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画资料」从身体结构学习绘画动物的技巧

画动物很难。特别是在画你不习惯的动物时。这主要是因为猫、狗、马等身体基本结构方面的知识不太多。因此就来学习一下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规则。

「作画资料」从身体结构学习绘画动物的技巧

【学习动物的形状】

(脊椎动物的进化)

首先学习动物的必要,就让我们先对身体的结构进行一个学习吧。这一次讲在动物中,有很多机会会用到的,马、蜥蜴、青蛙等脊椎动物来学习。

动物中,身体内侧有骨骼的叫做脊椎动物。最初出现在地球上的脊椎动物是原始的鱼类的同类。

不久之后,从原始的鱼类的同类中,出现了以陆地上为目标而进化的东西,那就是两栖类。而且,从这两种生物中,作为更适应陆地的动物,产生了爬虫类,而且从爬虫类生到了适应新环境中,恐龙、鸟类和哺乳类也出现了。

这样,因为所有的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是鱼类,所以在新时代登场的脊椎动物会继承鱼类的特征。

「作画资料」从身体结构学习绘画动物的技巧

(脊椎动物的身体的基本构造)

接下来,为了让各种各样的动物能被区分,要控制两生类、爬虫类、哺乳类的基本身体结构的差异。

两栖类:脚在身体的旁边。另外,由于半水栖,外皮被粘膜覆盖,表面上有光泽。

爬虫类:与两栖类一样,脚在身体的旁边,但更能适应陆地上的生活。外皮被鳞覆盖,能忍受干燥。

哺乳类:为了更容易奔跑,脚长在身体的正下方。外皮被毛皮覆盖,可以保持体温。

「作画资料」从身体结构学习绘画动物的技巧

(构造的比较)

「作画资料」从身体结构学习绘画动物的技巧

图3是原始鱼类的胸鳍和哺乳类的前脚(人的手臂)、鸟类的翅膀,表示了各自骨头的对应关系。人的手臂有上臂骨和尺骨等的骨头由关节引起的,鱼类和鸟类也有相同的结构。

虽然形状和作用不同,但是鱼类胸鳍的特征、骨骼,在新时代里出现的动物也被继承了。即使是这样的形式和角色,同样的祖先的现象也叫做“同源”(在生物学种系发生理论中,若两个或多个结构具有相同的祖先,则称它们同源)。

与“同源”相似的词语有“同功”。这就像鸟的翅膀,昆虫的翅一样,从不同的由来,来适应不同的环境,身体的形状和作用也很相似。

【动物与人体的比较】

(马和人的骨骼)

接下来,对动物和人体的比较,从而可以知道动物和人体的身体的共同点,为了描绘角色而掌握的知识,也能应用在动物身上。

「作画资料」从身体结构学习绘画动物的技巧

图是用各自的要素,来区分马和人的骨骼。马是四足步行,人是双脚行走的。另一方面,马的跑步是特别的,人是可以用手抓住东西的。

但是,即使形式和能力不同,两者的骨骼都有共同点。

马和人,从头部到尾巴都有一根脊椎连接着。头部的形状不同,但两者都是上颌和下颌。而且胸部是由肋骨支撑的,腰里有骨盆。前脚(手臂)与肩胛骨相连,后脚与骨盆相连。

马和人的结构不同的是肩膀和腰围。通常,四双步行的动物因为前脚支撑体重的比率大,肩膀周围会发达,人为了支撑下半身的体重,腰周围很坚固。另外,四脚步行的动物大多都是肩胛骨在身体的侧面,而人类在树上生活的祖先的影响下,肩膀甲骨在背面,会使手臂变大。

(走路方式与骨骼的不同)

最后,要学习动物的走路方法和骨骼的关联性,使各自的动物的脚会不会不协调,可以自然地描绘出来。

跖行:脚底(手掌)整体放在地面上的方法。这种步行的动物包含有人类的猴子和熊等。都是长着手脚的动物。

趾行:在走路的时候,只有在休息的时候会用到脚后跟。这种步行的动物有狗和猫等。无论哪一种都是擅长跑步的动物,可以控制猎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自由地移动。

蹄行:仅用指(趾)端的蹄着地行走的方式。这种步行的动物是马、牛、鹿等有蹄类(在脚尖上有蹄子的动物)。有蹄类动物,为行走时的脚宽度,手骨变得极端长,与人的脚后相比,位置有变高的倾向,在外表上看起来,关节是相反地弯着的。这就是所谓的“逆关节”的真面目。

「作画资料」从身体结构学习绘画动物的技巧

这次学习了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规则性。除了这次提到的内容以外,动物的身体还有各种各样的特征和规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