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古典園林「廬陵八景」

“廬陵八景”,即:“青原晴瀑”、“神岡帆影”、“南塔龍雲”、“華嶺溪聲”、“金牛泉香”、“白鷺文瀾”、“東城眺錦”、“螺峰霞照”等。“廬陵八景”歷史悠久,是廬陵古典園林之精品,是閃爍廬陵文化光輝的明珠。

“八景”多在吉州區域,自神岡山至螺子山沿贛江西岸,按“神岡帆影”——“南塔龍雲”——“華嶺溪聲”——“金牛泉香”——“白鷺文瀾”——“東城眺錦”——“螺峰霞照”成序而布。

“青原晴瀑”。該景位於青原山中,飛瀑如練,三疊而墜,珠簾映日,晴瀑生輝。清康熙年間,江西道守施潤章和淨居寺方丈藥地大師探瀑發現。何時消失,無從查考。

“神岡帆影”。神岡山佇立贛江、禾水匯合處,立山頂可觀賞江中點點白帆、百舸爭流之壯觀。始於何時,無文字記載。但從贛江自古享譽“黃金水道”美稱推敲,至少千年有餘。

“南塔龍雲”。南塔創建三國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位於吉州區回龍橋,傍贛江。每當桃訊晴天,登塔俯視,塔影倒映江中,如雲龍升騰,成景歷時1700多年。

“華嶺溪聲”。溪水位於天華山南麓,何時斷流,不得知。經查資料和實地考察知:其一,華嶺嘉惠觀始建元代皇慶六年(公元1312年)。道觀周圍松柏積翠,山嶺樹木蔥鬱,生態環境特好。其二,今日緊傍天華嶺村仍有大面積水面成串連線匯入後河。這兩點可推斷“華嶺溪聲”存在了700餘年。

“金牛泉香”。其泉位於吉州區沿江路,清朝初年江西道守施潤章匯散水為泉,至今水豐,嵌砌擋土牆中的“金井泉香”石刻匾額完好無損,成景300多年。

“白鷺文瀾”。此景由始建南宋理宗淳祐元年(公無1241年)的白鷺洲書院引生,讀書聲,江濤聲共鳴成景。至今仍在辦學,歷時750多年。

“東城眺景”。位於羅湖水系出口(羅湖橋、梅林亭)一帶。岸浜桃梅千株,冬梅春桃,含苞吐蕾,絢麗燦爛。此景毀於何時,無記載。若從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擴城栽樹至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毀沒,歷時也有800多年。

“螺峰霞照”。此景立螺子山頭,每當初日,俯視贛江而賞得“霞照爛然,返照時餘霞尤麗”。若以始建晉代昇平元年(公元257年)的靈泉寺為證,至今約1650年;若以始建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的宋文丞相忠義祠為證,至今也近500年。

“八景”的人文地位

“八景”是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與厚實光華的人文活動,尤其文人儒士文學活動的產物。這種結合展現了自然風景和人文園林之美,蘊涵了傳統文化之美。

自唐至清,文豪學者,大儒雅士、英雄名臣涉足“八景”者眾多。唐朝有顏真卿(大書法家、吉州司馬)、段成式(文學家、廬陵刺史);宋朝有蘇軾(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鼻祖、泰和知縣)、楊萬里(大詩人,為詩獨創“誠齋體”)、文天祥(民族英雄);胡銓、李綱(愛國名臣)、周必大(名臣良相);明朝有楊士奇(政治家、文學家)、羅欽順(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理學家、詩人、為僧後住持青原山淨居寺)、鄒元標(理學家、詩人)、藥地智(思想家、科學家)、解縉(大學士、主持編篡《永樂大典》),徐霞客(地理學家);清朝有賴晉(以知縣改吉安府學教授兼掌白鷺洲書院)、劉繹(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等40多人。

寫下的膾炙人口的詩篇,代表作有段成式的《呈輪上人》、黃庭堅的《次韻知命入青原山口》、李綱《遊青原山記》、胡銓《題噴雪泉》、謝枋得《石礱瀑布》、文天祥《遊青原二首》、羅欽順《遊青原山》、劉過《觀白鷺洲風濤》、鄒元標《春日白鷺洲》、施潤章《雲章閣》、劉繹《鷺洲書院即事》、蘇軾《寒食與器之遊南塔寺寂照堂》、許煥《金牛泉》、盧崧《丁酉春雨中赴螺山謁文丞相詞》、周必大《題神岡廟,其神蓋六朝時劉竺使君也》、楊萬里《過神助橋》、周巽《青螺峰》、楊士奇《螺山》等60餘首。

留下的手書墨寶有顏真卿書“祖關”、文天祥書“青原山”、王守仁書“曹溪宗派”、施潤章書“聖域”、藥地智書“天在山中”;石碑有李綱《遊青原山記》、黃庭堅《遊青原山寺長韻》等。在這些人文活動中,參與最多的是廬陵藉文豪學者、英雄名臣,以及在廬陵勤政惠民的外籍官員、教育家和名僧。

“八景”文化品位和價值

“八景”是一個自然的或人文的景點,實際上已溶入到更大的地域,稱之為“景區”的範圍。從而更富內容、更具生命力。如青原山就是一個景區。“青原睛瀑”和龍潭、釣臺、試劍石、觀音坐蓮、石猴賞月等匯合成童話般奇妙的自然景觀;青原山又以理想的風水形局被禪宗七祖行思選中,闢為弘揚佛法道場,構建了以“淨居寺”為中心的佛教文化建築群,有五笑亭、凝翠亭、百花亭、飛來塔、待月橋、迎風橋等精巧小品。從而,自然景觀的豐美和“淨居寺”因果佛理與虔誠信仰的濃厚宗教氣氛,組合成名揚國內外的青原山寺廟園林。雖然消失了“飛瀑如練,三疊而墜,珠簾映日,晴瀑生輝”之“青原睛瀑”。可是青原山的文化品位、人文情趣、依然不減“江西山川第一景”魅力。

又如,“白鷺文瀾”是因建在白鷺洲上的“白鷺洲書院”聞名成景。人們僅賞此景,不免乏味。洲上還有若隱若現於茂林修竹中的泮池、道心堂、萬竹堂、浴沂堂、六一亭、逢源堂、江古心祠、陽明院、中山院和當今完好的古吉臺、風月樓、雲章閣等古典建築,與讀書聲、波濤聲的共鳴,極大豐富了洲上人文氛圍的構成。白鷺洲即是學子讀書之地,又有拜謁先賢之所,還可登風月樓遠望群山青翠,俯瞰贛江碧波,唱江山如此多嬌讚歌,立苦讀成才報國志向。這個神聖的教育基地和旖旎的自然、人文景色形成的景與情大融合,真實地反映出了“白鷺文瀾”的全部含意和境界。

再如,“螺峰霞照”是美麗的。但螺子山山勢孤立,一景獨秀難成風景氣候。要展現“川明天光淨,瀟灑若園嶠”整體效果,最為突出的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及部將的“宋文丞相忠義祠”建築群。該祠頌愛國志士,樹人生正氣,百姓敬仰,香火極旺。會同“螺峰霞照”、“東城眺錦”(已毀)構成螺子山景區骨架,很具特點。人們在賞景時,還能受到廬陵文化的薰陶,學習榜樣文天祥,鎖定人生正確的品格行操。

“八景”與景區的有機結合,互相聯繫,相互滲透,“八景”周圍的寺、祠、樓、亭等古典建築,泉、溪、石、樹等自然景觀,以及出木井、虎跑(刨)泉、倒插荊、白鷺仙子、螺女和山伢、金牛泉、古南塔的傳說和掌故,賦予“八景”更絢麗的美和更深厚的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