火,同時,在吸收塔0米人孔門處安裝通風扇進行通風。

5、建立施工區域入/出保安制度。製作“防腐工作人員”袖章,並要求佩戴。防腐期間,只允許防腐人員進入工作,其他閒雜人員一律不許進入。凡進入防腐和襯膠施工區域的人員嚴禁帶火種,嚴禁吸菸。

防腐人員著裝要求:禁止穿帶鐵釘易引起火花的鞋和易產生靜電的衣服。

防腐人員進入現場禁止攜帶鐵錘等易產生火花的工器具。

6、施工區域進行全封閉,專人值班,憑證出/入登記,無證人員禁止入內。

7、動火作業前,要對施工區域進行火災隱患檢查,及時清理各類雜物和易引起火種的物種。

8、吸收塔內部照明必需採用防爆型照明燈和電器開關,防腐結束後,立即關閉照明。

「安全」脫硫吸收塔在實施建造、改造工藝時,如何做好防火?

防腐材料理化特性的分析

目前人們常用的防腐材料幾乎都為玻璃鱗片膠泥,主要由60%左右901乙烯基樹脂、酮類固化劑、20%左右玻璃鱗片、15%滑石粉等填料、2%苯乙烯稀釋劑組成,在施工時為了使塗料具有流動性需加入10%左右苯乙烯作為稀釋劑,苯乙烯因分子量較大,揮發性較差,在玻璃鱗片的魚鱗結垢良好的防滲遮蔽下,苯乙烯更難揮發,因此在玻璃鱗片膠泥施工完後較長時間內塗層中依然存在大量苯乙烯,這樣增加了安全隱患;苯乙烯蒸氣密度大於空氣,當苯乙烯揮發後會沉降到施工區域底部,隨著時間的延長,底部苯乙烯的濃度越來越高甚至會達到爆炸極限。

玻璃鱗片膠泥的耐溫極限大約在180℃左右,當遇到電焊等高溫時,塗層遭到破壞,封閉在塗層內的苯乙烯、有機樹脂等充分與空氣接觸具備了燃燒的條件從而產生燃燒,若玻璃鱗片膠泥的耐溫幅度大幅升高至短暫高溫不破壞,則會因塗層隔絕氧氣而不具備燃燒條件而杜絕或延緩燃燒,但遺憾的是製作玻璃鱗片膠泥的樹脂因結構原因無法實現較大幅度的耐溫提升,且該成膜物自身就是可燃有機物。

吸收塔著火根源

1、安全培訓過程中,忽視了防腐材料化學、物理特性相關知識的培訓。

2、吸收塔做防腐區域玻璃鱗片苯乙烯稀釋劑濃度過高,遇見火星易燃。

3、焊接、切割金屬件掉落在脫硫塔表面的玻璃鱗片塗層、除霧器、易燃雜物上導致玻璃鱗塗層、除霧器和雜物起火燃燒。

4、乙炔切割火星噴濺和切割物掉落、焊接焊渣飛濺、焊接搭火地線接觸不牢產生火花、打磨火花、非安全防爆電源及照明燈具、工具墜地產生的撞擊火花、人為攜帶火源等。

5、鱗片塗層、稀釋劑及藥桶、施工使用毛刷、塑料袋和防墜網、木質跳板、竹跳板等易燃物品未清理。

6、吸收塔除霧器屬於塑製品,遇到火星極易著火,此區域進行乙炔切割和電火焊時,對除霧器未進行遮擋和水沖洗。

7、隨意將固化劑、稀釋劑等易燃品攜帶至防腐區域,或施工完後未及時清理。

8、進行噴淋層噴嘴粘接過程配料時,相關藥品配料程序錯誤。

9、吸收塔防腐區域未使用防腐電器。

「安全」脫硫吸收塔在實施建造、改造工藝時,如何做好防火?

吸收塔各防腐區域材料

1、吸收塔底板玻璃鱗片+樹脂襯玻纖布。

2、吸收塔塔壁、入口煙道、出口煙道為玻璃鱗片防腐。

3、吸收塔每層噴淋層支撐橫樑防腐為襯膠。

4、吸收塔每層噴淋層母管和支管都為玻璃鋼。

5、吸收塔每層噴嘴材料為碳化硅。

吸收塔建造、改造過程施工管理

1、吸收塔建造、改造必須按照區域不同點辦理工作票,禁止隨意擴大,具體區域劃分如下:

脫硫入口煙道事故噴淋及煙氣測點區域

吸收塔0米至入口煙道接口處

吸收塔入口煙道接口處至最上層噴淋層區域

吸收塔除霧器區域

吸收塔出口煙道區域(吸收塔出口膨脹節至煙囪)

漿液循環泵和氧化風機區域(塔外)

2、吸收塔區域防腐期間,從引風機到煙囪所有區域禁止辦理動火工作票和進行動火工作。

3、吸收塔動火期間,必須鋪設消防水龍帶,動火期間應設專人隨時開啟消防水。

4、施工單位安全員、施工單位技術員和甲方施工現場監督人員、技術負責人或運行人員要熟悉動火區域的危害點。

5、噴砂期間,噴砂區域也要禁止明火,且容器內保持通風良好。

6、消防配備要求

聯繫一輛消防車停放在吸收塔區域(注意檢修區域可方便消防車隨時到位),以備不時之需。

要求消防人員提前對吸收塔動火區域劃分進行熟悉,並針對每個區域出現火災第一時間能夠應急處理。

吸收塔動火和防腐期間消防人員必需預留2人堅守現場,並在值長臺進行簽到瞭解具體工作位置,直到動火工作結束,由值長通知離開。

7、現場劃分的動火區域,禁止存放油桶、破布、塑料桶、塑料布、防腐材料及盛裝的物件、木板竹板等易著火的物質。

8、每個作業點必需配備足夠滅火器和滅火毯。

9、中午和下午吃飯時間,所有檢修人員必需退出檢修區域,飯後禁止在吸收塔區域逗留和休息。

10、動火期間點檢人員必須隨時在場監護,動火結束後必須全面檢查簽字後方可離開。

11、動火工作票終結前,檢修負責人、脫硫運行負責人、運行人員和檢修工作票負責人必須共同到現場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辦理終結。工作票終結後,必需派人監視2小時再次檢查,未發現異常後再離開。

12、現場防腐材料存放倉庫,要保持通風良好,外部設置警告標識,並懸掛“嚴禁煙火”的醒目標誌,同時保持安全距離。

13、吸收塔、入口煙道和出口煙道防腐或檢修工作的照明採用24V防爆燈,且電源電線必需使用新的軟橡膠電纜。

14、吸收塔防腐期間,在每個進口道路上懸掛“此區域正在防腐10米內嚴禁煙火”橫幅。

15、吸收塔防腐期間,在吸收塔區域進口兩側各安裝1臺警報器,提高防火警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