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在海南生態軟體園揭牌成立

10月8日,“‘獻禮新海南.貢獻自貿港’系列活動之科技驅動制度和產業創新”活動在海南生態軟件園舉行。活動宣佈“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正式設立,意味著海南發展區塊鏈等數字產業正式拉開序幕。

當日,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在海南生態軟件園揭牌成立,該研究院由海南生態軟件園和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共建。將針對區塊鏈技術突破所面臨的耗能、科技監管、穩定性、商業應用的用戶培育、交易的安全與效率等問題研究解決方案,推動區塊鏈成為主流技術,賦能實業,賦能社會治理,賦能海南自貿區(港)建設。


“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在海南生態軟件園揭牌成立


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是海南生態軟件園和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的戰略合作內容之一,和牛津區塊鏈研究中心是“姐妹研究院”。據瞭解,倫敦時間10月3日,雙方在倫敦已簽署戰略合作。在搭建產業平臺,建設研發中心以及人才培養三大方面緊密合作。其中技術研發方面,在海南,倫敦,克羅地亞乃至以色列建立24小時無時差區的國際化區塊鏈研發中心。

雙方還將在電子政務、科技監管、國際支付等領域深入研究,助力海南自貿區(港)打造“自由數字港”。海南生態軟件園的制度創新、創新項目示範試點等優勢與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技術與人才優勢碰撞出火花,這次跨越國界的“校企合作”,引起行業的極大關注和期待。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Bill Roscoe教授表示,雙方合作被公認非常有價值的一點是能夠真正產生基於實際場景的落地應用,如果做好了,那將會成為全世界都矚目的旗艦式應用,不僅僅是中國第一個,在全世界也有望成為第一個。

9月5日首次交流,10月3日正式簽約,10月8日,姐妹研究院—“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正式揭牌,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Bill Roscoe稱雙方合作創造了牛津大學合作史上的奇蹟,創造了“區塊鏈速度”。

海南生態軟件園總經理楊淳至認為,對區塊鏈發展的共識和緣分促成了雙方合作。他也期待通過合作,給區塊鏈行業來一次正本清源,注入一股清風,引導社會對區塊鏈科學理性的認識。

區塊鏈比互聯網更具全球性特徵,憑藉牛津大學的國際影響力,“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將聚集一批世界級的頂尖科學家,共同為推動區塊鏈行業發展獻力獻策。目前,包括牛津大學系統安全中心主任、愛沙尼亞總統顧問、愛沙尼亞“數字國家”首席專家Ivan Martinovic(艾文·馬丁諾維奇)教授,以色列駐英國信息安全首席代表Isaac Livne(艾薩克·利文)等在內的首批專家代表正在海南生態軟件園開展前期項目調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