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尝试成就狂犬疫苗!

19世纪,在欧洲有些地方,如果有人被疯狗度伤,亲友为了救他,会马上将他送到铁匠铺,让铁匠用烧红的烙铁烙他的伤口认为这样做能杀死他伤口处被疯狗传染的病毒。但事实证明,这样做无济于事。因此在当时人的观念里,狂犬病的致死率是百分之百,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直到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成功研制出狂犬疫苗。

1880年,一名兽医带着两只患狂犬病的狗找到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询间他能不能通过这两只疯狗研制出狂犬疫苗。巴斯德曾目睹过被疯狗咬仿者的惨状,决心学试一下。

不断尝试成就狂犬疫苗!

随后,巴斯德带着两名助理,着危险将这两只疯狗的唾液注入健康狗的大脳中,结果原本健康的狗很快死掉了。巴斯德由此认为,狂大病毒集中在神经系统。接着,他又从因患狂犬病而死的兔子身上提取脊髓,结果发现,没有经过干燥处理的脊髓是非常危险的,将其研磨后加蒸馏水注入健康的狗身上,狗会死亡,但如果兔子的脊髓经过干燥处理,同样的做法狗却安然无恙。经过反复试验,巴斯德把干燥后的兔子脊髓研磨加蒸馏水,尝试制成了狂犬疫苗。而且事实证明,感染狂犬病毒的狗在注射了狂犬疫苗后,都存活了下来。

不断尝试成就狂犬疫苗!

巴斯德研制的狂大疫苗在狗身上试验成功,那么在人身上是不是也起作用呢?1885年7月,一位心存一线希望的母亲抱着被疯狗咬伤的九岁儿子向巴斯德求助,巴斯德怀着极度忐忑的心情,决定用在狗身上试验成功的狂大疫苗给孩子治疗。由于这是该疫苗第一次在人身上应用,那段时间巴斯德每天都处于不安之中,生怕救不活孩子,有时晚上都会做噩梦。可喜的是,三个月后,孩子恢复了健康。

消息传开后,另一名患者也上门求助。当年9月,一位名叫朱皮尔的牧羊少年和几个同伴被疯狗袭击。朱皮尔手拿皮鞭,将自己的朋友挡在身后。结果朋友得救了,朱皮尔却被疯狗咬伤多处。朱皮尔被送到巴斯德那里时已是被咬伤两天后,可喜的是,巴斯德用同样的疫苗挽救了朱皮尔。

不断尝试成就狂犬疫苗!

既然研制的狂犬疫苗对人起作用,那么,该怎样推广开来,让更多人知道并受益呢?

巴斯德想了一个办法。他设法为朱皮尔争取到了法国国家研究院的奖金和用于表彰品行高尚之人的法国蒙蒂翁奖。牧羊少年,侠义精神,不用说,新闻媒体是不会错过这个吸引读者眼球的题材的。这个消息果然迅速传遍了整个法国。读者被这个英雄少年感动的同时,还得知了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被疯狗咬伤后,有治愈的希望了。

于是,来自法国各地甚至是国外被疯狗咬伤的人纷纷来找巴斯德。巴斯德特意建立了一个诊所来满足病人的求诊需求,一年之内,巴斯德给1235名患者接种了狂犬疫苗。很快,求诊的病人越来越多,诊所的空间也不够了,巴斯德需要成立一个更大的机构来接诊。思索过后,巴斯德打算靠募捐来完成这一计划。媒体刊登这一消息后,人们踊跃捐款。巴斯德靠这笔资金在巴黎郊外兴建了巴斯德研究院,实现了自己治病救人、让更多人受益的愿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制狂犬疫苗的人。

不断尝试成就狂犬疫苗!

为了纪念巴斯德的功劳,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控中心等联合倡议,将巴斯德的忌日9月28日定为“世界狂犬病日”。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研制狂犬疫苗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但巴斯德的贡献不可磨灭,正是由于他的不断尝试,才及时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