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失明鄉村教師的堅守

“在我眼裡,世界像一團化不開的濃霧,教書成了我的‘霧中風景’。”郭嶽是安徽省太和縣郭寨小學的一名語文老師。1986年,他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回到家鄉教書,沒過幾年,由於患病,雙眼逐漸失明。雖然看不見,郭嶽卻始終堅守講臺,用心教育每一名學生。

“黑暗一點點到來,心情特別沮喪。但轉念一想,我有家人、朋友和學生,生活還要繼續,我不能迷失自己。”視力消失以前,郭嶽還能在白天藉助教室裡斜射的陽光,眼睛貼近課本辨認書中的字句給學生講課。晚上將100瓦燈泡放在臉和書本之間,忍受灼熱燈光備課,期間他會不停地移動視線,通過看字的局部,字與字之間的聯繫來辨認每一個字,認清一行字往往需要3到5分鐘,看久了頭暈得厲害。

隨著病情惡化,郭嶽在白天僅有微弱光感,晚上什麼也看不見。“看”不管用了,備課從此變成了“背課”。在家時,妻子趙敏把課文讀出來,郭嶽用復讀機錄下,然後跟著錄音一遍遍地聽和背,再後來郭嶽就用女兒買的手機聽記教材。 在課堂板書時,郭嶽總是眉頭緊鎖,右手手背偶爾輕輕地觸碰額頭,那是他想努力感受每個字詞在黑板上需要佔據的空間位置,他擔心自己的字寫得歪歪扭扭或重疊在一起。 批改作業,郭嶽也有自己獨特的方法。課間批改哪位學生的作業,郭嶽先把這名學生叫到身邊,然後讓另一名學生參與點評和糾錯。遇到改作文時就讓學生朗讀出來,郭嶽在聆聽後寫下評語。

“和孩子們在一起待慣了,放暑假對別人來說是愉快的事情,對我而言卻是一種煎熬。7月底8月初,我就想著怎麼還不開學,總是盼望著、盼望著......”由於鄉鎮學校師資力量有限,除了語文課,郭嶽還教孩子們音樂和思想品德。課不少,但郭嶽並不覺得累。 通過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郭嶽所帶過的班級成績在全鎮常年名列前茅。郭嶽說:“教書讓我感覺特別幸福和踏實!”

感动!失明乡村教师的坚守
感动!失明乡村教师的坚守
感动!失明乡村教师的坚守感动!失明乡村教师的坚守
感动!失明乡村教师的坚守感动!失明乡村教师的坚守
感动!失明乡村教师的坚守感动!失明乡村教师的坚守

轉自:新華視點

感动!失明乡村教师的坚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